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的學習方法
古箏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yōu)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xiàn)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所以很多人都開始去學習古箏,學習古箏有一些什么學習方法呢?
古箏的學習方法 1
據考證,箏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及其廣泛流傳,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qū)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并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有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內蒙箏六個派系,現(xiàn)在簡稱南北派(下面流派可按南北兩大方面分,而現(xiàn)代箏的派別主要分南北兩派,大多為長江以南、長江以北),其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山東箏;多和山東琴書,民間音樂有直接聯(lián)系。曲子多為宮調式,以八大板編組而成,其演奏風格純樸古雅。
潮洲箏:流傳于廣東潮洲一帶,音樂結構特殊,奏法別具一格,它以其右手的流暢華麗,左手按滑間的獨有加花奏法,變化細膩、微妙而獨具一格。主要曲調有《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其中《重六》調樂曲比較委婉;《輕六》調樂曲清新明快;《活五》調樂曲纏綿悲切,律調很有特色。
浙江箏:即武林箏,流行在杭州一帶。與江南絲竹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
古箏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它的音色優(yōu)美,易于入門,近幾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熱衷,古箏藝術從原先的鳳毛麟角走向了可喜的普及,又從普及走向可賀的提高,如今又逐漸不可估量的滲入于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之中。我認為要深入地學習這有著豐富表現(xiàn)力和藝術個性鮮明的樂器,應該把古箏分為“學箏、練箏、彈箏、說箏”的形式來完善它。
“學箏”不是要說如何去學習彈奏古箏,而是在談談學習中古箏在全面提升素質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為音樂的學習可以潛移默化地使人增強對美的感受能力,能促進增強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人際交流能力以及自我心里控制的能力,如果學習樂器,還可以因為手指動作的反復訓練,而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由于古箏的弦長、形狀、木結構,大共鳴箱等器制決定了它發(fā)音典雅柔和,悅耳動聽。所以在演奏古箏時,左右手手指勾、踢、托、劈、抹、挑等富有彈性的撥弦和左手揉、按、滑音間等變化無窮的按弦動作,同樣可達到學習其它樂器所能產生的智力開發(fā)效果。
在傳統(tǒng)樂曲中包含很多歷史故事。例:《漁舟唱晚》是一首古典風格的作品,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佳句為題,措繪了在夕陽西下時,漁人愉快的勞作和蕩槳歸舟,歌唱豐收的情致。它的風格傳統(tǒng),意韻悠長,證明了古箏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例:《林沖夜奔》也是一首有故事情節(jié)的作品,它以:一、慘遭陷害回憶往事百感交急 二、逼上梁山心急如焚乘夜疾馳 三、狂風大作大雪紛飛千難萬險 四、沖破險阻信心百倍奔向梁山 這四個情節(jié)貫穿全曲,表現(xiàn)力極強。現(xiàn)代作品《長安八景》取材于清代文人朱集義的詩畫。描寫長安周圍名勝古跡,這樣,既讓學習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樂曲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又使學習者從中學會了眾多的詞語及應用?梢姽殴~藝術不但有著其它樂器的共同特征,還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性和全面提升文化素質的'內涵性。因此,我們學習古箏是為了全面提升文化素養(yǎng)。
“練箏”,有效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要想學好任何一件樂器,學習者在練習中必須自己掌握和運用一套有效的學習方式,這對已學完了初、中級水平的學習者就更為重要了。當然,學古箏不可缺少有經驗的專業(yè)教師的指導和建議,以及有說服力的示范和激勵手段,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都是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練習的。所以練習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自己能夠教會自己。怎樣是好的學習方式呢?
一、合理安排練習時間(是起步和關鍵)
(1)按時定點:因為人的生理機能常常是受到生物鐘控制的,所以按時定點訓練可以養(yǎng)成定時對感受音樂的興奮習慣。這樣能夠讓練習者快速進入狀態(tài),從而達到省時、高效的作用。
(2)連續(xù)不斷:連續(xù)不間斷地上課和練習是始終保持學習進取心理狀態(tài)的唯一方法。間斷了的學習和練習再要斷續(xù)時,都需要一個“熱身”過程才能重新進入狀態(tài)。這樣的學習只能是浪費了大量時間,并大大降低了學習樂器的效果和作用。
二、明確練習的目的
要想練習的既省時,又有效果,就必須明確練習目的。漫無目的地練了幾個小時沒有絲毫進展,不但會令你苦惱,并且會使你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自信心。所以在練習前應先靜靜地思考一下:這次練習的技術難點是什么?要解決哪幾點問題?上課時老師提示了哪些?樂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是什么?然后根據你的能力和這次所練習的時間,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這樣練習才有價值。
三、視譜練習與背譜練習相結合
我們在學習一個樂段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反復奏了無數遍的樂段是否正確無誤。錯誤的重復只能是養(yǎng)成了改不掉的壞習慣!耙曌V練習”為的就是把每個音,每個節(jié)奏,都彈的準確無誤。“背譜練習”為的是做到“胸有成竹”地把樂曲瀟灑自若的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學習器樂演奏中視譜練習都不可少。初學某個樂曲時,在通過了練習前的默練后,就可以進行認真仔細地視譜練習。待視譜能完整的演奏該樂曲時,即可進行背譜練習了。為了確保其正確性,在能夠背譜演奏后,應再次視譜練習,從中發(fā)現(xiàn)錯誤,并加以糾正。
四、慢練與快練相結合
在練習速度快、技巧又較復雜的樂段、樂句時,用把速度放慢一倍或二倍的慢練來練習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訓練方法。但是在練習技巧并不復雜的樂曲時,不根據具體情況而一味的運用慢練的方法那就太不合適了。因為長期這樣,不僅會讓練習者喪失了正確的了解樂曲的能力,而且還會逐步減弱他們對音樂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性和樂感。正確練習方法是慢練與原速演奏相結合,在學習一首新作品的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節(jié)奏時,就得考慮正確的速度要求。再把一些技巧較復雜的樂句通過慢練,確定了指法的正確性和協(xié)調了左右手的動作后,就應該開始用原速進行練習。只有原速演奏,才能真正理解樂曲,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所存在的不足和技巧的問題,也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慢練的地方。要記住,練習時應困難點重點練,易錯點仔細練,慢與快相結合練。
五、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顫技巧練習
在練習中左右手撥弦的發(fā)音作用是明顯的,出現(xiàn)的錯誤也易被察覺,所以一般都把精力放在右手上,但千萬不能忽略左手的按顫技巧。古箏演奏中,左手的“揉、按、滑音”正是它的“靈魂”所在,“以韻輔聲、音韻相成”是古箏音樂的特色所在,左手按弦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古箏演奏者的藝術水準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顫運用,箏樂就淡而無味失去了光彩。因此,在練習中須認真仔細的琢磨左手按顫技法,不可忽略。
六、不要輕視演奏技巧“簡單”的樂曲或樂段
在有的箏樂作品中,一看樂譜就知道技巧很簡單,因此容易被人忽視對它的練習,但往往這些看似簡單的樂曲恰好是風格特點,韻味十足的曲目,所以才更要注意,由于這些樂曲一般速度比較慢,在練習時不但要把握好風格特點表現(xiàn)的左手按揉技法,還應該注意其節(jié)奏的準確,句法的呈現(xiàn),音色的純凈,強弱的控制,所以在學習這類樂曲時,練習重點只是不同于那些快速度,大力度的技巧練習罷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強對樂曲的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例:特別是古曲,如《出水蓮》、《漁舟唱晚》等。
七、重視練習曲的訓練
隨著古箏藝術的不斷斷續(xù)續(xù)發(fā)展,彈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樂曲表現(xiàn)內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練習曲的訓練也必然成了我們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種重要手段。因為,練習曲一般都具有針對性,通過反復、專門的某種單項練習,可以從中學會、鞏固或改進某種彈奏技巧和方法。加上訓練練習曲通常是純技巧練習,沒有旋律和樂曲表現(xiàn)方面的負擔,就能更好的把握技術要求,效率也高。
八、溫故知新有助于不斷提升
很多學古箏的人,也包括我在內“猴子掰玉米”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學了后一個曲子卻丟了前一個曲子,這樣的學習是得不償失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復習一些經典的曲目作為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樣不但可以為我們積累大量的表演曲目,還能夠訓練和提高我們的記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復習可以在那些舊曲目中得到新的體會和認識,從而在演奏的技巧能力上,樂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斷提高。
九、調整心理狀態(tài)學會激情練習
練習的目的就是要演奏,而演奏和練習又有著很大的不同。如:在家自己練習時,錯了可以反復的去改正,去練習,在舞臺上演奏就完全不同了,根本是沒有反悔的機會的。由于在舞臺上演奏的人內心都會十分激動,心理上和肢體上都會比平常練習時緊張得多。平時已練習得滾瓜爛熟的樂曲,這時往往由于緊張錯音百出,因此,我們在努力創(chuàng)造上臺的表演機會之外,還應注意在平時練習完整的樂曲時調整心態(tài),想象自己是在舞臺上演奏,這樣練習就能讓精神處于興奮狀態(tài),增加信心提高練習效果。
古箏的學習方法 2
一、時間分配
彈古箏者,必須每天練琴。常言道:“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同行知道,三天不練聽眾知道!碧貏e是學習古箏專業(yè)的.學生,每天一定要保證3-5小時的練習時間。具體訓練安排可見下內容專業(yè)業(yè)余基礎訓練(用節(jié)拍器)60分鐘20分鐘搖指3-8搖力度變化搖20-30分鐘5分鐘新曲練習分段、分句練習90-120分鐘40分鐘視奏專業(yè)五線譜業(yè)余簡譜15分鐘5分鐘復習舊曲30分鐘10分鐘保留曲目練習(進入演奏狀態(tài))20分鐘10分鐘
二、分組練習
舊曲和保留曲可分組練習,若有10首可分成2組,5首為一組。星期一、三、五練第一組。星期二、四、六練第二組。也可根據保留曲目的多少分成三組或者四組。比如:第一組第二組星期1、3、5星期2、4、6井岡山上太陽紅銀河碧波漢江韻秦桑曲黔中賦茉莉芬芳林沖夜奔將軍令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伊犁河畔鐵馬吟專業(yè)學生一般應保留20首曲目。業(yè)余學生可以保留10首。以應付各類演出。
三、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包括以下6種練習:1、撥弦練習2、彈弦練習3、琶音練習4、輪抹練習5、搖指練習6、雙手練習
古箏的學習方法 3
關于古箏彈弦方法
箏的基本彈弦方法有兩種:夾彈法和提彈法。
夾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發(fā)青厚實,音質飽滿。彈奏時往往是無名指自然依放在箏弦上,使手有所依托,保持手型自然松弛。夾彈法是初學彈箏的基礎彈法,也是傳統(tǒng)技法的基本彈法。
提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下方到斜上方,角度呈45度,發(fā)音清脆,音質干凈。彈奏時往往是無依托,懸手彈;A訓練時切忌手型緊張,仍需保持手型的自然松弛狀態(tài)。提彈法是快速練習的重要彈法。
除這兩種基本彈弦方法外,觸弦的深淺,觸弦角度的調整,觸弦速度與力度的不同都給箏的發(fā)音帶來極大的變化。在基礎訓練中要學會掌握不同的彈弦方法,學會調整觸弦的角度、力度、速度,自如地運用到樂曲表現(xiàn)中去。
按弦方法:左手按弦方法就是通過按抑箏弦,控制箏弦的張力和音高,變化右手彈弦后的余音,達到“按弦取韻”、 “以韻補聲”的目的。
按弦動作要領:肩臂放松,自然曲肘,手腕與手背平行,食指、中指自然彎曲置箏弦上,用指尖肉墊按抑箏弦,按弦意念在食、中指指尖上,切忌下壓手腕。
傳統(tǒng)技法:右手傳統(tǒng)技法主要是指大、中、食三指的運用。不論是托、劈、勾、剔、抹、挑,還是撮、輪、搖等諸多技法,其核心原則是:以大指為軸心,五聲音列八度內的勾搭技法為特點的技法規(guī)律(大指向外彈弦稱之“托’,中指向里彈弦稱之“勾”,勾托配合民間稱之“勾搭”)。不論是啟蒙初學,還是典范的流派箏曲,都是以大、中指為八度的彈弦位置-以大指為演奏旋律的主要用指,食指活動范圍在大、中指八度內的四根箏弦上,這就呈傳統(tǒng)右手技法的主要特點。
左手傳統(tǒng)技法是以吟揉滑按,以韻樸聲為其主要特色,技法的種種變化又是地方流派的主要表現(xiàn)手段。首先是掌握吟揉滑按的基本概念的表現(xiàn)技法,進一步才足掌握具有地方風格特色的特殊表現(xiàn)技法。
現(xiàn)代技法:箏的技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廣泛地借鑒和吸取其它樂器的技巧來豐富自身的表現(xiàn)手段。從雙手彈奏到特殊音響的表現(xiàn),從五聲和七聲音階的排列到特殊音階的排列都大大豐富了箏的表現(xiàn)能力。
根據旋律進行的規(guī)律安排用指順序的“指序彈法”,適用于特殊音列和快速多變的旋律進行!爸感驈椃ā笔箯椣业氖种覆痪窒抻谟沂值拇蟆⒅、食二指,而是雙手的`十個手指,強調指功能和手指的獨立性,彈弦方法以“提彈法”為主。這使箏的技法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以點成線的“搖指技法”,是現(xiàn)代樂曲的重要表現(xiàn)手段之一,它使旋作連貫流暢,增強了力度,開闊了表現(xiàn)幅度,給現(xiàn)代樂曲的表現(xiàn)賦予新的意義。
搖指——使用大指或食指連續(xù)的向里、向外快速彈弦,以達到音色連貫的一種古箏演奏技法。近年來隨著演奏技巧的不斷發(fā)展及樂曲表現(xiàn)力的要求,搖指這一指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并派生出以搖指為基礎的多種演奏形式如八度搖、雙指搖、掃搖、扣搖、多指掃搖等。
古箏基礎知識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古箏就已經廣為流傳,故也稱為秦箏,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了。它是以音響效果來命名的樂器,彈起來“錚錚”作響,因此稱為箏。而加一個古,來借以說明它的歷史久遠。古箏在我國流傳的面積非常廣泛,因此它的音樂融合了各地的民歌、說唱、民間音樂等,形成了不同的音韻特點和演奏技法,產生了不同的派別,其中以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浙江箏派、潮州箏派和客家箏派最為著名,在少數民族以蒙古箏較為著名。
箏這件樂器不僅外形優(yōu)美,而且音色也很優(yōu)美。想必敦煌壁畫里的飛天美女彈奏古箏的美麗形象早已深深鐫刻在人們的心中。近幾年來,欣賞和學習古箏的人越來越多,說明古箏這件樂器自身有著極大的魅力。對于一般的愛好者來講,在工作之余,花點時間去學習古箏,是自身追求完美、表現(xiàn)自我的過程。它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而且對自身良好氣質與修養(yǎng)的塑造也有極大的幫助,這無疑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箏的難度跨度非常大的。對于專業(yè)演奏來說,要達到一定的徹底,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箏又有著好聽易學的特點,對于初學者來說,它又能很快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來演奏一些簡單又好聽的樂曲。
古箏的演奏姿勢
1.首先,椅子的高低要選擇坐下后古箏恰在腰間部位的高度。椅子應選擇演奏者坐正后,大小腿成九十度角的高度為宜。
2.右肩與前梁成一條直線。
3.身體與琴距離一拳到兩拳左右。
如何戴假指甲
1.假指甲有兩種,如果兩面均是平面的,就無所謂正反。
2.如果有一面是弧形,那么需要將平面貼著指肚戴,用弧形的一面來彈奏。
3.選擇假指甲不宜太大,它的大小、長短最好與手指第一關節(jié)相近。
4.裝戴時膠布應粘在手指第一關節(jié)的中部,貼緊指肚,膠布纏兩圈左右為宜,避免膠布粘在第一關節(jié)活動處,影響手指靈活度。
左右手大指、食中指、無名指均需裝戴假指甲,食指、中指、無名指戴法如上所釋,大指有所不同。右手假指甲與大指尖向左成45度角。左手則相反。因此膠布也應斜著粘。
怎樣保養(yǎng)古箏
1.古箏是木制樂器,容易受氣候的影響。天氣潮濕,音色變悶,弦線會生銹;空氣太干燥,前后岳山邊和底板會開裂。所以要把樂器放在通風且空氣又不太干燥(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有時南方的古箏到北方后會裂開,如果這些裂紋不一向使用,不需要修理亦可繼續(xù)使用。
2.每次練完琴,不要忘了在古箏上蓋一塊布,防止灰塵落在樂器上。如果環(huán)境雜亂,最好把古箏放回盒中,以免碰壞。
3.長途運輸時,一定要把箏碼拆下,防止樂器受到猛烈撞擊時,受壓力大的碼子容易折斷。
4.面板臟了,用干布擦拭,避免弦生銹。
5.經常使用,可保證樂器處于良好的振動狀態(tài),使音色日趨完美。
【古箏的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正確的古箏學習方法06-28
古箏初學者的學習方法10-29
古箏演奏把握古箏音色技巧10-24
古箏的結構07-23
古箏保養(yǎng)07-12
古箏考級10-19
古箏演奏如何把握古箏音色技巧09-01
古箏演奏的技巧-古箏獨奏曲的欣賞05-09
古箏的基本構造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