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世親菩薩與求助者中心療法散文
錢文忠教授講過世親菩薩的一場成名的辯論。他收服那個外道,用的是智慧。外道先講了自己的觀點(diǎn),世親菩薩一字不差地重復(fù)了一遍。既然我講的全部都是你的意見,總不能說我輸了吧?
同一天,我看到求助者中心療法的一段對話,轉(zhuǎn)載如下:
“求助者:你前天把我一個人晾在那兒。我本來還要向你說請你做這個咨詢師委員會的主任的,而你總是以工作太忙而推托。對此我討厭極了。你應(yīng)該是對人熱情,能接受和理解人的。
咨詢師:看來你還在生我的氣。因?yàn)槟阌X得我的行為不符合你理想中的我的形象。
求助者:你在課堂上倒表現(xiàn)得像一個關(guān)心別人的人,但你又怎么解釋你以前對我那么無情,甚至不給我說明自己處境的機(jī)會?
咨詢師:在你看來我的行為沒有一致性,而且還可能是虛偽的。
求助者:對!也正因?yàn)檫@一點(diǎn)我不會再請你出任委員會的.主任,即使你是系里唯一的一個人我也不會請你。
咨詢師:我對些很抱歉?磥砦乙烟幱谝环N雙重的困境之中。而且如果我去爭取這個委員會的主任時(shí),你也會處于一種雙重的困境之中!
生活中面對痛斥時(shí),大多數(shù)人,聽到相反的意見,會先武裝起自己,不等聽完就予以反駁。防御式的態(tài)度,讓人們變得強(qiáng)硬,激烈,口不擇言。而上面那段,在心理咨詢的對話中極為常見。想象一下,如果你處于情緒化的不滿和攻擊中,對方卻心平氣和,同理共情,怎么吵得起來?
這和世親菩薩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平時(shí)我們可能不容易做到這樣寬容豁達(dá),但平靜下來,先站在對方角度想一想,也許是你聽都聽厭了的忠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