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相交和垂直,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
2、了解垂直在生活中的用處,嘗試用三角尺畫垂線。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教學重難點: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三角板。
學具準備:三角板、一張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學情調查
1、找一找,說一說。
。1)同學們做體育動作,舉起手,張開雙臂,做一個交叉動作。引出課題體育中的交叉在數(shù)學里就叫相交。
。2)課件出示剪刀和紅十字圖案,仔細觀察,用直線表示這兩種圖案,找一找它們的相同點、
2、總結相交的共同點。(板書:相交)
3、欣賞生活中的相交。
4、判斷下面圖形是否相交,為什么?(出示課件)
二、質疑探究
。ㄒ唬┱J識“互相垂直”
1,演示活動角,看有什么變化,轉動到兩條直線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引導同學們觀察紅十字引出:互相垂直。(完整板書)
2、課件用三角尺演示判斷是否成直角。
3、質疑:要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關鍵看什么?對于互相垂直你們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嗎?師舉高一根小棒,能不能說這根小棒垂直?為什么?
(二)通過折紙,進一步認識“互相垂直”。
1、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折一折,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用彩筆描出兩條折痕?沙浞肿寣W生自己來折一折,學生在折紙后,引導他們學會用自己驗證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兩條折痕的關系,從而確定這兩條折痕是否互相垂直。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檢查。
2、組織交流:怎樣驗證你的折痕是互相垂直的?
。ㄈ┱疑钪械拇怪爆F(xiàn)象,加深認識“互相垂直”。
1、你能說一說教室里或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段嗎?找一找,四人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找一找課件中生活中的垂直。
3、垂直的現(xiàn)象在我們的周圍隨處可見。(學生看大屏幕,了解垂直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4、認識垂線。
。ㄋ模┊嫶咕
1、通過上面的活動,我們認識了互相垂直,那么你能嘗試自己畫互相垂直的線嗎?學生嘗試畫垂線。
2、師組織交流各自的畫法并討論,對學生的畫法進行完善、師生共同總結出畫垂線的方法。(引導編成垂線畫法三部曲:1、畫線2、靠線3、沿邊畫線。)
3、學生嘗試畫垂線的兩種情況:一是過直線上的一點畫一條與這直線垂直的直線;一是過直線外一點畫一條與這直線垂直的直線。
4、組織交流,師邊講解邊用課件演示,讓學生學會畫垂線。
三、達標檢測
。1)判斷:有關相交與垂直的說法。
。2)看圖,說說圖形的位置關系。
四、拓展延伸
淘氣要過河,走哪條路最近。
五、全課小結
1、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2、強調互相垂直和畫垂線的方法。
四年級《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能識別生活中的相交與垂直現(xiàn)象。
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垂直。
能正確畫出互相垂直的直線。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能力。
學會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幾何的興趣。
培養(yǎng)嚴謹?shù)臄?shù)學思維和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相交”與“垂直”的概念,掌握判斷垂直的方法。
難點:準確畫出互相垂直的直線,理解“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三、教學準備
教具:三角尺、量角器、多媒體課件(含生活中的相交與垂直圖片)。
學具:練習本、鉛筆、直尺、三角板。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5分鐘)
生活觀察:
出示圖片(如十字路口、梯子靠墻、書本的邊角等),提問:“這些物體中的線條有什么共同特點?”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兩條線交叉”的現(xiàn)象,引出“相交”的概念。
動手操作:
讓學生用兩根小棒擺出交叉的`造型,觀察不同交叉角度,思考:“這些相交線中,哪種最特殊?”
。ǘ┨骄啃轮15分鐘)
認識“相交”:
定義:兩條直線有一個公共點,就是相交。
舉例:黑板的邊與門框、桌子相鄰的兩條邊等。
認識“垂直”:
實驗:讓學生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相交的角,發(fā)現(xiàn)“成直角”的特殊情況。
定義: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叫做互相垂直,交點叫垂足。
符號表示:用“⊥”表示垂直(如直線a⊥直線b)。
判斷垂直的方法:
方法1:用三角尺的直角比對。
方法2:用量角器測量是否為90°。
(三)鞏固練習(10分鐘)
辨一辨(課件展示):
判斷下面各組直線是否相交?如果相交,是否垂直?(如:╳、+、T形等)
畫一畫:
用三角尺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并標出垂足。
找一找:
在教室或課本中找出相交和垂直的例子(如窗戶的邊框、地磚的縫隙等)。
。ㄋ模┩卣箲茫5分鐘)
問題討論:
“如果兩條直線不相交,它們是什么關系?”(為后續(xù)學習“平行”做鋪墊)。
“生活中為什么很多建筑要設計成垂直結構?”(如房屋的墻與地面垂直,保證穩(wěn)定性)。
。ㄎ澹┛偨Y與作業(yè)(5分鐘)
課堂小結:
相交:兩條直線有一個公共點。
垂直:相交成直角,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布置作業(yè):
基礎題:課本PXX頁練習題1-3(判斷相交與垂直)。
實踐題:在家中找出5個垂直的例子,拍照或畫圖記錄。
五、板書設計
《相交與垂直》 1.相交:兩條直線有一個公共點。 ╳+T 2.垂直:相交成直角(90°),記作a⊥b。 3.判斷方法:三角尺、量角器。
六、教學反思
通過生活實例和動手操作,學生能較好理解概念,但部分學生對“畫垂直”的操作仍需加強練習。
下節(jié)課可結合“平行”進行對比教學,深化認知。
四年級《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 3
年級:四年級
課時:1課時(40分鐘)
課型:新授課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相交與垂直的概念,能識別生活中的垂直現(xiàn)象
會用三角板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掌握垂直符號"⊥"的`規(guī)范書寫
過程與方法
通過折紙、測量等活動培養(yǎng)空間觀念
經歷"觀察→猜想→驗證"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tài)度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幾何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垂直概念的建立(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
難點:理解"同一平面內"的前提條件
三、教學準備
教具:磁性直線模型、量角器、紅藍粉筆
學具:每人2根吸管、方格紙、三角板
多媒體:動態(tài)演示課件(含跨立交橋等非同一平面案例)
四、教學過程
◆ 情境導入(5分鐘)
出示校園照片:找找哪些線條是交叉的?(足球門框/黑板邊/窗戶框)
學生用吸管模擬:隨意擺放兩根吸管,觀察交叉情況
◆ 探究新知(20分鐘)
活動1:認識相交
小組合作:在方格紙上畫兩組交叉直線,測量夾角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所有交叉的直線都叫"相交",交點有1個
活動2:發(fā)現(xiàn)垂直
關鍵提問:當相交角度變化時,哪種情況最特殊?
操作驗證:用三角板直角邊測量,引出"垂直"定義
動態(tài)演示:旋轉直線至90°時播放"叮"的音效強化記憶
◆ 鞏固練習(10分鐘)
判一判(搶答):
紅十字標志(√)
字母X(×)
樓梯側面圖(√)
畫一畫:
在作業(yè)本上過點P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教師投影示范)
◆ 生活應用(5分鐘)
思考:為什么課桌椅腿要設計成垂直地面?
拓展:觀看宇航員太空視頻,思考失重環(huán)境下"垂直"是否存在
五、板書設計
textCopyCode相交與垂直 ┌───────────────┐ │相交→交叉→1個交點│ │垂直→直角→⊥│ └───────────────┘ 生活實例區(qū)(學生貼磁貼)
六、作業(yè)設計
基礎題:找出家中5個垂直現(xiàn)象拍照記錄
挑戰(zhàn)題:用繩子在操場設計相交但不垂直的圖形
七、教學反思預判
預計學生可能混淆"斜交"與"垂直",可通過對比教室墻角線(垂直)和風扇葉片(斜交)進行強化辨析。
【四年級《相交與垂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相交與垂直數(shù)學教案范文09-17
《蜀相》教學設計06-02
關于垂直與平行的教學設計09-01
四年級《垂直與平行》教學設計11-01
《平行與垂直》教學設計(精選19篇)01-17
《垂直與平行》教學設計和反思11-05
《垂直于弦的直徑》的課程教學設計06-11
《垂直和平行》公開課教學設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