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小學數學期末測試質量分析報告
漫長的一個學期終于走向了終點,期末考試如期舉行,成績也已經出來。現對本次考試進行總結。
首先從試卷上來說,本次考試試卷涉及到“設而不求”“分類討論”思想,偏難,區(qū)分度良好,其中試卷的第1,2,3,6,7,8,11,12,19題屬于基礎題,分值32分,大部分同學都能得分;第10題,與第21題22題的后兩問存在一定難度,僅有20%的學生會得分。其余題目屬于常見題型,難度中等,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做出來。特別是第3,6,13,14,15,16這幾題在考試前一天復習到原題和同類型題。
從成績上來說,年級最高分91分,三四班最高分87分,年級優(yōu)秀人數10人,三四班共6人,占較大優(yōu)勢,年級及格人數108人,三四班共27人,處于落后低位,低分人數也是最多。每一次都是如此。
原班級三班平均分40,四班平均分42,都落后于年級其他班級,現班級三班24分,遠遠落后于其他B班,四班55,與其他A班差別不大。
綜上所述,我的主要問題仍舊是對于成績落后習慣不好的的學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勵辦法。
如何改變現狀,思來想去,不外乎以下幾點:
1、抓好基礎,搞好數學核心內容的教學,注重對支撐初中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
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是學生發(fā)展的'前提,只有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才能為學生能力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因此,平時教學要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尤其是要搞好數學核心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等)的教學,不僅要注重這些基礎知識的本身的教學,而且要揭示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和內在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把握蘊涵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
2、關心數學“學困生”,從試卷分析中,這些考生對容易基本題也不會做,說明這些學生沒有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從而成為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大“頸瓶”,這不得不引起認真反思。
(1)改變“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第一要務。侯寨地理位置獨特,生源復雜。有一部分學生因為拆遷問題受到社會不良言論的影響,對學習充滿質疑。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僅自己不讀書,還大肆宣揚學習無用論。針對這種情況,要結合班主任和家長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篩選學生的交際圈,將傳播消極言論的人們與孩子隔離或做好思想工作使孩子堅定信念不受其影響。
。2)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成績差的孩子苦于缺乏學習的基礎,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缺乏也是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七年級知識主要分概念性和程序性兩類;A教育中的數學內容,很多屬于程序性知識比如16化簡求值,18幾何證明都是需要反復訓練學困生的教學內容;這要要靠教師既有耐心而且有方法去引導、講解。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許多思維靈活的學生能掌握住老師所講的全部內容,但就是老愛犯審題不認真的習慣,而這一點不是一、兩天能改掉的問題,所以也是老師們感到頭痛的地方,因此需要持續(xù)不斷地進行監(jiān)督,主要體現在作業(yè)的及時批改和反饋
【第二學小學數學期末測試質量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數學期中測試質量的分析09-20
分析數學考試期末質量10-16
小學數學期末目標質量檢測分析09-21
小學數學第二冊期末試卷的分析08-20
小學數學三年級期末質量檢測的分析報告09-25
小學數學第二冊期末測試卷答案08-20
期末數學試卷質量分析06-30
期中測試質量分析07-04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質量分析報告范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