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偉大的悲劇》語文導學案
《偉大的悲劇》語文導學案1
學習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jié),尋覓“悲劇”細節(jié)。
2、理解悲劇“偉大”的精髓,感悟主人公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感受作者文中表達的情感。
2.認識人類挑戰(zhàn)自身,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偉大。
導學過程
學生活動一
1、走近作品:只要對南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01年10月,他們在新西蘭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陸,準備在當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極點。可是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消息說,挪威人阿蒙森率領另外一支探險隊正向南極進發(fā),要“和他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秘密的榮譽”!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發(fā),“去爭取國家的榮譽”。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后,阿蒙森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五名沖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斗了兩個多月,最后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極探險史的科學家指出,阿蒙森的勝利和斯科特的失敗,并非在于兩者的計劃周密與否,而在于前者憑借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制訂計劃,后者則憑推理設想來制訂計劃。阿蒙森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矮種馬都無法抗御南極的嚴寒,惟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著雪橇前進,于是他用了20條膘肥體壯的狗勝利完成了去南極點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則主要用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少量的愛斯基摩狗,結果,狗跑掉了,矮種馬凍死,使這支隊伍過早地接受了嚴峻的挑戰(zhàn)——在以后的時間里,他們只能靠人拉雪橇前進。這樣前進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滅頂之災也就成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卻對這些科學問題忽略不計,而是飽含感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奮。
學生活動二
1、字詞積累:給加點字注音,解詞:
拽()癲狂()凜冽()吞噬()羸弱() 告罄()
毛骨悚然() 怏怏不樂()姍姍來遲()憂心忡忡()
毛骨悚然:
怏怏不樂:
姍姍來遲:
憂心忡忡:
學生活動三
1、整體感知:
。1)請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nèi)容,注意點明時間、人物、地點、事件。
(2)理清故事情節(jié):(奔向南極點)----( )-----()
課內(nèi)探究案
速讀文章----尋覓悲劇
概括精彩的故事,說說最讓你激動不已的細節(jié)。
精讀段落------理解悲劇
仔細閱讀6、7、9、10、11、12、13、14段,討論悲劇“偉大”的內(nèi)涵
誦讀文段------欣賞悲劇
學習小結
達標檢測
1、們的悲劇就是失敗,但在你的心目中是()的失敗,說出你的理由
2、讀了本文之后,深深被斯科特的無私誠信等精神所感染,請拿起你的筆譜一曲《英雄贊歌》或者為他寫感動世界人物的頒獎詞。
布置作業(yè)
閱讀課文
《偉大的悲劇》語文導學案2
學習目標
1、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環(huán)境、典型人物。
2、品味文章中有著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
3、感悟南極探險隊員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斯科特一行南極探險的悲劇意義。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儲()存怏()怏不樂
貯()藏毛骨悚()然
魯莽()白雪皚()皚
羸()弱踉()踉蹌蹌
2、找出下列各組詞語中的錯別字,并在后面的括號里改正。
A、吞市畏縮不前風餐露宿()
B、銷蝕語無淪次夜不成眠()
二、整體感知
1、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體現(xiàn)出了人類哪些優(yōu)秀品質?試從課文中找出實例。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全文內(nèi)容。
3、為什么作者把這次探險稱為“偉大的悲劇”?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三、局部探究
1、“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做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斯科特為什么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yè)績做證的任務?
2、茨威格并未為勝利者阿蒙森作傳,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為什么?
3、課文結尾“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一句該怎樣理解?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品味語言。
。1)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無情的,千萬年來積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靈似的召喚來寒冷、冰凍、飛雪、風暴——使用這一切足以毀滅人的法術……
這處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2)“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jīng)同他有過聯(lián)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
聯(lián)系上下文,“心中的海市蜃樓”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比喻?
。3)斯科特海軍上校的日記一直記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請把這本日記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隨后又悲傷地、堅決地畫去了“我的妻子”這幾個字,在它們上面補寫了可怕的“我的遺孀”。
斯科特將“我的妻子”改為“我的遺孀”有什么意味?情感有什么不同?
(4)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載重外,還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16公斤”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四、質疑探究
我們印象當中偉大的人總是英勇無畏的,可是文中描寫英雄們也像常人一樣害怕,有時甚至還非常恐懼、沮喪。茨威格這樣寫是否有損他們的英雄形象呢?
【《偉大的悲劇》語文導學案】相關文章:
偉大的悲劇反思05-30
《草》導學案03-14
秋天導學案03-02
《背影》導學案12-07
《燈籠》導學案12-17
什么是導學案01-05
《論語》導學案03-14
《太陽》導學案02-29
人琴俱亡導學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