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西省雁門關導游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是講解當?shù)氐幕厩闆r,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西省雁門關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漢代的雁門,更是風云多變。漢高祖劉邦時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驅晉陽(太原)。為此,公元前201年,劉邦親率三十多萬大軍,抵達平城(山西大同),抗擊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計誘入,困于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財物賄賂了單于閼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脫。漢武帝繼位后,面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漢朝名將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霸潮蹖④姟崩顝V在做代郡、雁門、云中太守時,先后與匈奴交戰(zhàn)數(shù)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一次,他出雁門,兵敗被俘。在敵軍兩馬之間的網(wǎng)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卻在等待機會。突然,他騰躍而起,將一胡兵推下馬去,立即奪馬取弓策馬南馳數(shù)十里,復收余軍,殺退追兵,安全脫險。正是由于漢武帝時期創(chuàng)建了強悍的騎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護中原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換來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處。漢元帝時,有膽有識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前簇后擁,浩浩蕩蕩,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后,這一帶出現(xiàn)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門古塞“胡”漢相爭,群雄逐鹿,戰(zhàn)事連綿。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貴為代州都督,鎮(zhèn)守雁門。據(jù)說,突厥進犯云州時,薛仁貴曾率兵出擊。陣前,突厥人喝問:唐將是誰?唐兵答曰:薛仁貴。突厥人以為薛仁貴早死而不信。仁貴脫盔示面,突厥驚視失色,引兵而還。唐末五代,契丹(遼國)崛起于北方,危及內地。后晉石敬瑭向遼國自稱“兒皇帝”,割燕云十六州與契丹。從此,在山西北部,雁門山就成為了后晉和契丹的分界線,雁門關也成為了中原王朝和少數(shù)民族地方政權相對峙的前沿陣地。
【山西省雁門關導游詞】相關文章:
雁門關導游詞03-13
山西雁門關導游詞05-24
山西雁門關導游詞4篇11-18
山西省平遙古城導游詞11-15
山西省永樂宮導游詞(精選37篇)08-04
山西省轉學證明08-05
山西省技能鑒定08-03
山西省拆遷補償標準08-06
山西省轉學證明表08-05
山西省就業(yè)援助制度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