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祭祀青海湖的歷史介紹
在歷史的長河中,對人類曾經和正在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燦若星河。他們因為有睿智的目光、深遠的思想、博大精深的智慧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而成為了各自領域中的杰出領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祭祀青海湖的歷史介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探秘青海湖古老祭海儀式
青海湖祭海,不僅是帶有濃郁宗教色彩的一種民俗活動,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其間包含著眾多民風民俗,同時表達了人們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愿望。
雍正皇帝祭海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傳統(tǒng)。
蒙古族人原來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尤其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神。
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風俗,清代以來對青海湖的祭祀活動更具規(guī)模、更加富有宗教色彩。與此同時,環(huán)湖地區(qū)的藏族人也參加了這項祭祀活動。
大規(guī)模的祭;顒悠鹪从谟赫觊g。雍正二年,青海蒙古族首領丹津反清叛亂,脅迫眾臺吉造反,侵占騷擾青海各地,大將軍年羹堯帶領部隊平亂。
沒想到追擊叛軍到青海湖時,大軍的飲水不夠了。
要知道青海湖是一個咸水湖,大部隊就這樣守著諾大的青海湖犯愁。年大將軍這邊正在發(fā)愁,那邊來了一隊騎兵。
巧的.是,有幾個馬蹄子正好踏上了地上的泉眼,頓時淡水噴涌而出!大將軍歡呼:“這是青海湖的神靈在保佑我們!”將士們頓時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殲滅叛軍。
雍正帝聽聞后,大為高興,詔封“靈顯宣威青海湖”,御賜神位,傳驛站速轉青海,安放到海神廟內并詔于每年秋八月(農歷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不得有誤,從此便開始大規(guī)模祭海活動。
神秘古老的祭海儀式
如今,青海湖的祭海儀式已經全部藏化了。青海湖祭海,對于藏族同胞來說,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如同他們馬年轉神山,羊年轉圣湖。
每逢藏歷年期間,都能看到三三兩兩自發(fā)前來祭海的藏族人。
而大規(guī)模的祭海儀式一年就一兩次,能趕上是萬幸,如能趕上青海湖邊8大活佛主持的祭海儀式,那更是三生有幸。
祭海第一步,便是煨桑。在湖四周的圣臺上,點燃由茶葉、青稞炒面、酥油、松枝混合出來的東西,煨桑敬奉神仙。
在煨桑同時,所有參加祭海的人都要順時針地繞著桑臺轉3圈。一時間,法號齊鳴、風馬紛撒,祈禱來年五谷豐登,天下太平。
煨桑結束,來自各個寺院的活佛都要上祭祀臺頌經,請求青海湖的神靈降福眾生。接著帶領祭海的人群向空中拋撒五色風馬紙片,并向爐中傾倒食物。
誦經完畢,進入祭海的高潮:給湖神敬獻禮物。
這些禮物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五谷包(也稱為寶瓶)。這個里面裝的什么東西呢?一般是五色糧食:青稞、小麥、豌豆、玉米、蠶豆。
同時還將珊瑚、蜜蠟、瑪瑙等碾成粉后和這五谷混合在一起,最后放入經幡,由活佛加持系帶。這個時候,手捧五谷包等各種祭祀品的喇嘛和信眾在活佛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向湖邊奔去。
到了湖邊,先由活佛誦經作法事,眾喇嘛、信徒高舉著祭品簇擁在活佛身后,得到活佛指令后,大家紛紛將祭品拋向湖中,霎時湖水浪花四濺,信徒吶喊歡呼聲一片。
據說,誰的寶瓶沉得越快,就表示來年越吉祥如意。
也就是說,在裝寶瓶時一定要盡量塞滿。因為塞得越滿,沉得越快,就證明你的心意越誠,湖神也就越喜歡你。
與此同時,許多老人、婦女紛紛跪在湖邊,摘下身上的護身符用湖水清洗,據說這天用湖水洗護身符,可保一年平安。
還有許多小伙子騎著馬下湖狂奔,同樣也是想獲得湖神的庇佑。
【關于祭祀青海湖的歷史介紹】相關文章:
關于根雕的歷史介紹10-04
關于文殊像的歷史介紹10-04
關于牙雕技法的歷史介紹10-04
關于枯木根雕的歷史介紹10-04
關于果核雕刻的歷史介紹10-03
關于商鞅的歷史人物介紹01-26
關于歷史人物俄狄浦斯的介紹10-25
關于歷史人物藺相如的介紹10-21
關于盤古的歷史人物介紹10-21
關于茍元帥神像的歷史介紹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