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1
一、教育觀與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我國數(shù)學課程一直都在改革,數(shù)學教育的觀念、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的變革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實際上,教育需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而不斷進行改革。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提出的發(fā)展思路是有重點地發(fā)展:科技發(fā)展“有所為有所不為”,經濟發(fā)展“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辦經濟特區(qū),追求GDP的高速增長。與此相適應,在教育上,提出加速培養(yǎng)高層次的、急需的人才,辦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在評價一個學校、一個老師的時候,基本上是升學率作為唯一的指標。這樣的發(fā)展思路,從當時的環(huán)境、條件來看是正確而有效。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逐漸暴露出它的問題,即這種發(fā)展觀不全面,經濟發(fā)展了,物質生活好了,但環(huán)境被破壞了,資源被浪費、消耗了,是一種“竭澤而漁”式的發(fā)展。這種狀況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于是,現(xiàn)在提出“科學的發(fā)展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強調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對于教育來講,則要構建學習型社會,強調人的終身學習與發(fā)展。
一段時間以來,為了追求升學率,教學中不惜加班加點,搞機械重復訓練,消耗學生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體力,犧牲學生其它的興趣愛好。這種做法在短時間內能夠提高考試分數(shù),但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乃至道德水平等都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問題,而且缺乏發(fā)展后勁。中學(特別是重點中學)的升學率顯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就像經濟建設中的GDP指標一樣。但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基礎教育的性質在發(fā)生變化,由“雙重任務”演變?yōu)椤疤岣邍袼刭|、面向大眾”,“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教育。所以,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本質與核心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而且應當是全面的、和諧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看到所教的學科知識,而且要看到相應的知識在學生發(fā)展中起什么作用,在提高人的知識水平的同時,提高他的素質,豐富他的精神世界。
“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是教學設計的根本指導思想,對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只以升學率為評價指標時,教師可以只考慮如何提高考試分數(shù),許多老師的做法是,從各種參考書上選一些題目,編輯起來,讓學生去練習。其中雖有很多“功夫”,例如題目與高考的要求是否適應等,但從“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的要求來看,差距不言而喻。在“以學生為本”教育觀下,對教學質量的內涵要有與時俱進的認識,即要把學生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根本標準。另外,為了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就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思考學習與發(fā)展的關系,研究學生是如何學習的,等等。對于課堂教學,只有經過精心設計的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才會產生優(yōu)質、高效的促進作用。
二、教學設計的內涵
教學設計就是為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過程與行為所進行的系統(tǒng)規(guī)劃。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1)教什么:教學目標的設計,包括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趯虒W內容、學生情況的分析。
。2)怎樣教:教學手段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基于對教學資源、學生和教師自身情況的分析。
教學為什么要設計?有許多理由,但下面兩點大概是最重要的。
1.由學校教育的性質決定的。我們知道,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獲得發(fā)展。心理發(fā)展包括智力發(fā)展和個性特征(情感、意志、性格等)的發(fā)展。智力發(fā)展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的發(fā)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就智力發(fā)展而言,只有科學的、規(guī)律性的知識和有目的、有計劃、有指導的啟發(fā)式教學,才能真正產生作用。無數(shù)事實證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既不能脫離科學的、系統(tǒng)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又必須在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中有意識地加以培養(yǎng)。掌握“雙基”與發(fā)展智力是密切相關但又不是同步的,教學中必須有意識地把發(fā)展智力(核心是發(fā)展思維能力)作為重要任務。也就是說,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是在“雙基”教學中經過有意識培養(yǎng)而實現(xiàn)的。這里,“有意識”的含義就是“教學需要設計”。
順便提及,正因為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是不能否定的。把教師定位在“數(shù)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否定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正確的。
2.實現(xiàn)教學過程科學化的需要,其深層次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使學生以盡量少的投入(時間、精力等),獲得盡量多的`收獲。教學過程科學化體現(xiàn)了對教師的專業(yè)化要求,這就是說,就像醫(yī)生看病開處方、律師開業(yè)打官司一樣,當教師也是需要專門的職業(yè)訓練、有特殊的`職業(yè)要求的。會加減乘除就可以教數(shù)學的現(xiàn)象是不能允許的。對教學設計的專門要求是教師專業(yè)化的重要體現(xiàn)。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實踐中的偏差是:視學生為被動接受的容器,無視學生接受能力而任意拔高教學要求,片面加大知識傳授的總量,以此作為學生學習收獲的增值途徑。但是,任意拔高要求,搞注入式教學,只能導致學生死記硬背,學習效果不會好,因此也就談不上什么學習效益了。更何況教學目標不僅是知識,還有思維、能力、理性精神等其他東西。
教學設計的基礎是對學生如何學習的準確把握。在研究學生知識、技能、思維、能力等是如何發(fā)展的問題時,除了認真考察知識、能力等的內涵外,必須深入考察它們是如何被學生獲得的,即要對“學什么”和“如何學”這兩個問題進行科學分析。
三、關于教學目標的思考
我們知道,教學目標是教學目的的系統(tǒng)化、具體化,是教學活動每一階段所要實現(xiàn)的教學結果,是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因此,教學目標幾乎成了全部教學設計的依據,其地位是相當重要的。從前面的論述可以看到,準確制定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前提,教學目標應當全面、合理,要體現(xiàn)個性差異。另外,既然是一種“質量標準”,那么教學目標必須是可觀測的。
對于教學目標問題,國內外都有大量研究。如布魯姆、加涅等的研究都非常著名。從有利于指導教學的角度考慮,我們認為將教學目標按層級分類是比較合適的:
第一層級,主成分以記憶因素為主要標志,培養(yǎng)的是以記憶為主的基本能力,目標測試應當看基本事實、方法的記憶水平,標準是:獲得的知識量以及掌握的準確性。
第二層級,主成分以理解因素為主要標志,培養(yǎng)的是以理解為主的基本能力,目標測試看能否順利地解決常規(guī)性、通用性問題,包括能否滿意地解決綜合性問題。這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理解,是對知識的實質性領會以及經過自己的檢驗因而具有廣泛遷移性的領會。標準是:運用知識的水平,如正確性、靈活性、敏捷性、深刻性等。
第三層級,主成分以探究因素為主要標志,培養(yǎng)的是以評判為主的基本能力,目標測試看能否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即檢驗過程的正確性、合理性及其優(yōu)劣。標準是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全面性、獨創(chuàng)性。
數(shù)學教學目標應當反映數(shù)學學科特點。為了使目標更加具體、實用,應當結合當前的教學內容陳述教學目標,闡述清楚經過教學,學生將會有哪些變化,會做哪些以前不會做的事,以使目標成為有效教學的依據,防止教學中的“見木不見林”,同時為檢查學習效果提供依據。例如:
在探索直線與平面垂直的位置關系的過程中,掌握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體會幾何推理證明的思考方法、基本規(guī)則和嚴謹性,發(fā)展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掌握用圖解法求最優(yōu)解的基本方法的過程中,體會線性規(guī)劃的基本思想,培養(yǎng)數(shù)學應用意識。
下面從對比的角度再看兩個例子。
例1 理解函數(shù)單調性概念。
這一陳述中,“理解”的含義不清,難以作為判斷學生是否已經“理解”的標準。實際上,“理解”的基本含義是學生能用概念作出判斷。因此可以改述為:
能給出增函數(shù)、減函數(shù)的具體例證和圖象特征;能用函數(shù)單調性定義判斷一個函數(shù)的單調性。
在教學目標的陳述中,“了解”“理解”“掌握”“靈活應用”的區(qū)分并不容易,需要教師經過較長時間有意識的經驗積累。
例2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
這個陳述中,沒有對“掌握”的內涵給出具體界定,容易引起歧義。例如會陳述判別式還是能寫出具體方程的判別式?是否對判別式的來龍去脈要清楚?等等。用判別式判斷一個含字母系數(sh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況(綜合應用)與用判別式判斷一個具體方程是否有解(單一應用)是不一樣的。
一般地,對于根的判別式這樣的重要數(shù)學概念,應當對目標進行分解。例如可以作如下表述:
。1)在用配方法推導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過程中,掌握判別式的結構和作用;
。2)能用判別式判斷一個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
。3)能用判別式討論一個含字母系數(sh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4)能靈活應用判別式解決其他情境中的問題。
數(shù)學教學科學化,從制定教學目標上看,一要全面,二要具有可操作性。這是建立在對教學內容、學生數(shù)學學習規(guī)律的準確把握基礎上的,需要有對細節(jié)的不斷追求。制定目標的水平是衡量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許多教師對自己所教的數(shù)學內容并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分類細目結構圖”,有的甚至對數(shù)學知識結構圖也是模糊不清的。簡言之,教師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對數(shù)學教材的理解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間,這是提高教師素質急需解決的問題。
當前,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教學目標“高大全”,一堂數(shù)學課所承載的目標太重。有的甚至是“假大空”,目標“遠大”、空洞,形同虛設。例如:
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個性品質;
體驗數(shù)學的魅力,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等等。
四、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教學涉及可以區(qū)分為立足于教師主導為主的設計和立足于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設計。無論是哪種設計,都需要遵循如下一些原則。
1.激發(fā)動機與興趣──情意原則。
如何組織和指導學生,才能使他們以最大的熱情、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數(shù)學學習?這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激發(fā)動機與興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老師們常常覺得“沒招”。這個問題的解決,如下三個方面值得關注:
。1)問題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引導學習,形成認知沖突,激發(fā)求知欲,激活思維。同時,通過“追問”等方式,使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保持在一個適度狀態(tài)。
。2)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內的學習任務:采取有步驟地設置思維障礙等方法,鋪設恰當?shù)恼J知階梯,呈現(xiàn)與學生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相適應的學習任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過,一個班級那么多學生,學習基礎千差萬別,設置的學習任務要適應個別差異,也是一個難題,需要教師的智慧。
上述兩方面有內在聯(lián)系。提問的關鍵是要把握好“度”,要做到“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是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之一。
。3)使用“反饋──調節(jié)”機制:學習任務難易不當,都不利于學生保持高水平學習熱情。應通過教學反饋,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調整設問方式,增加提示信息或進一步設置障礙等方法調整學習任務的難度。
例3 “三角函數(shù)誘導公式”教學中幾種提問的比較。
。1)你能利用圓的幾何性質推導出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嗎?
(2)α的終邊、α+180°的終邊與單位圓的交點有什么關系?你能由此得出sinα與sin(α+180°)之間的關系嗎?
。3)我們可以通過查表求銳角三角函數(shù)值,那么,如何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呢?能否將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轉化為銳角三角函數(shù)?
。4)問題情境:三角函數(shù)與(單位)圓是緊密聯(lián)系的,它的基本性質是圓的幾何性質的代數(shù)表示,例如,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表明了圓中的某些線段之間的關系。圓有很好的對稱性: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以任意直徑為對稱軸的軸對稱圖形。你能否利用這種對稱性,借助單位圓,討論一下終邊與角α的終邊關于原點、x軸、y軸以及直線y=x對稱的角與角α的關系以及它們的三角函數(shù)之間的關系?
問題(1)過于寬泛,沒有對“圓的幾何性質”與“三角函數(shù)”兩者的關系作任何說明,指向不明,學生“夠不著”;
問題(2)過于具體,學生只要按照問題提出的步驟進行操作就能獲得答案,思考力度不夠;
問題(3)與當前學習任務沒有關系,“功利”而且膚淺,沒有思想內涵,與誘導公式的本質相去甚遠,不能導致探究誘導公式的思維活動。
問題(4)體現(xiàn)了如下特點:從溝通聯(lián)系、強調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角度出發(fā),在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提出恰當?shù)、對學生數(shù)學思維有適度啟發(fā)的問題,所以具有適切性、聯(lián)系性、思想性,可以直接導致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誘導公式的思維活動。
2.教學內容結構化,保持思想方法的一致性──結構原則。
結構化教學內容具有如下特點:
。1)核心知識(基本概念及由內容所反映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為聯(lián)結點,精中求簡,易學、好懂、能懂、會用,能切實減輕學生負擔;
。2)形成概念的網絡系統(tǒng),聯(lián)系通暢,便于記憶與檢索;
。3)具有自我生長的活力,容易在新情境中引發(fā)新思想和新方法。
有上述理由,所以在考慮課程、教材和教學改革時,“結構化”值得關注。
在教學設計中,專家教師與新手教師的重要差別在于教學內容的組織。優(yōu)秀教師通過深入鉆研大綱、教材,對教材的整體把握準確,對各部分內容的地位及其內在邏輯關系了如指掌,他們對數(shù)學問題的深層結構很敏感,他們習慣于按問題答案所涉及的數(shù)學概念、原理對問題進行分類;他們掌握并善于運用能揭示知識本質的典型材料,能從學生的現(xiàn)狀出發(fā)重新組織教材,能自然地將學過的知識融入新情景,以舊引新,以新固舊。在對學生進行“雙基”訓練時也是緊緊圍繞這種邏輯關系,有計劃地設置障礙,使知識得到前后呼應?傊瑑(yōu)秀教師能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精當?shù)膶哟涡蛄校▋?yōu)秀教師的這種能力,顯然是以他的學科功底、教育心理理論修養(yǎng)以及教學經驗的積累為基礎的)。所以,知識結構化是教學設計應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
根據結構化原則,教學設計中應當做到:
。1)教學目標明確,削支強干,重點突出,集中精力于核心內容。
。2)教學內容安排注重層次結構,張弛有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先簡后繁,先單一后綜合。
(3)每堂課都圍繞一個中心論題而展開和深化,精心組織相關的數(shù)學成分,使相應的核心概念或重要思想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相關的數(shù)學術語、定義、符號、概念、技能等因素都得到仔細的展開;課與課之間建立精當?shù)男蛄嘘P系,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有計劃地復現(xiàn)和糾正,使知識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版本、章、節(jié)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
2.本節(jié)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么學本節(jié)內容),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yè)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
2.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xiàn)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jié)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fā)展線。
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jié)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
【設計思路】:
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法學法及體現(xiàn)的理念支撐。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xiàn)。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xiàn)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jié)課,你會怎樣上?有什么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評價?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及網站資源分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第六冊的一篇科普知識性課文,它以生動有趣的筆法,從光和聲兩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從動物、植物、礦物等三方面介紹海底的物產,從而讓人們認識到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對于本課可采用網絡環(huán)境下的問題探究學習,它使本課有了豐富的外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地理、環(huán)保、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學科知識。
1.教學目標
、胖R與技能:在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的作用下,幫助學生了解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程與方法:利用校園網,互聯(lián)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完成學習報告,培養(yǎng)高級思維能力和信息搜集、處理和加工的能力;在平臺上進行小組協(xié)作的形成性評價,培養(yǎng)自我評價能力。
、乔楦、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在網絡環(huán)境的作用下,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利用網絡,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3.網站資源分析:
本課的難點是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但僅僅從語言文字上了解,顯得是那么蒼白,因此,我從Internet上搜集了有關資料,結合語文教學的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制作了這個主題網站。
《海底世界》是根據人教版課文《海底世界》制作的專題網站。該網站試圖以人性化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利用網站開展學習活動的需求、方式、效果,來開辟出網絡環(huán)境下語文教學的新陣地。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以“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為主要指導,充分利用主題網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索式學習。
三、學法指導:
1.學生狀況分析:
知識水平:能讀懂文本并能依據特點情景展開合理想象。
學習能力:基本能進行合作學習,深入探究新知。
信息素養(yǎng):基本能作普通的電腦操作和上網搜找資料。
2.學法指導:
本課采用了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
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小組協(xié)作利用專題網站進行關于海底植物、海底動物、海底礦產、海洋樂園等方面的探究,解決感興趣或想要了解的問題,完成學習報告。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課題
激情談話,激發(fā)學生興趣,由此引出課題。針對課題提問,自主初步瀏覽網站。
(二)自由讀文正字音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教師點評。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自主學習第2、3自然段。
A.提出任務:你認為海底世界“奇異”在哪里?把有關的語句粘貼下來。
你最喜歡哪幾句話?粘貼下來,并讀一讀。
學習自主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B.師生交流
(1)交流“奇異”的語句。
(2)交流最喜歡的語句。
指導朗讀:
你認為如何讀?
C.教師小結。
過渡:海底不單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不信我們又去看一看。
2.合作學習4—6自然段:
A.提出合作任務
4—5自然段從哪些方面寫出海底世界物產豐富的特點?
你們小組最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并想一想為什么?
小組討論:你們還知道哪種動物的活動方式?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B.學生3人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C.師生交流:
交流問題。(指名回答)
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交流問題。請小組朗讀。
交流第4自然段:你們?yōu)槭裁聪矚g這個自然段?
哪些語句體現(xiàn)動物的多?(三萬種)
作者重點抓住哪方面寫?(活動方法)
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的活動方法?
你們還知道哪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多媒體展示動物的活動方式,通過豐富的視聽效果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D.教師小結。
3.回歸整體。
圍繞板書,引讀最后自然段。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網絡探究我能行
1.教師介紹網站相關內容
2.提出探究方向。
3.介紹學習報告和評價標準。
4.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感興趣的問題。
5.交流匯報。
6.教師小結。
五、設計思路
這一節(jié)課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接近實際的仿真情境中學習,完成對問題的理解對知識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新知識的能力。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信息交流、協(xié)作、探究,最終分享信息的能力。通過分小組自主、協(xié)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fā)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使生經歷從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掌握需進行兩步運算的,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抽象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掌握需進行兩步運算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讓學生理解兩次比較中表示單位“1”的量是不同的,掌握需進行兩步運算的,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和解決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真精神,在這堂課上咱比一比看誰棒!
一、復習引入,喚醒舊知。
1。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哪個量是單位“1”的.量: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同學們喜歡吃青菜嗎?那咱到農民伯伯的大棚里看一看,(課件出示情景圖。)
。1)仔細默讀這段情景。
(2)誰能大聲讀一遍。
2、你收集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其中一半種各種蘿卜,)誰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根據這些數(shù)學信息,誰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
4、導入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探究的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5、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表示題里的數(shù)學信息與問題?
6、動手操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開始動手做。
7、試著自己解決問題。
8、做完之后,想一想然后在組內交流:(1、)你是選擇什么方法解決問題的?
。2、)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分別以誰為單位“1”的量?
9、全班匯報: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1、講解分享:大家講的真好!小精靈也有自己的想法,你們愿意分享嗎?我們來仔細的分享一下:
分析與解答分享:
五、全課總結,提升認識。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練習三16頁的3、4題。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保箤W生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
。玻箤W生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常疂B透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帶分數(shù)化成假分數(shù)。
114123
。玻研(shù)化成分數(shù)。
0.71.5 0.375 0.75
二、新授。
1.引入。
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一個新知識——倒數(shù)。
。ò鍟n題:倒數(shù)的認識)
2.倒數(shù)的意義。
。ǎ保┛谒阆旅娓黝}。
1171538?80?1 3??1 ??1 ??1 80315783234125
問:上面四個算式都是幾個數(shù)相乘?
計算的結果有什么特點?
教師說明:具備以上特點的兩個數(shù)叫做互為倒數(shù),所以我們就說,上面每個算式中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引導學生總結出倒數(shù)的定義。教師板書:
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叫做互為倒數(shù)。
。ǎ玻┙處熤赋龅箶(shù)的兩個條件:
、賰蓚數(shù)。
、谶@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838338例如:和互為倒數(shù),就是的倒數(shù),的倒數(shù)是。
(3)討論:
、 怎樣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 一個數(shù)能叫做倒數(shù)嗎?
、 5是倒數(shù)這樣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說明:倒數(shù)是對兩個數(shù)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shù)是倒數(shù)。
(4)判斷下列各組數(shù)是否互為倒數(shù)。
7348531和 和1 和2和 3732584
指名說出“為什么”?
。ǎ担┳寣W生舉出幾組倒數(shù),并對學生的回答讓學生自己發(fā)表意見,用倒數(shù)的意義來檢驗所舉的例子對不對。
。常笠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ǎ保┮龑W生觀察板書出的互
為倒數(shù)的兩個數(shù)。
問:互為倒數(shù)的兩個數(shù)有什么特點?
。ǎ玻┮龑W生找出:互為倒數(shù)的兩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調換位置的。
。ǎ常┯懻摚
、 2的倒數(shù)是多少?
、 所有的自然數(shù)都有倒數(shù)嗎?1的倒數(shù)是幾?
③ 0有沒有倒數(shù)?為什么?
、 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引導學生得出:
。钡牡箶(shù)是1。0沒有倒數(shù)。
求一個數(shù)(0除外)的倒數(shù),只要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ǎ矗┙虒W例題。 37寫出和的倒數(shù)。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會認“罩、屹、鼎、沸、貫、崩、恢”等7個生字詞,會寫“潮、稱、鹽、籠、罩、蒙、薄、霧”等13個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錢塘江大潮潮來前后不同的景觀,感受“奇觀”的奇特之處,培養(yǎng)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4.學習本文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并加以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文章學習,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和潮來后的不同景觀,用心感受不同時刻的畫面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并大致能說說“潮來時”的整個經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一、 激趣導入,感知自然美(4分鐘)
同學們,平時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覺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們同學介紹一些,并說說你為什么覺得這個地方好玩。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興趣,結合生活中“你去玩過的地方”,并進行相應的介紹,與同學之間有交流,并對此文學習產生興趣)
二、 初讀課文,構建文體美(9分鐘)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字詞障礙。
2.讀了這篇課文,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3.你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讀本文后的感受嗎?
預設一: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真是一個觀潮的好地方哪!
預設二: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景象好壯觀啊!
預設三:浪潮就像千萬匹白馬齊頭并進,真是浩蕩啊!
教師進而引導:你可以用書本上的一句話來說說嗎?
引出課文第一段: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設計意圖:在初讀感知后,讓學生談談讀完課文后的體會,結合自身的實際感受進行教學,進行引導第一段的學習。)
4.天下奇觀的“觀”和文章的題目觀潮的“觀”一樣嗎?
讓學生進行思考,同一個字卻是不同的意思,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引導,并結合相應的組詞,讓學生學以致用。
三、 研讀課文,賞析語句美(22分鐘)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錢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過渡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么,它“奇”在哪里呢?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釀》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位語文老師在上課時,由于誤讀“醞釀”的“釀”字所引發(fā)的故事,贊揚了一位小學生劉東東真誠地幫助老師糾正錯誤和語文老師知錯就改的坦誠品格。
學情分析
我是一位剛剛從校園里走出來的新老師,所以在教這一課的時候有著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這個班級里,大部分學生都很活躍,想象力豐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細心,做事很馬虎。所以在教學中,我的'重點是放在學習人物品質上,聯(lián)系實際生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耷拉、朗誦、照例、橡皮筋、練習、煥發(fā)、醞釀、肅穆、氣氛、皺眉、搗亂、缺乏、沒精打采、平心靜氣、柔和悅耳、不可名狀”等詞語。
2.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1.“釀”這個字該怎樣讀?
2.你能用“釀”字組個詞嗎?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個結構段。
三、深入學習課文
1.指名讀,東東心理變化的句子。
2.東東的心理有什么變化?(惋惜—懊惱—擔心—緊張—高興)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4.為什么東東的心中流淌著暖流呢?(承認錯誤,受到表揚)
5.聽了劉老師的話,你對她有什么新的認識?(知錯就改)
四、總結全文,體會人物性格
1.你最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五、作業(yè)布置
請你和家人說說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8
一、指導思想:
本課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及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為指導思想,按水平一(一年級)課程目標要求,以快速跑為課例進行教學。教學中采用情景導入,主要用游戲形式貫穿整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練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歡樂愉悅的故事氛圍中“動”起來,“玩”起來,并在“動”和“玩”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學到方法,得到提高,并把技術與游戲融為一體,加強了技術動作的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教材內容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特點。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基本教材是快速跑,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跑的正確姿勢,改進跑的動作技術,逐步提高快速跑的能力。依據運動參與領域目標,以及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及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直線跑的.動作要領,掌握直線跑的正確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沿著各種跑跳練習,要求跑成直線,跑得輕松,并結合《貼膏藥》等游戲手段,達到掌握正確的奔跑動作要領的目的。
3、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遵守規(guī)則、聽從指揮,與同伴友好交流與合作的精神。
三、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步幅開闊,擺臂協(xié)調。
難點:途中跑動作自然,擺動腿向前上方抬起,腿臂的配合
開始部分:通過口令指揮來完成隊列練習,并在老師帶領下完成自編操,充分活動后,為上課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通過輔助練習,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擺臂動作和高抬腿動作,并在游戲中結合正確的擺臂動作加深學生的認識。 基本部分:首先是練習高抬腿跑。然后讓學生通過后踢跑、單腳跳、往返跑、快速跑等等練習,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體會后腳掌不沾地,跑得放松,逐步加快擺臂和步幅的頻率,而且在《貼膏藥》游戲當中加深了認識,更加容易掌握好動作技術。
結束部分:以輕松的動作進行放松,讓學生恢復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同時滲透美育,陶冶情操。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9
一、 教材:蘇教版數(shù)學第6冊P17-18。
二、 課題:認識年、月、日(新授)
三、 教學目的:
1、使同學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
2、協(xié)助同學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同學的小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四、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xié)商同學記憶各月份的天數(shù)。
五、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黑板、年歷卡片等
六、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T:Today, I’ve brought something interesting.Could you guess what it is?
1、課件出示: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同學不難猜出是“日歷”(Calendar),隨后,教師出示2004年日歷。
2、揭示課題:
。1)T:同學們,我們學習一天、生活一天,我們就會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
說著,教師隨手板書:“日”(Day)字。
。2)T: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How long to go through?
同學答問后,教師板書:“月”(Month)字。
(3)T: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How long to go through?
根據同學回答,教師板書:“年”(Year)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Year、Month、Day)和我們已經學過的時、分、秒(Hour、m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道脈搏與心跳的關系
2、了解血液循環(huán)器官的構成及循環(huán)過程
3、能通過模擬實驗推測出脈搏與心跳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用來制作簡易聽診器的乳膠管和漏斗一套,模擬脈搏和心跳的氣球、注射器、乳膠管,人體血管分布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知道,我們運動時心跳和脈搏都會加快,究竟心跳與脈搏有怎樣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學習新授
1、指導學生搜集自己運動前后脈搏和心跳的數(shù)據
。1)學生自己測量運動前的心跳和脈搏的次數(shù)
。2)運動后由自己測量脈搏,同時請一位同學幫助測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聽診器時,乳膠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則壓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臟的部位傾聽。
。4)把以上測得的結果填寫在書本中的表格里。
2、指導學生認識心跳與脈搏的關系
。1)比較上面測得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組織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結果作出概括,心跳和脈搏是一致的。并提出研究的問題:這是什么原因呢?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上的
。5)組織學生討論: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膠管模擬的是人體的什么器官?
。6)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脈搏和心跳有什么關系?
3、指導學生閱讀小資料
在指導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以下5個問題:
。1)產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
(2)血液循環(huán)的大致過程是怎樣的?
。3)脈搏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體比較容易模擬到脈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
5)心臟跳動與脈搏跳動是怎樣的關系?
三、本課小結
1、心臟跳動與脈搏跳動是怎樣的關系?
2、心臟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課外實踐活動
1、介紹心跳與體育鍛煉的關系
2、要求學生繼續(xù)堅持上課制定的鍛煉計劃,并要求測測自己在運動前后的心跳變化。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本課生字,工整書寫田字格中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中,體會人物的情感。
3.理解課文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生字、詞語卡片(或課件)。
學生:了解自己家人的生日。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1~2課時。
教學設計過程:
一、齊讀課題,質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課題質疑:
孩子們,讀了《天藍色的紐扣》這個題目,你會有哪些想法?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2.多種形式讀準生字字音。重點指導“硬”“省”“零”“鞋”“睜”“鎮(zhèn)”等字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可采用分段讀、指名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
4.再讀,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細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2.找出胖胖熊想給媽媽買哪幾種禮物的.句子,指導讀好這些句子。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或生活實際了解“舒服”“很好”“又干凈又漂亮”“最快樂”等詞句,體會其在課文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
4.你有過胖胖熊這樣的秘密嗎?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創(chuàng)設情景,角色表演
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讀
五、拓展延伸,激發(fā)情感
1.完成課后第3題,老師表揚填得多的孩子。
2.給媽媽(或爸爸、爺爺、奶奶……)寫一句生日的祝福語。
六、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讓學生用自己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
2.全班交流匯報識記字形方法,老師點撥。
3.學生練習,自評、互評。
4.書寫生字注意“冒”“睜”“零”字的字形。
【雙減背景下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雙減背景下科學教學設計08-25
雙減背景下的小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通用17篇)06-16
雙減背景下教學設計(精選8篇)06-21
雙減背景下科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06-17
雙減背景下的數(shù)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06-2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19
雙減背景下的大單元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2篇)09-23
雙減背景下教學設計心得體會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