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處理鉆孔灌注樁導管堵塞
導語:為防止樁位不準,施工中很重要的是定好中心位置和正確的安裝鉆孔機,對有鉆塔的鉆孔機,先利用鉆機的動力與附近的地籠配合,將鉆桿移動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頂將機架頂起,準確定位,使起重滑輪、鉆頭或固定鉆桿的卡孔與護筒中心在一垂線上,以保證鉆機的垂直度。鉆機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cm。對準樁位后,用枕木墊平鉆機橫梁,并在塔頂對稱于鉆機軸線上拉上纜風繩。
隨著我國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大跨度結構及高層建筑的修建,對基礎承載力的要求愈來愈高,這就為鉆孔灌注樁基礎推廣和應用,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樁基礎具有承載力高、可以穿越軟弱土層、便于水下施工及沉降量小等優(yōu)點,所以它在我國公路橋梁建設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80%。由于施工中的各種原因,水下混凝土在灌注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導管堵塞,混凝土不能順利施工的問題,而這一些問題的解決必須從施工的實際操作中來發(fā)現(xiàn)并加以解決,使之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一、鉆孔灌注樁混凝土施工中導管堵塞的原因
在鉆孔灌注樁混凝土施工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導管堵塞的現(xiàn)象(稱之為“卡管”),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1.導管法蘭盤漏水(滲水)。導管內混凝土中間被水層隔離,這時導管內混凝土不能流動,導管被堵塞。2.導管內混凝土中間被氣包隔離。同樣出現(xiàn)導管內混凝土不能流動,導管被堵塞。3.導管裂縫。導管管壁太薄在施工中扯動過激,使管壁出現(xiàn)裂縫,還有他原因導致管壁出現(xiàn)裂縫。出現(xiàn)裂縫后,孔內水壓較大,水勢必將管內混凝土稀釋、離析,使混凝土失去流動性而增加混凝土對導管壁的摩擦力,從而出現(xiàn)堵塞問題。4.混凝土施工所用的砂、石等原材料級配不合格或水灰比不正確而出現(xiàn)混凝土離析,使石料與砂沉積在導管底端,水泥漿上浮;還有在施工中要求不夠嚴格,與實際要求發(fā)生較大偏離,更使得沉淀離析速度加快。5.混凝土灌注過程不連續(xù),間斷時間過長,或是調整灌注過程的時間過長,使已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凝固,也會出現(xiàn)導管堵塞。6.初灌時,隔水栓堵塞導管。這些原因都會使得鉆孔灌注樁混凝土灌注施工不能正常進行。
二、根據(jù)分析得出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找出合理的避免和解決方法
上面已經(jīng)對鉆孔灌注樁混凝土施工中出現(xiàn)導管堵塞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如何避免和解決導管堵塞,在實際施工中應充分的注意并能及時解決。以下來談談如何避免和解決導管堵塞問題。
(一)避免導管法蘭盤處不滲漏水:制作導管時,應著重解決焊縫的質量問題,導管各部位焊縫也一定要嚴格要求;法蘭盤平面與導管的軸線要求嚴格垂直(成90度角),否則各節(jié)導管相接時,整個導管不成直線,施工時容易被折而出現(xiàn)滲漏。為了保持法蘭盤位置正確和防止焊接時變形,焊制可在特制的胎具上進行。在施工前,不論是新制導管還是舊導管都必須進行水密、承壓、抗拉等實驗,發(fā)現(xiàn)漏水問題應及時補焊或拆換。
法蘭盤的對接螺栓不能太細,導管管徑越大管長越長,對接的螺栓也要越粗,一般要求直徑不能小于18mm。法蘭盤上的螺栓數(shù)量控制為雙數(shù)并對稱布置,一般控制在6~8顆為宜。法蘭盤的對接螺栓少或直徑較細,提拔導管時容易使導管漏水或被拉斷。提升導管的設施應設在孔底第一節(jié)導管處,使提升力由下而上傳遞,避免導管接頭受力過大。對法蘭盤之間的膠墊要求一定要嚴格,厚度應控制在4~5mm之間,并且要有很好的彈性和韌性,若是4mm以下的膠墊最好放兩層。
接導管時螺栓應擰緊。一是注意要由兩個人對稱擰螺栓,一直擰到不能再擰為止,二是導管在灌注混凝土之前下孔時,每進孔一節(jié)都要重新檢查擰緊一遍(導管起吊時,容易產(chǎn)生脫吊現(xiàn)象,所以一定要重新檢查再擰緊)。另外,每次混凝土施工后,所有使用過的導管都應拆下沖洗干凈,長時間不用時導管內壁應涂油,膠墊也要沖洗干凈,不應有泥砂、粘土等;每次接導管時,導管內壁和法蘭盤表面必須清理干凈,不能有任何污物,而且不能有任何一個螺栓松口的現(xiàn)象。
嚴格做到上述的幾項,基本上能夠保證導管不滲漏水。
(二)避免在導管內產(chǎn)生氣包:首盤混凝土把水壓出導管以后,應當連續(xù)不斷地灌注混凝土,但往往首盤混凝土把導管埋置了以后,用儲料斗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不能做到特別連續(xù),這時便會在導管內產(chǎn)生氣包而出現(xiàn)氣隔現(xiàn)象;另外在卸導管時,混凝土在導管內的表面與泥漿面高差太大,儲料斗給料時也會產(chǎn)生氣隔。若出現(xiàn)此種情況,導管內的凝土就會不流動,產(chǎn)生堵塞導管現(xiàn)象。在施工中,如果導管內的混凝土流通后要連續(xù)不斷地給料保證施工的連續(xù)性,在卸導管時混凝土面盡量與上接料斗的法蘭盤相平或者高差不要太大,若有高差,在接儲料斗時,導管內的混凝土應填滿至法蘭盤后,再接儲料斗。
(三)避免在導管管壁上出現(xiàn)裂縫:主要原因是導管壁用料太薄,另一原因是導管使用時間太久和次數(shù)太多將導管壁磨薄了或者是受到外力因素的影響。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灌注不順暢而進行上下扯動時,因管內混凝土壓力過大,使導管壁薄弱部位出現(xiàn)裂縫。在新制導管時,不要用小于3mm的鋼板,用使用次數(shù)太多的舊導管時,要進行鉆孔檢查,若過薄或有薄弱部位應馬上處理或及時更換新導管。
三、導管堵塞的幾種處理方法
1.若剛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壓水后發(fā)現(xiàn)導管有滲漏水現(xiàn)象,不要存在遷就施工的想法,應馬上提出導管進行處理,并且要求重新清孔后再重新進行混凝土澆筑,以免因小失大。
2.若導管底端處在混凝土中深的部位時,導管堵塞,可以用提升導管減輕水壓的辦法或上下抖動導管也可以用附著式振動器對導管進行振動,一般可以使管內的混凝土灌注下去。
3.若灌注水下混凝土不太深時(例如3~4m),發(fā)現(xiàn)導管堵塞,無法灌注混凝土,應盡快提升導管,清理出已灌注的混凝土,重新下新管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不得已時需要將鋼筋籠提出采取復鉆清除原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強行灌注,以免出現(xiàn)斷柱現(xiàn)象或是樁底的混凝土強度不夠,影響整個樁的施工質量。
4.若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離水面不太大的情況下(小于5m),出現(xiàn)導管堵塞混凝土無法灌注,混凝土未初凝時,應及時提出導管,在導管底部設置防水塞(應使用混凝土特制),將導管重新插入混凝土內(導管側面再加重力,以克服水、泥漿的浮力),導管內裝灌混凝土后稍提導管,利用新混凝土的自重將防水塞壓出,然后繼續(xù)灌注。也可以根據(jù)實地情況,調整護筒、大開挖、開挖護坡或圍堰開挖等辦法,直接抽水進行旱地接樁。
四、結語
鉆孔灌注樁施工屬于隱蔽工程,任何的施工差錯,都會給整體工程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在本文提出的一些解決混凝土施工中導管堵塞的辦法,是根據(jù)實際工程實踐中的經(jīng)驗得出來的。施工中工程技術人員應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施工,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對灌注樁的質量,應采取一整套系統(tǒng)的管理體制和施工工藝進行控制,以確保樁基礎的承載力的正常發(fā)揮。
【如何處理鉆孔灌注樁導管堵塞】相關文章:
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分析04-09
硬盤故障如何處理07-16
如何處理職場人際關系03-12
領導管理的技巧11-19
食物中毒后應該如何處理06-25
醫(yī)療廢物該如何正確處理與運送流程02-11
增值稅即征即退如何進行賬務處理05-31
嚴重脂血標本時生化項目的檢測該如何處理08-04
雅思社會類作文真題范文:交通堵塞04-08
公文寫作與處理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