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教育的幾點認識
一個人人格的形成,從小時候就開始了,父母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影響都是重要因素。幼年時期人格的培養(yǎng)對人的一生有著深刻的影響和至關重要的作用。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家庭教育的幾點認識”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影響孩子成長的三大因素:
。1)、遺傳: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潛能;
一般說來,正常人的遺傳沒有太大差異。綜合智能相差不大,哲學家和農(nóng)夫的腦容量沒有明顯區(qū)別。而一個正常人所提供的遺傳潛能,在他一生中被開發(fā)出來的不足10%。
。2)、環(huán)境:對孩子的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
遺傳不能決定一切,印度電影《流浪者》中有個法官曾對一個小偷說:“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小偷的兒子永遠是小偷”,但當法官的兒子被小偷偷去撫養(yǎng)張大后,卻也成了小偷?梢,人是環(huán)境造就的!彝ナ呛⒆幼钪匾某砷L環(huán)境。
(3)、教育:對孩子的發(fā)展起主導性作用。
當然這里的教育不僅僅是指學校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為什么相同的班級,智力相當?shù)膶W生會有明顯不同的差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的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不同。
2、家長是孩子最初也是終生的老師。
孩子的先前學習主要是靠觀察和模仿,而孩子一生下來最早接觸也是最多接觸的不是老師,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孩子還是一張白紙時對孩子興趣、習慣、情感、態(tài)度、思維方式等都將產(chǎn)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二、家庭教育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1、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愛打麻將的人,單位叫他晚上加半個班,他可能會叫苦連天,可如果叫他打一個通宵麻將,他一點都不覺得累,這就叫樂之不疲。所以有人說,苦學不如好學,好學不如樂學。
孩子的興趣很多受家長喜好的影響。家長愛看書,孩子往往就也愛看書,家長愛打牌,孩子往往就會對牌感興趣。比如,某幼兒園一節(jié)手工課上,老師讓學生用許多小木塊擺出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有一個孩子找了許多相同的小木塊,擺成一排。老師問:你這是什么?這個孩子用力一推,說:“胡了!痹瓉磉@個孩子的家長經(jīng)常邀朋友在家打麻將。所以作為家長應注意不能在無意中培養(yǎng)孩子的不良興趣,在孩子面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善于對孩子進行良性的心理暗示,如:“我們家孩子不挑食”、“我們家孩子可愛學習了”等等,并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強化自己的興趣。
2、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
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生,壞的習慣也可以害人一生,所以有人說習慣決定命運。例如:有個財會專業(yè)的大學生從小就有做事細心,關心他人的思想習慣,他大學畢業(yè)去某公司應聘會計時,主考經(jīng)理非常遺憾的告訴他:你來遲了。當他離開時,發(fā)現(xiàn)過道上有一枚大頭釘頭朝上落在地上,他悄悄走過去,撿起釘子默默地放到主考經(jīng)理的桌子上,告訴經(jīng)理:把釘子收好。這一幕被旁邊的董事長看見了,他破格錄用了這名大學生。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好的習慣不僅可以給人帶來更多機遇,也會使人提高學習和做事的效率。因此家長應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1)、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習慣、體育衛(wèi)生習慣、言行舉止習慣等。
。2)、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學習成績落后并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或?qū)W習方法不對。您的孩子有下列好的學習習慣嗎?
①課前認真預習。
、谏险n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不懂就問。
、圩鳂I(yè)獨立按時認真完成,有錯及時訂正。
、芟矚g看有益的課外書籍。
、萆朴谟^察,樂于思考,勤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
……
如果沒有,請協(xié)助教育,幫助孩子養(yǎng)成。
3、方法。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有吃不完的菜,就必須學會自己種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會學習比學會知識更為重要。作為家長不僅要讓孩子知道“是什么”,還要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和“怎么樣”。要教育孩子善動腦筋,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4、態(tài)度與價值觀。
態(tài)度往往是影響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家長應教育孩子對周圍事物和人應持何種態(tài)度。有個研究生被一家合資公司錄用了,第一天的工作是叫他掃地,他東一下,西一下,心里很不服氣。結(jié)果第一天就被辭退了。董事長說:掃地是一道面試題,連地都掃不好的人,還能有責任心干好別的事嗎。作為家長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和義務感。
作為家長還要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不要把消極的思想無意中傳遞給孩子。
5、情感。
人是有感情的社會化的人,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離開社會而獨立生存,人在社會中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幫助。家長應從小事做起,教育孩子關愛父母,關心他人(如為父母盛飯,與好朋友分享一些東西等)。只有學會關愛別人,別人才會關愛你。否則你將成為一個非常孤立的人,且很難與別人溝通,更難與別人合作。情商有時候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成功與否。
6、意志。
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要教會孩子學會料理生活!叭松F自立,首在有理想。志當存高遠,大任方能當!币⒁夤膭詈⒆幼粤⒆詮,在困難面前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不退縮。
做家長的應該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孩子,不能讓孩子從小怕吃苦!白怨庞⑿鄱嗄ルy,從來紈绔少偉男。”“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惡其體膚……”很難想象一個只知道貪圖安逸的孩子將來會有所作為。因此,有人說“再窮不能窮教育”的時候,我還想補一句:“再富不能富孩子。”
7、安全。
要教育孩子學會安全自護,讓他們懂得怎樣防火、防水、防壞人、防其他各種安全隱患。特別是要教育孩子路上遵守交通規(guī)則,到學校不要帶危險的玩具,不要玩危險的游戲。
家長要協(xié)助學校搞好校園安全管理。送孩子時,家長不要進入校園;接孩子時,家長不要越過止步線,人和車輛不要占據(jù)路隊通道。有特殊情況需要進入,要到門衛(wèi)處登記后方可進入。
三、家庭教育的最佳方法。
1、以身作則,作好孩子的言行表率。
身教勝于言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長言行舉止文明,孩子一般都很有禮貌;如果家長滿口粗話,愛用暴力,孩子就也往往出口成臟,出手成傷;所以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長必須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現(xiàn),用自己正確的對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態(tài)度去影響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模仿中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做事。
2、民主平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要善于尊重孩子,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把愛帶進孩子的內(nèi)心。
可能有的家長認為,兒子就是兒子,老子就是老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這是古人的觀點,現(xiàn)在時代變了,孩子的信息渠道太多了,由于現(xiàn)實生活和影視文學的影響,孩子很小就有了強烈的民主意識。如果家長只知道壓服教育,不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發(fā)展。這種不利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長期的壓服使一部分孩子只會順從和盲從,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二是壓服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并造成性格扭曲。
溫暖比寒風更容易讓人脫下棉大衣。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親其師,信其道”,“親其父母,聽其言”。
3、創(chuàng)設機會,讓孩子在鍛煉中體驗成功。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讓孩子自己做,要鼓勵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動手,學會動腦。人們?淠橙诵撵`手巧,其實手巧的心必靈。
要善于激勵孩子,讓孩子學會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也應教育孩子正確對待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作為父母在孩子失敗時,要學會鼓勵和關懷,而不是指責和怒罵。否則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
我們知道上課回答問題是對學生最好的學習鍛煉,可為什么孩子年齡越大卻越不想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了呢?因為他們害怕失敗,于是就不敢嘗試?墒遣粐L試,怎么能有機會體驗成功呢?為此,我常鼓勵學生說,上課回答問題正確得100分,錯誤得99分,不愿回答得0分。其實很多比賽都是,勝得2分,負得1分,棄權(quán)得0分。
4、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雖有些絕對,但也有許多道理。你們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嗎?孟母為什么要三遷其居。棵夏傅木裰鴮嵖杉。其實現(xiàn)在也有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能有好的學習環(huán)境,特地從農(nóng)村遷到城市,從差點學校的學區(qū)遷到好點學校的學區(qū)。因為他們都認識到了學習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可是現(xiàn)在也有許多家長只顧自己快樂,不顧孩子成長,家里整天是酒肉朋友加賭友,或經(jīng)常性的“家庭大戰(zhàn)”,孩子如何能安心學習呢?還有的家庭甚至在父母離婚后,都不愿照管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孩子學習能安心嗎,孩子的身心能健康發(fā)展嗎?
5、教育的捷徑:培養(yǎng)孩子的強勢智能。
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是“取長補短”,比如一個學生語文特好,數(shù)學差,美術特好,音樂差,很多人認為他應該少學語文,多學數(shù)學,少學美術,多學音樂。其實這種做法對于培養(yǎng)孩子來說是事倍功半的。我國第一個奧運金牌得主——世界射擊冠軍許海峰,小學讀書時,許多文化課都不及格,就喜歡打彈弓,而且特準。后來老師把他推薦給射擊隊,重點練習射擊,結(jié)果培養(yǎng)了一個世界冠軍。假如他那時不練射擊,苦學自己弱勢的文化課,就很難有后來的成就。所以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時更要注意“揚長避短”,用心發(fā)現(xiàn)并著意開發(fā)自己孩子的強勢智能。
四、家長應更新教育觀念,關注孩子的全面成長。
1、要更新人才觀。
不能認為只有大學畢業(yè)才是人才,社會上一切有一技之長的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的人都是人才。如愛迪生、高爾基、朱元璋、高秀敏等。
不能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影響,只重視傳授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而鄙視交往溝通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交往溝通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與傳授認知能力一起是人生存的三大最重要的能力。未來社會更需要三種能力兼有的并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例如:美國哈佛大學在上海招研時,許多重點大學的所謂尖子生沒被錄取,而有個一般大學排名百名之外的學生被錄取了。哈佛負責招生的導師說,在你們眼里他排在百名之外,在我們眼里他是最優(yōu)秀的,他的溝通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其他學生無法相比的。
又例:現(xiàn)在雙元制職業(yè)大專生供不應求,而普通本科生有一半找不到工作。因為前者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2、要更新教育觀。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的要學生考高分,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作為家長要注意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觀向素質(zhì)教育觀轉(zhuǎn)變,要追求那種能夠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有特色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幾點認識】相關文章:
對做好秘書工作的幾點認識08-10
幾點鋼琴的技術基礎10-03
給中層管理的幾點建議10-16
留學英國的幾點建議06-15
鋼琴考級的幾點建議10-21
回訪客戶的幾點策略08-31
日本留學預科的幾點優(yōu)勢05-26
美甲店需要注意的幾點09-27
新西蘭留學高中的幾點途徑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