- 相關(guān)推薦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恥、識、矣、豈”4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誨、謂、誦”等9個生字。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朗讀古文的方法。
3.深入理解古人對讀書的認識,從中獲得啟發(fā)。
4.積累古代經(jīng)典文章,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古人對讀書的認識,結(jié)合實際改進自己的讀書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恥、識、矣、豈”4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誨、謂、誦”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深入理解古人對讀書的認識,能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來談感受。
要點把握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2.體會古人對讀書的認識和論述,結(jié)合實際改進自己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以故事的形式導入課文。
。ń處煵シ拧澳椅炗逞钡囊曨l,引導學生在觀看的同時體會人物勤奮苦讀的精神。)
導語:囊螢映雪的故事同學們肯定不陌生。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這兩個人物故事告訴我們讀書要勤奮,才能有所成。其實,關(guān)于讀書,古人還有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明確:“談讀書”表明本文是論述讀書方法和讀書態(tài)度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圈畫出讀不準的字音和不理解的字詞。
2.教師檢測學生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幫助學生識記生字。
不下問 默而之 人不倦 讀 心 一不可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jié)構(gòu)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范,指導生字書寫。
書寫指導:
[恥]左右結(jié)構(gòu)。左部提畫偏下,右部底橫長而有力。
。壅d]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短,右寬、長!懊俊必Q折的豎段略向左斜。
。壑^]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頂部左右齊平。右上部“田”上寬下窄。
。鄹Q]上下結(jié)構(gòu),上窄、扁,下寬、長。
易錯提示:
。鄹Q]上部“穴”的末筆捺改點,左下“夫”的末筆捺改點。
。壅d]右邊的“每”不要寫成“毎”。
。3)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坐姿、握筆姿勢、書寫錯誤等。
3.教師引讀,學生跟讀,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效果。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教師介紹出處,補充文學常識。
《論語》 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南宋理學家朱熹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2.教師指導點撥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勖簦萋斆簟 [好(hào)]喜好。 [恥]以……為恥。
。巯聠枺菹虻匚、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凼侵玻葸@就是智慧。知,同“智”,智慧。 [厭]滿足。
[默而識之]默默地記。ㄋ鶎W的知識)。識,記住。 [誨]教誨。
3.學生合作學習,結(jié)合注釋理解大意。
(1)小組自由學習,合作探究。
預設:學生先自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注釋理解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然后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解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還有無法解決的疑問記下來,留待下一步的學習。
。2)課堂討論,解決疑難。
預設:采用小組代表發(fā)言的'形式。由代表提出疑問,學生先自行解決,再由教師進行補充講解。各小組有相同或相似的問題可以歸納整合,一起處理。
(3)復述原文意思,教師點撥。
預設:在解決所有詞句理解上的問題后,教師點名一位學生讀句子,另一位學生翻譯句子。有讀的不到位或翻譯不準確的地方,教師進行引導糾正,注意將文中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
譯文:
①聰敏而又愛好學習,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點撥:孔子在這里教育弟子要勤奮好學,謙虛謹慎。)
、谥谰褪侵溃恢谰褪遣恢,這就是智慧啊。(點撥:對于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盡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一個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么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勰赜涀。ㄋ鶎W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誨人不知道疲倦。(點撥:這一則孔子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澳R之”講的是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斷積累知識!皩W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罢d人不倦”講的是要熱情地把知識傳給向你請教的人。)
4.教師出示“閱讀探究卡”,學生交流討論,解決問題。
。1)教師出示“閱讀探究卡”。
、倮硪焕恚哼@三句話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谡f一說:你能分別用三個四字詞語概括這三句話的內(nèi)容嗎?
、圩h一議: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道理?
。2)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與同桌討論交流。
。3)匯報展示,品讀經(jīng)典。
①理一理:這三句話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預設: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墩撜Z》中有很多有關(guān)學習的名句,本文所選的三句話就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學習態(tài)度或?qū)W習方法。學生要能進行辨別,分條陳述。
明確:第一句話講學習態(tài)度;第二句話講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第三句話既講了學習態(tài)度,也講了學習方法。
②說一說:你能分別用三個四字詞語概括這三句話的內(nèi)容嗎?
預設: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只要概括合理即可。
示例:勤奮好學、謙虛誠實、持之以恒。
、圩h一議: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道理?
預設: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只要學生講得有一定的道理,就應該予以肯定。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體會。
示例:學習要不恥下問,持之以恒,這樣才能變更多的“未知”為“已知”。
5.教師出示《論語》中的其他句子,學生讀句子,說一說句子揭示的道理。
示例: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要持之以恒。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B(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融匯新舊知識,獲得新的感悟。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撔南蛩藢W習。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2
【學情分析】
孩子們在前面有了學習文言文的經(jīng)驗,但是本篇課文由兩則則文言文組成,尤其是第一則文言文的后三句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結(jié)合文中注釋,抓住重點詞擴詞,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多種方式學習,給孩子們明確的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為學生學習和理解這篇文章打好基礎,同時也為孩子們將來學習文言文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1.認識“恥、矣”等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nèi)容帶來的啟發(fā)。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nèi)容帶來的'啟發(fā)。
【教法】
引導發(fā)現(xiàn)法以讀代講法
【學法】
品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恥”等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2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第一則文言文,并嘗試背誦。
3.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nèi)容帶來的啟發(fā)。
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最近讀過哪些書?讀書的過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一、名言導入,激發(fā)興趣
1.關(guān)于讀書,蘇軾這樣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2.古人到底是怎樣讀書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25課《古人談讀書》。
3.板書課題,齊讀。
4.課題質(zhì)疑。
二、初讀古文,讀通讀順
1.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則文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讀文情況,相機糾正、及時評價。
3.指導朗讀。
三、再讀古文,了解大意
1.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第一則文言文,同桌合作,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小組討論。
2.學生交流反饋,教師釋疑點撥。
3.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語感。
四、分享讀書體會,交流讀書方法
1.孔子的這幾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什么?你是從哪一句話中讀出來的?
2.小結(jié)。
3.學生齊讀。
4.這幾句話中哪一句令你感觸最深?
5.指導背誦。
(1)師說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鏤空背誦。
五、課堂留疑,積累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讀了《古人談讀書》的第一則文言文,知道了讀書要(謙虛、求實、勤奮),這則文言文選自《論語》,《論語》是最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之一,兩千年來對中華民族有非常大的影響。雖然全書僅僅一萬多字,卻涉及生活、社會的方方面面,非常廣泛,光出自其中的成語就有一百多個。同學們,去讀《論語》吧,多看看關(guān)于讀書的言論,相信會給你更多的啟發(fā)。
2.第二則文言文中古人朱熹又是如何談讀書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接著學習。
3.布置作業(yè)
。1)推薦閱讀《論語》,讀讀書中的言論,看看對你又有哪些啟發(fā)。(選做)
。2)背誦第一則文言文,并用自己的話說給爸爸媽媽聽。(必做)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等方法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體會古人的讀書方法和態(tài)度,學習并借鑒。
3.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古漢語精練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古人的讀書方法和態(tài)度,學習并借鑒。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古漢語精練的獨特魅力。
【教學過程】
一、名言趣導入
1.回顧舊知,引發(fā)期待。
同學們之前積累了不少名言吧?我們來回憶回憶。老師說上句,你們接下句。
。ㄖ鹁涑鍪荆骸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薄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保┰冽R讀。
2.關(guān)聯(lián)要素,導入新課。
(總結(jié)學生發(fā)言后投影出示第八單元導讀頁,齊讀人文要素:“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保⿻趺醋x呢?蘇軾的這句話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
。▽W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關(guān)于讀書,古人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出示課題,朱熹的古文。)
【設計意圖:在進入新課學習之前,名言接龍既能喚起學生原有的積累,又能關(guān)聯(lián)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期待,同時緊扣古文關(guān)于讀書的主題!
二、初讀知古文
1.初讀古文,整體感知。
。1)完成學習活動一,注意看要求。
。ǔ鍪净顒右灰螅
自由讀古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注意文中的停頓。
。2)指名讀,師正音。(指導“矣、豈”的讀音)師生合作讀。
。3)師范讀,提示學生注意傾聽,在教師停頓的地方做標注。
2.再讀古文,讀好停頓。
(1)你們標注老師剛才停頓的地方就是老師在這則古文中的斷句,(出示斷句)以前古人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的人為了便于理解和讀得明白就根據(jù)具體的語境給古文斷句。你們也試試。
。2)生自由練習讀,生生評價。
3.配樂齊讀。
【設計意圖:在學生通讀古文的基礎上,再進行“斷句”讀好停頓,“斷句”對閱讀古文很重要,對于學生又是陌生的。在這里,學生聽教師范讀時,在停頓的地方做標注,教師再出示斷句的古文,就是讓學生能大致了解“斷句”的規(guī)律,讀出停頓,也為下一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義奠定基礎!
三、品讀解文意
1.理解文意,梳理學法。
過渡:讀著讀著,我們就讀出了古文的味道。這則古文講的又是什么呢?接下來完成學習活動二,認真閱讀活動要求。
(出示活動二要求)
讀古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1)逐句出示古文原文。(生邊說,師邊梳理理解古文意思的方法。)
。ǔ鍪揪渥樱骸坝鄧L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保
。2)梳理學法!坝唷薄皣L”“此”之前學過,可以回顧記憶知道它的意思,總結(jié)方法為——記;“謂”和“漫浪”可以通過看文中的注釋明白意思,總結(jié)方法為——看;“則”字可以猜一猜它的意思,總結(jié)方法為——猜,如果猜出來的意思和古文語境不吻合,再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換個合適的詞語,總結(jié)方法為——換;“既”字的意思,可以用組詞加一加的方法,組詞“既然”,總結(jié)方法為——加;剩下詞句的意思與今天白話文的意思相差無幾,這部分內(nèi)容就可以直接保留下來,總結(jié)方法為——留。
。ㄊ崂砜偨Y(jié),板書:記、看、猜、換、加、留。)
2.遷移學法,嘗試運用。
過渡:試著用以上方法解釋其他句子意思,在句子旁批注自己所用的方法。
。1)出示句子:“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眳^(qū)分“急”的古今義,在古文中是“要緊、重要”的意思,現(xiàn)在的“急”表示“著急”的意思。明白詞義隨著時間和生活的演變會發(fā)生變化是古文中的一種現(xiàn)象。
。2)出示句子:“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指導學生借助反問詞“豈”、語氣詞“乎”,讀好反問句。
。3)學生嘗試將反問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改為陳述句。
。4)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發(fā)現(xiàn)古文中“也”“矣”“乎”的相同點。(都是語氣詞,一般沒有實際的意思。)再借助語氣詞讀出不同句子的語氣。
3.歸納總結(jié),拓展學法。
總結(jié):當然,理解古文的意思,除了我們總結(jié)的這些方法外,其實還有很多,如翻閱資料、向別人請教等?傊,學習古文、理解古文意思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學習。
4.合作對讀,疏通文意。
齊讀古文,師生合作對讀,師生交換合作對讀。(一人讀古文,一人說意思。)
【設計意圖:學古文最難的就是理解意思。文中有注釋的實詞學生很容易掌握,可其他字詞卻不好理解,引導學生將陌生的古文和我們今天的文字對接,總結(jié)出學習的規(guī)律,梳理出學法,能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誦讀明內(nèi)涵
1.熟讀古文,發(fā)現(xiàn)特點。
。1)再讀古文(師生、生生對讀)。
過渡:我在說古文意思的時候,用了很長一段話,你們只用四句文言文就都說清楚了,由此可見,古文有什么特點?(言簡意賅,這也正是古文的`獨特之處。)
。2)朱熹說讀書有三到,你們剛才在讀書時坐得端正,聲音洪亮,說明做到了“眼到、口到”。思考:怎么才能做到“心到”?
(3)出示:我們讀書時要做到:“____、___、____。”如果心不在這里,就會“_____________”,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最重要。心已經(jīng)到了,“_________________?”
。ń處熞x,生填空讀。)
2.熟讀成誦,理解內(nèi)涵。
(1)出示空白頁,學生挑戰(zhàn)背記。
過渡:在朱熹的古文中,有一句話老師想送給你們共勉:“讀書有三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蹦銈冏钕胗梦闹心囊痪鋪砻銊钭约海蛘咚徒o誰?說說自己的理由。
。2) 學生交流。
(3) 教師總結(jié)。
【設計意圖:在理解古文意思的基礎上層層遞進熟讀成誦,不斷推進理解古文的進度,在合適的時機點撥,讓學生從古人書中獲得經(jīng)驗成長。再把古文的內(nèi)涵通過贈言的方式沉淀下來,留在心中。】
五、活讀擴積累
1.走近作者,讀活古文。
過渡:我們讀了朱熹的古文,再來讀一讀朱熹本人。(出示朱熹簡介)
朱熹是宋代的理學家。他這一生都在讀書、寫書、教書,教書、讀書、寫書。他的文章至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ǔ鍪局祆鋬墒自姟队^書有感·其一》《觀書有感·其二》,指名讀,說說詩意,積累成誦。播放朱熹與武夷精舍的紀錄片,了解他的理學思想。)
總結(jié):關(guān)于讀書,古人也提出了八大讀書法。我們來讀一讀。想有更多的了解,大家課后可以再找些資料進行深入研究。
2.拓展閱讀,深化主題。
。1)推薦閱讀孔子的《論語》。
。2)選取關(guān)于讀書的文言文名句制作成書簽。
【設計意圖:知人論世是學習古文的門道,此處還整合了關(guān)于讀書的主題活動,意在把握讀書的主題,梳理相關(guān)信息,把握重點內(nèi)容。】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情境表演中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與同伴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
2、引導幼兒學說句式:大象,我的小花傘借給你,給你的×××擋擋雨。同時體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同伴的討論。
活動流程:
創(chuàng)設“雨中散步”的情境——討論“為什么大象不出來”——發(fā)散思維幫助大象想辦法——各種形式練說對話——延伸活動、自由表演。
活動準備:
實物小花傘若干把、動物手飾若干、輕音樂、故事磁帶、實物投影儀、故事圖片5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兩兩撐一把小花傘,創(chuàng)設“雨中散步”的情境。
1、師:春天到了,下起了小雨,讓我們撐著小花傘一起到雨中去散步吧。úシ泡p音樂)
2、打開實物投影儀。
師:看,森林里的`小動物也撐著小花傘出來散步了,我們一起跟它們打個招呼吧。咦!我的好朋友大象怎么沒有出來?誰看見大象了?
二、觀察故事圖片(一):
1、師:哎呀,大象為什么不出來玩呢?
。ㄕ堄變捍竽懼v述理由)
2、師:這個小秘密藏在一個故事里面,大家一起來聽一聽。
。ü适碌拿帧八湍阋话褌恪辟N在電視機上)
3、提問: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以多請幾位幼兒回答)
三、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發(fā)散思維。
1、師:大家快幫大象想個辦法吧!
2、幼兒自由討論時,教師可以巡回指導、傾聽。
3、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4、教師小結(jié),出示“笑臉”的大象。
師:看,小朋友幫助了大象,現(xiàn)在它的表情是怎樣的?你幫助了大象,心里也感到怎樣?
四、觀察故事圖片(二):
1、師:現(xiàn)在大象出來玩了嗎?它有沒有雨傘呢?
假如你是小動物,會對大象說些什么?會怎么做?
2、準備一把小花傘,幼兒輪流撐傘、輪流說,教師扮演大象。(邊表演邊播放輕音樂,讓幼兒感受一種“關(guān)愛”的美。)
3、師:那故事里的小動物會怎么說呢?我們繼續(xù)來聽。
五、利用動物紙偶,學說句式“大象,我的小花傘借給你,給你的×××擋擋雨”。
1、幼兒個別說、集體說。
2、討論:為什么小烏龜?shù)挠陚憬o腳趾頭擋擋雨?而小熊的雨傘可以給大耳朵擋擋雨呢?
3、幼兒把椅子下的動物紙偶戴上,分成四組,圍成一個個小圈進行小組交流。引導幼兒想一想:自己扮演的動物,雨傘適合給大象的哪里擋擋雨?(提醒幼兒可以交換紙偶)
4、討論:為什么大象不愿意接受小動物的幫助呢?大象在雨中淋著雨,時間長了會怎么樣呢?
六、觀察故事圖片(三)、(四):
1、師:幸虧現(xiàn)在是春天,而且下得是小雨,大象還可以在大樹下避避雨。可你們看,大樹還在漏雨呀,該怎么辦呢?
2、幼兒自由討論、出主意。
七、觀察故事圖片(五):
1、師:那故事里會有誰來幫忙呢?結(jié)尾究竟是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靜靜地聽一聽。
2、幼兒簡述故事的結(jié)尾。
3、故事主題小結(jié)。
八、結(jié)束活動:
師:來,我們一起撐著小花傘,也到幼兒園的院子里去做一把大樹傘吧。úシ拧靶』▊恪钡目鞓芬魳罚變簝蓛蓳沃』▊阕叱龌顒邮。)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5
【教學目的】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京劇、滋味、倘若、侍侯、脾氣、責備、臨近”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同學維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同學維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課時布置】
2課時。
【教學準備】
。、同學準備:
觀察(或查找)家禽──鵝、復習唐朝駱賓王《鵝》、了解作者豐子愷、自學課文。
2、教師準備:
課件以和相關(guān)的教學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課
。、教師:唐朝駱賓王七歲就作了一首兒詩《鵝》大家還記得吧!一起比比誰背誦得更好。同學們都喜歡鵝吧!請用自身手中的筆畫一畫鵝。
。ǔ樯梅酃P在黑板上簡筆畫鵝。)
請同學們相互簡單評一評。
。、課件出示豐子愷的'畫《鵝》,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看一幅著名當代畫家豐子愷所作的畫《白鵝》,同學們認真觀察后與自身的畫比較然后說一說,評一評,議一議。
。场⑹堑,畫家所作的畫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畫家在生活中觀察入微,掌握了鵝的外形結(jié)構(gòu),了解了它獨特的習性。
。础⒅囆g(shù)家豐子愷先生,不只用畫筆把白鵝栩栩如生地畫出來了,還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寫出了文章──《白鵝》。
教師板書課題:
白鵝
(同學可以簡單介紹豐子愷。)
二、營造氛圍學課
。、請同學獨立朗讀課文:
可以采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難字、難句時作上不同的標志。
。病⒆x生字和詞語:
把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同學們相互啟發(fā)讀。
3、通讀全文:
整體感知課文。
全文主要寫了什么?
它的特點是什么?
三、生字以和詞語的處置
。、讀音:
有“頸、吭、倘、供、鄭”(后鼻韻)、“飲、鄰等”(前鼻韻)。
。病⒁龑瑢W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如:
可以聯(lián)系已經(jīng)學過的生字,用加減或者替換偏旁的方法學習生字:“坑、躺、共”;或者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班級同學的姓氏學習“鄭”。
。、引導同學觀察發(fā)現(xiàn)其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
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
指導“厲、餐、侍、脾、蹲、鄰”時,要注意、它們與其他字之間的聯(lián)系。
四、課堂作業(yè)
。、寫生字。
。病⒅`寫生詞。
3、自由讀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節(jié)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理解課文
。、想想全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又是怎樣展開寫的?你有發(fā)現(xiàn)就可以與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與朋友討論。
。ㄍ瑢W分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學習。)
課件出示: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聽聽同學們是怎樣來理解這一句話的。
。、課件出示:
鵝的高傲,更表示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
這句話同學們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全文都是圍繞“高傲”這個詞語來展開的,那現(xiàn)在你對“高傲”這個詞語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作者寫“高傲的白鵝”表達出自身怎樣的情感呢?
5、作者經(jīng)過仔細觀察,認真了解鵝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后,用生花妙筆表達了自身的對鵝的喜愛之情。那你想從本課中,學習些什么呢?
同學們相互啟發(fā)議論。
6、主要內(nèi)容:
、 詞語通俗、準確:
左顧右盼、厲聲呵斥、三眼一板、從容不迫……
⑵ 句子生動有趣:
鵝的步伐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 文章圍繞一個中心展開來寫:
“鵝是高傲的動物”。
、 文章從不同的角度來印證鵝的高傲:
叫聲高傲、步態(tài)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課文,并拓展
。薄⒄n文有哪些值得我們在作文時借鑒的地方?
2、請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身喜歡的一種動物。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它的特點、外形、脾氣、以和它是怎樣進食的、怎樣嬉戲、休息等等。
3、把說的內(nèi)容整理一下,然后寫下來。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6
一、領悟教材掌握重點
《蒲公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中的講讀課文。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為題的語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幼稚的蒲公英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所持的態(tài)度、所作出的選擇不相同,結(jié)果他們的命運也截然不同,從而告誡人們作任何事都不要被外表現(xiàn)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應該聽從前輩的正確教導,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根據(jù)課文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3、通過學習、理解課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需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外表現(xiàn)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教學準備:圖片、小黑板、錄音磁帶、投影片
二、精選教法激趣樂學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本課借助錄音故事導入新課,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把學生領入樂學氛圍。
2、本著新課程規(guī)范中“起點低,要求嚴,訓練實”的要求,緊緊抓住課文中每一美的要素和亮點,激發(fā)學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賞,讓學生充沛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悟,在讀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學生的主體狀態(tài)得到激活。
3、根據(jù)兒童學習書面語言的規(guī)律,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將朗讀復述課文等吸收積累語言的訓練放在首要位置,將吸收和積累范文語言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將知識、活動和審美融為一體
三、講究學法貴在探究
新課程規(guī)范強調(diào)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者應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未知的興趣、習慣和能力。本課我準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上以學生閱讀、討論、感悟為主,為學生營造能夠讓他們都愿意積極參與,都能自主選擇的開放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自由而充沛的學習活動中生成能力,提高素質(zhì)。
四、巧設程序步入意境
[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全文。
第一課時:揭示課題,初讀,整體感知全文,細讀精思,突破教學重點。隨課文進行分散識字。
第二課時:品讀感悟,突破教學難點。
這里我主要說一下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
一、借助媒體步入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1、聽本文錄音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出示圖,導入課文。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說明: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nèi)因的最好激發(fā)是對所學資料的興趣,即主要是來自學習者自身的內(nèi)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利用電教媒體圖文、聲像并茂,形象生動,用它導入新課,形象地再現(xiàn)了課文的“語境”,從而豐富和拓展了學生閱讀的“心境”,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二、增加密度開闊視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1、讓學生根據(jù)要求自由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畫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標出小節(jié)號,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習第一小節(jié)(出示圖)
。1)問:圖上畫的是什么?誰能看圖向我們介紹這種植物?
。2)引導讀第一自然段。
。3)相機出示詞語:絨球降落傘,學習生字。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說明:設計自讀、展示、交流這幾個過程,教師就充沛地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帶著問題積極探究,用心地品位、揣測課文中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在自我感悟、討論中自主學習。學生自我探索知識,充沛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導地位,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探求新知的靈氣與悟性,營造了一種師生民主、平等、融洽的課堂氣氛,學生探究知識、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了激活。]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可愛的降落傘們究竟會飄落到哪里去呢?我們繼續(xù)讀課文。
。1)在學生反復讀的基礎上讓他們交流讀懂了什么?
。2)然后指導朗讀。突出:別也不要只有……才……等詞。
4、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聽了太陽公公的囑咐,小降落傘齊聲答到:……(引讀第一句)
。2)絕大局部的種子聽了太陽公公的話,到泥土中去生長了。可是,有兩顆小種子卻不這樣想。請大家繼續(xù)讀課文。采用分角色競賽讀的方法進行教學。
[第2、3自然段設計說明:第2、3自然段是故事的發(fā)展,是全文的重要,公開課教案遵循“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老師“導”而不“牽”,沒有過多的提問和講述,而是巧妙地引導學生抓著蘊涵豐富形象的重點詞語,適當點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加知識的容量和密度,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感知、感受、感悟”三個層次逐層推進,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地探究知識。始終引導學生抓著課文的重點詞句,以朗讀為主線,讓學生在反復讀、仔細品、認真想中獲得新知。]
5、學習第四小節(jié)
過渡:種子的選擇不同,它們的結(jié)果怎么樣呢?
。1)自由讀,畫出表示不同結(jié)果的詞。
(2)根據(jù)回答補充板書。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說明:從讀通階段的整體到讀懂階段的局部回到整體,將各個局部聯(lián)系起來,融合貫通,進一步“入境悟情”,感悟會之于心,誦讀出之于口,心口相應,增強閱讀效果。]
三、激活想象豐富說話內(nèi)容
1、你愿意把介紹給他人聽嗎?
2、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讀后的收獲告訴家長。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說明: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必需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通過表象再現(xiàn),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所感受。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學生自然地豐富了說話的內(nèi)容。這種把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巧妙的結(jié)合在一起的方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是非常適宜的。充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復述了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蒲公英的種子給我們帶來一些詞語。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讀,適當談一些自身的理解。
2、出示生字,自讀,指名自選生字,從結(jié)構(gòu)、筆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方面進行分析。
3、學生進行局部字的描紅練習。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7
教材內(nèi)容:
1、技巧:前滾翻。
2、游戲:快快跳起來。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能說出前滾翻的動作要領。能說出游戲的方法、名稱及要求。
2、 技能目標:90%的學生學會前滾翻。95%的學生能熟練地游戲。
3、 體能目標:發(fā)展靈敏、協(xié)調(diào)、柔韌等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學生反應、快速跳躍能力。
4、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jié)協(xié)作、熱愛集體的良好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小干部整隊,匯報人數(shù),師生問好。
2、教師檢查學生的服裝鞋子情況。
3、宣布新課內(nèi)容、要求。
①技巧:前滾翻。
、谟螒颍嚎炜焯饋。
二、準備部分:
1、螺旋形慢跑。
2、拍手操一套。
、偕煺惯\動
②體轉(zhuǎn)運動
、蹟U胸運動
④體側(cè)運動
、萏咄冗\動
、薷贡尺\動
⑦跳躍運動
3、專項準備活動。
、俦壬疃讏F身練習
、陬i、踝、腕關(guān)節(jié)運動
三、基本部分:
1、技巧:前滾翻:
重點:團身滾動。難點:兩臂撐地力量均勻,用頭后著地。
技術(shù)要求:頸、肩、背、腰、臀依次著墊前滾。
動作技術(shù)過程:蹲撐,提臀,兩腳稍蹬地,兩腿蹬直,獲得向前翻轉(zhuǎn)的動力,同時屈臂,低頭、含胸、用頭的后部、頸、肩、背、腰、臂依次著墊前滾。當背腰著墊時,兩手迅速抱腿,縮短身體的.翻轉(zhuǎn)半徑,上體緊跟大腿成蹲立。
教法:
。1)教師利用警察抓小偷的情景導入。(問:小偷腿摔斷了,而警察為什么完好無損。)
。2)學生分組結(jié)合圖片及動作要領自主體會嘗試練習。
。3)集合隊伍教師了解學生嘗試掌握情況。
。4)教師給予評價激勵并利用正方體與圓球的滾動讓學生領悟團身緊的重要性。
(5)學生分組練習。相互評價。
、僮銮皾L翻成并腿坐,體會腱的伸直過程。
②團身滾動練習。
③胸前夾手絹練習。
、芡暾皾L翻練習。
(6)集合隊伍學生到光榮墊示范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2、游戲:快快跳起來。
要求:反應靈敏、快快跳起。
教法:
、僦v解游戲方法,規(guī)則,要求。
、谑煜び螒蚓毩。
、郾荣。
、苡螒蛐〗Y(jié)。
四、結(jié)束部分:
1、放松舞:《幸福舞》
要求: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奏暢跳即興舞。做到放松自然。
2、總結(jié)上課情況。 要求:紀律嚴明,師生共同評議總結(jié)。
3、下課。
要求:師生禮貌地呼再見后下課。
器材準備:錄音機1臺。短繩4根。體操墊9張。教學圖片9張。正方體1個;@球1個。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8
教學復習
1、復習跳繩 內(nèi)容
2、新授前滾翻
本課任務
教 具
跳繩、墊子
1、 復習跳繩并掌握多種跳繩的姿勢與方法;知道前滾翻的動作要領和該技術(shù)動作的基本練習方法。
2、90%以上的`學生前滾翻時能做到團身滾動、控制好平衡,能夠較標準的完成前滾翻的技術(shù)動作,發(fā)展學生 的滾翻能力。
3、 通過本課學習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增強體質(zhì),促進身心的發(fā)展,在學習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 和意志品質(zhì),親身體會成功的快樂。
4、 重點:滾動圓滑,直線滾動。
5、 難點:蹬地有力,頭后部著墊。
教學內(nèi)容
一、常規(guī)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shù)。
2、師生問好。
3、提出教學內(nèi)容與要求。
4、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隊形練習
復習稍息、立正、向右看—齊!向前 —看!向左轉(zhuǎn)、向右轉(zhuǎn)、向后轉(zhuǎn)。
1、體委組織整隊
2、教師宣布本課內(nèi)容,任務
3、教師指揮,口令,隊列隊形練習。
4、整隊集合:四列橫隊。
三、準備活動
。1)徒手操
1、頭部運動(4X8 拍)
2、肩部運動(4X8 拍)
3、腹背運動(4X8 拍)
4、弓步壓腿運動(4X8 拍)
5、手腕踝關(guān)節(jié)運動(4X8 拍)
1、在體育委員的帶領下繞籃球場慢跑兩圈;
2、成體操隊形站位(如圖 2) 4 X 8 拍 4 。▓D 2)
3、要求:
、賱幼饕嬲、到位;
②做好充分熱身活動,防止受傷。 組織與要求:
四、跳繩(復習、拓展)
1、原地雙腳并腿跳 1 分鐘
2、原地雙腳交換跳
1、學生分 5 組
2、示范講解并列舉一些跳繩方法
3、學生練習,認真體會動作
4、動作協(xié)調(diào),失誤少
五、前滾翻(新授)
1、前滾翻動作方法: 由蹲立開始,兩手撐地,重心前 移至兩手上,同時兩腳用力蹬地,提 臀、屈臂、低頭含胸,順勢經(jīng)后腦勺、 肩部、背部、臀部向前滾動,上體及 時跟進,手抱小腿成蹲立(團身) 。
組織教法與措施
1、 老師先讓幾個學生示范前滾翻,后通過學生的示 范和教師展示 的圖片讓學生 回答前滾翻的 動作要領是什 么? (口訣:兩臂撐 墊成蹲撐;兩腿蹬直快低頭;團身滾動像圓球。 )
2、教師講解示范完整的前滾翻動作,和保護與幫助 地方法。
2、技術(shù)要點:
(1)兩腳蹬地,提臀,同時低頭屈 臂。
。2)前翻順勢經(jīng)后腦勺、肩部、背 部、臀部向前滾動。
(3)及時跟上體, 、 迅速抱腿成蹲立。
3、動作規(guī)格:蹬地用力,瞬間腿要伸 直,滾動圓滑。
4、保護幫助: 保護者位于練習者體側(cè),外側(cè)腿 單膝跪地,一手托肩,一手扶其大腿 后部,前滾翻時推手,助其完成。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謎語的基本形式,嘗試獨立地創(chuàng)編動物謎語。
2、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 體驗有節(jié)奏地念謎語的`快樂,在創(chuàng)造中感受到挑戰(zhàn)性,并勇于戰(zhàn)勝困難。
活動準備:
PPT、動物圖片、謎語箱、音樂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動物好朋友,想知道他們是誰嗎?(教師出示謎語箱)他們都在這里面呢!嘴尖尾巴長,偷油又偷糧,白天洞里躲,夜晚出來忙。老鼠 你知道它是誰了嗎?
(2)教師與幼兒一同分析謎語:你們?yōu)槭裁磿鲁鍪抢鲜竽?一般動物謎語有幾句?動物謎語一般是四句,在四句中要把動物最明顯的特征說出來,使別人能猜出來。
二、出示PPT,學習新謎語。
(1)有個媽媽真奇怪,身上帶個大口袋。不放蘿卜不放菜,里面放個小乖乖。-- 袋鼠 知道它是誰了嗎?
(2)換謎語。幼兒通過謎語游戲,進一步了解動物謎語的基本特點并熟練其結(jié)構(gòu)。
頭上兩根毛,身穿彩花袍。飛舞花叢中,快樂又逍遙。 -- 蝴蝶頭上長著樹杈杈,身上繡著梅花花。四腿一抬跑得快,渾身是寶人人愛。 --梅花鹿三、觀看PPT,看圖片嘗試謎語創(chuàng)編。
(1)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創(chuàng)編,幼兒嘗試按節(jié)奏創(chuàng)編。
(2)幼兒不看圖,在音樂下自由創(chuàng)編。
四、結(jié)束部分。
師幼以合作創(chuàng)編的方式進行猜動物游戲。
五、活動延伸。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通過讀書、梳理信息,把握課文內(nèi)容要點。
3.通過以文帶文《主題閱讀》中的朱熹的《讀書之法》,掌握讀書方法,熱愛讀書。
4.通過學習袁枚的《隨園詩話》這篇文章,我們可以深入了解讀書方法,并加以鞏固。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挖掘出文章中的主旨和要點,并運用這些信息來拓展我們的閱讀知識和鞏固讀書技巧。
【一主兩翼】
1.統(tǒng)編教材:《古人談讀書》二則。
2. 《主題閱讀》:《讀書之法》《隨園詩話》
3. 《主題閱讀》:《毛澤東讀書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特征性環(huán)節(jié)一:以文帶文,激趣習法
“以文帶文,激趣習法”環(huán)節(jié)對應的.教學目標
教學內(nèi)容和時間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主題閱讀》:
《讀書有三到》 7分鐘
讀一讀
說一說
想一想
1.通過以文帶文《讀書之法》,掌握讀書的基本方法,激發(fā)熱愛讀書的情感。
1.談話: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從一張圖片開始。(出示)看到這張圖,你會想起哪個字?
這個字是“讀”,它的左邊是“言”旁,象征著要張開口讀出聲音;右邊則是“賣”字,表示讀時需要做到開口大聲,像叫賣一樣。因此,“讀”字的意思就是大聲朗讀或誦讀。
關(guān)于讀:古人是這樣說——
讀,誦書也。——《說文》意指口中發(fā)出聲音,將書上的內(nèi)容出聲朗誦并動腦分析理解。
讀,說也!稄V雅·釋詁二》意指口中發(fā)出聲音,將書上的內(nèi)容出聲朗誦并動腦分析理解表達出來。
2.談話:讀書有法否?關(guān)于讀書古人這樣說。
3.以文帶文《讀書之法》
。1)齊讀古文
。2)你問我答讀
師曰:讀書有法否?
子曰:,讀書之法。
師曰:善哉!
師曰:讀書有法否?
子曰:,讀書之法。
師曰:善哉!爾乃喜讀書之人也。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11
一、課文內(nèi)容分析
《古人談讀書》由三則文言文組成,記錄了古人有關(guān)讀書、學習的言論。
第一則選自《論語》,是孔子關(guān)于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三句話。第一句寫要聰敏勤學,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第二句寫要以誠實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第三句是說孔子自己讀書的時候多記多背,學習不知滿足,教誨他人不知疲倦。
第二則選自朱熹《童蒙須知》(一作《訓學齋規(guī)》),告訴我們讀書要心想、眼看、口誦!靶牡健,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會看得仔細,也會讀得正確并記憶猶新。文中“常”和“急”的意思和現(xiàn)代漢語的常用義不太一樣,“!笔窃(jīng)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緊的意思。
第三則選自《曾國藩家書致諸弟》,告訴我們:讀書首先要立下志向,這樣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見識、有見地,知道學海無涯,才不會容易滿足;最后還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沒有完不成的事。這三方面缺一不可,都做到了,才能學有所成。“蓋”是用在句首的語氣詞,“斷”在這里是“一定、絕對”的意思!昂硬^!钡牡涔食鲎浴肚f子秋水》,說的是河神河伯從自以為了不得,到認識到自己目光短淺、缺乏見識的故事。這里用河伯觀海和井蛙窺天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課文配有古人席地而坐,手執(zhí)竹簡展卷苦讀的插圖,和文章主題相互呼應。
二、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對于讀書的好處已經(jīng)有所體會,能對“讀書明智”達成共識。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學得了一些閱讀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文意的能力,但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理解句意仍然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引導學生恰當使用借助工具書、借助注解、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等方法,關(guān)注古今異義,來理解文意。此外,學生在閱讀時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方面,還是有困難的。所以在學習時,應引導學生通過利用關(guān)鍵詞的方法,實現(xiàn)對語文要素的落實。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恥”、“矣”等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9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大意。
4.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nèi)容帶來的啟發(fā)。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大意。
2.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nèi)容帶來的`啟發(fā)。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推薦,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過《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的故事嗎?誰能為大家簡單講一講?(生講述故事)
2.我們從故事中能夠看到古人的讀書方法和讀書態(tài)度。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課文《古人談讀書》,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學習的。
板書:《古人談讀書》
請大家齊讀課題《古人談讀書》。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古人讀書的小故事引入本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明示文體,明確學法
1.本課是文言文,由三個部分組成。今天,我們就先去學習前兩部分。
2.在學習文言文時,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學習。
。ㄕn件出示:讀準、讀通、讀懂、讀深)
三、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ㄒ唬┳x準字音
1.自讀課文前兩則,讀準字音。
2.指名讀課文前兩則,學生之間評價。教師適時引導關(guān)注“誨”、“識”、“恥”、“矣”、“豈”的讀音。重點關(guān)注多音字“識”,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多音字的讀音要根據(jù)字的意思來判斷。
。ǘ┳x通語句
1.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在老師停頓的地方,用“/”作標記。
特別提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已。
2.自己練習讀通語句。
[設計意圖:讀準字音環(huán)節(jié),關(guān)注多音字的字音,落實判斷字音的方法。讀通語句環(huán)節(jié),關(guān)注對“聽”的要求,落實邊聽邊畫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用各種方式朗讀,重視讀的訓練,引導學生讀好文言文,體現(xiàn)了讀書訓練的梯度。]
四、再讀課文,讀懂讀深
。ㄒ唬┳x懂文意
1.自讀課文,試著結(jié)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解釋前兩則的意思。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標記。
2.小組合作,互促解疑。
3.全班交流,師指導學生讀懂文意。
第一則重點關(guān)注: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要點“恥”:以……為恥。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要點“知”:前面幾個“知”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個“知”通“智”,表示智慧。(滲透學法:在理解字意的時候,要根據(jù)這個字所在的語言環(huán)境來判斷。)
(3)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要點“厭”:滿足。(滲透學法:文言文中,要特別注意古今義區(qū)別較大的字。)
第二則重點關(guān)注:
。1)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已。
要點“漫浪誦讀”:猜一猜,怎樣讀叫做“漫浪誦讀”?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要點“急”:出示“急”在字典中的意思:
、傧胍R上達到某種目的而激動不安。
、谑怪。
③形容發(fā)怒、急躁。
、芎芸於颐土,急促。
、菁逼、緊急
、蘧o急嚴重的事情。
、邔Υ蠹业氖禄騽e人的困難,趕著幫助。請同學們討論,選擇“急”在本課中的正確意思。(滲透學法:“急”在古文中表示重要,而現(xiàn)在常用的意識是著急。在學習時,這種古今義差別大的字要特別注意。)
4.讀課文。文意都讀懂了,讀的時候,要讀出語氣。
。ǘ┳x深道理
1.讀完第一則,思考這三句話分別從哪方面來介紹讀書的?
預設:1)謙虛
2)求實
3)勤奮
板書:(1)1.謙虛
(2)求實
。3.)勤奮
2.讀完第二則,交流“三到”讀書法。為什么要把“心到”放在最前面?談談自己在平時有沒有做到這三點。
預設:做到了。追問:有什么好處能分享嗎?
預設:沒有做到。追問:今后打算怎么做?
板書:(二)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設計意圖:讀通文意環(huán)節(jié),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關(guān)注并落實了古今義差別較大字的學習方法,鞏固并增強了借助注釋理解字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能力。讀深道理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探討這兩部分所蘊含的學習上的態(tài)度和方法,關(guān)注學生思維的深度,使學生有生長點。同時訓練學生根據(jù)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
3.讀課文。道理明白了,再讀課文,要讀出自己的理解。
五、交流分享,拓展延伸
1.學習了前兩則,你有什么收獲?
2.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三則,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悟。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回顧學法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古人談讀書》這篇文言文的第三則。上節(jié)課我們的學習步驟是什么?(課件出示:讀準、讀通、讀懂、讀深)
二、學法遷移,自主實踐
。ㄒ唬┩阑ブ,讀準讀通
1.出示學習提示。
讀準: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同桌互相檢查。
讀通:與同桌一起讀課文,針對停頓不一樣的地方進行討論。
有問題記錄下來,全班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重點關(guān)注: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知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設計意圖:學生學得方法之后,放手讓學生親自實踐。教師只在難點之處進行指點,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使學生形成學習能力]
。ǘ┬〗M探究,讀懂讀深
1.出示學習提示。
讀懂:借助學習第一、二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讀懂文意。遇到困難,記錄下來,小組內(nèi)互相解疑。
讀深:小組內(nèi)用簡要的話說一說曾國藩的讀書要訣,并提煉出關(guān)鍵詞。
2.合作探究。
3.小組匯報“讀懂”。
重點關(guān)注:
。1)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要點“斷”:猜想“斷”的意思,再查字典印證。
。2)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要點“《河伯觀!贰、“《井蛙窺天》”的故事。
4.小組匯報“讀深”。
。1)曾國藩的讀書要訣是什么?
總結(jié)并板書:有志有識有恒
。2)再讀課文,思考:讀書為什么要“有志、有識、有恒”?
預設:有志——不甘為下流。
有識——知學問無盡,不滿足。
有恒——恒心,不放棄,能成功。
(3)曾國藩是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預設: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如果我們遵循這三點,那么會達到高尚、博學、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這三點,則一事無成。
(4)所以作者告訴我們,讀書的時候這三者缺一不可,這三點很重要。
5.再讀課文,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設計意圖:學法遷移,通過學習提示以及問題引導,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做降低了文章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三、夯實基礎,認真寫字
1.出示本課9個生字,觀察并提出最需要指導的生字,全班交流書寫要點。
預設:
窺:上半部分“穴”的捺變成點,要寫的扁而寬。左下部分“夫”的捺變成點。右下部分“見”的撇要寫舒展,穿插到“夫”的下面。
缺:右半部分“夬”稍長于左半部分“缶”!皦弊制驳氖展P要在“缶”字的下面。
2.學生練寫。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已經(jīng)上五年級了,有一定的寫字能力,在課堂上,老師抓住學生寫字時的難點進行點撥和指導。]
四、課內(nèi)外結(jié)合,拓展延伸
1.鏈接曾國藩的資料。
曾國藩,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xiāng)派“創(chuàng)立人。他自幼勤奮好學,6歲時入私塾讀書,14歲時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突出。23歲中舉,后考取進士,供職翰林院。曾國藩博學多才,一生著述頗豐,其中以《家書》(即《曾國藩家書》)流傳最廣!对鴩視肥窃鴩臅偶,所設計內(nèi)容比較廣泛,在平淡家常中含真是良言,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2.拓展讀書名言。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鴩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曾國藩
五、再次讀文,讀書明智
同學們,就像我們學到的,讀書能讓我們明智,為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許多同學都愛讀書,特別好。有的同學可能在讀書的時候做的還不夠,我們只要努力去做,一定能感受到書籍的魅力。現(xiàn)在就讓我們在古文的誦讀中結(jié)束今天的學習吧。齊誦《古人談讀書》。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 12
一、說教材
這篇文章由三篇文章組成。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現(xiàn)的。第一篇選自《論語》,是對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的解讀;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紹的是讀書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國藩的文章,作者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恒,并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證明三者對讀書人來說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二、說目標
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和課文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恥、矣”等3個生字,會寫“恥、誨”等9個生字。
2.朗讀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3.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和態(tài)度,并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有所啟發(fā)。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我把重點確定為: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把難點確定為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和態(tài)度,并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有所啟發(fā)。
四、說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形成思路
為了能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理解課文,把握課文的思想,我圍繞三維目標,引導學生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借助課件展示等方法,對這篇課文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我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用讀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課文深入理解,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提高學生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1.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導入的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游戲?qū)γ缘?方式,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激起他們學習的欲望。
2.對于課文的理解,我首先帶領學生學習第一部分,教給學生方法,讓他們在自讀、同桌交流的基礎上解決重點詞句,從而把握課文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總結(jié)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二、三部分,教師只做引導和點撥,通過解決重點詞句,從而達到對課文的理解,明白作者寫作意圖。
3.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我還設置了拓展延伸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搜集課外的有關(guān)讀書的名言,以擴大學生的積累。
4.板書設計:
一、謙虛—求實--勤奮
二、心到--眼到--口到
三、有志--有識--有恒
板書設計我采用結(jié)構(gòu)圖的形式。根據(jù)三篇文章各自的主要內(nèi)容,我用結(jié)構(gòu)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
六、教學效果預設。
這三篇文章都是和讀書有關(guān)的,對于學生們來說不難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動放手,引導學生根據(jù)注釋來把握課文內(nèi)容,同時,我還通過布置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深入把握課文內(nèi)容,談自己的收獲或體會。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古人談讀書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談讀書》教案(精選12篇)07-28
《芽》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09-04
觀潮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07-20
《莫高窟》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08-19
《畫風》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10-27
《史記》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10-09
中班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09-24
大班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09-27
小班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