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四年級音樂《可愛家》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音樂《可愛家》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目標:認識“弱起小節(jié)”,并能在歌曲中運用。
。ǘ┻^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游戲與演唱,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合唱等方法,學會歌曲。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激發(fā)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教學重點】
。ㄒ唬┩ㄟ^歌曲《可愛的家》感受和體會家庭的溫馨。
。ǘ┝私馊跗鹦」(jié)在歌曲中的運用。
。ㄈ┠苡脙(yōu)美、安詳?shù)穆曇粞莩枨?/p>
【教學難點】用和諧的二聲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演歌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卡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一組有關(guān)家庭溫馨的照片,同時播放《可愛的家》伴奏音樂,師生共同交流欣賞這組照片的感想,并引出課題。
2、出示發(fā)生練習的歌譜,師生共同練習。
。ㄔO計意圖:家,是人的棲息處,是溫馨的港灣,是一個使人幸福、讓人留戀的地方。導入時讓學生欣賞照片就是能把學生帶到溫暖,充滿親情的氣氛中,讓學生感受家的溫馨,體會家人之間互相關(guān)愛的情感。同時利用四個簡單音符做發(fā)聲練習,為后面的二聲部合唱做好鋪墊。)
二、音樂傳遞游戲
1、教師歌唱一句,學生模仿,并將最后一個音變成dol傳過來。
2、加大難度,體會每次變化的感覺。
3、師生交流與思考,說說自己演唱的感受以及旋律的變化。
4、邊唱邊用手表現(xiàn)弱起旋律的特點。
5、熟悉旋律后,再用lü來發(fā)聲演唱。
。ㄔO計意圖:通過演唱、感受、交流,循序漸進的了解弱起小節(jié)和附點音符的妙用;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旋律,邊唱邊思考,增加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對歌曲的理解與把握。)
三、學習新歌
1、朗讀歌詞,體會情感
2、學生隨鋼琴有感情的演唱。
四、二聲部的合唱
1、學生隨琴完整演唱,教師在最后一句加入合唱,讓學生進行聽辨低聲部的旋律,就是我們上課之前的練聲旋律,再進行二聲部的合唱。
2、師生交流與思考,還有哪些部分也可以加入這樣的合唱。
3、分組進行二聲部的合唱練習。
。ㄔO計意圖:《可愛的家》是首二聲部合唱的歌曲,由一定的難度。在唱的過程中,將低聲部作為發(fā)聲練習,提前讓學生學會演唱,降低了合唱的難度。同時指導學生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深情演唱,很好的解決了歌曲的重點,能用優(yōu)美、安詳?shù)穆曇粞莩枨。?/p>
五、表現(xiàn)歌曲
1、欣賞器樂伴奏《可愛的家》。
2、學生自主用肢體語言為歌曲伴奏,感受家的意境美。
。ㄔO計意圖:通過聆聽器樂演奏的歌曲,并結(jié)合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緒和內(nèi)容,演唱時更能夠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六、總結(jié)
【四年級音樂《可愛家》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公開可月球之謎的教學設計06-11
音樂教學設計09-03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1-09
《音樂之都維也納》音樂教學設計07-31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6-10
音樂《天邊》教學設計05-22
音樂教學設計模板07-25
小學的音樂教學設計07-27
《冬雪》音樂教學設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