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 篇1
一、課時內容
四年級美術第七冊——1、色彩的冷與暖
二、課型與課時
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學習領域、1課時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冷色與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
2、操作目標: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引導學生去想象表現。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美術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運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識上,有目的地正確地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
難點:色彩中的冷暖并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五、教學準備:
課件、作業(yè)用紙等。
六、學具準備:
彩筆、色卡紙等。
七、教學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師生交流認識
教師提問:
。1)你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歡穿藍色的、白色的、紅色的、黑色的。
教師小結:看來大家都很有個性,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顏色。
。2)那你為什么喜歡穿這種顏色?
分別讓生談談自己的感覺。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小結,邊板書“冷、暖”兩種感覺。
。3)通過觀察,你體會并感覺到色彩有什么屬性?(指名回答)———色彩有冷與暖。
2、展示禮物——家鄉(xiāng)民間工藝品(小燕車、小木劍等)
3、交流對民間工藝的認識與感受
學生小組內探討共享知識,板書:色彩
。ǘ⑿〗M合作探究欣賞
1、詢問色彩知識
“色彩有有彩色和無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屬于無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屬于有彩色。這一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感覺一下有彩色的冷與暖。我們知道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色彩的冷暖是人們長期經驗中聯想的結果!
2、出示圖片欣賞,學生了解色彩的冷暖
板書:冷與暖
3、游戲活動:分一分——讓學生根據色彩的冷與暖把水果分成兩類。
4、出示色相圖,學生體會這些色彩帶給人們的不同感受和聯想。
、偌t、黃、橙使你聯想到什么?(火焰、太陽火熱熱、溫暖的景色、物體)
、谒{、綠、紫使你聯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霧等;寧靜、寒冷的'場面)
、坌〗Y: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和聯想。
在12個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黃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為基準劃分的。
提問:仔細觀察,在冷暖對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紅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藍色)這兩色是冷暖對比的中心軸。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小結:偏紅偏黃的色彩屬于暖色,偏藍偏綠的色彩屬于冷色。因此在色環(huán)中紅、橙、黃屬于暖色,綠、紫、藍屬于冷色。
5、學生實際操作: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調的作品,讓學生去親自感覺。
。1)、放映冷色調畫面《雪山》,問:這幅畫面給你什么感覺?(學生觀察后回答)———給人以冷的感覺。
。2)、放映暖色調的畫面《日出》,問:這幅畫面又給你什么感覺?———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3)、屏幕同時顯示這兩幅畫面,讓學生再次去體會感覺。
啟發(fā)提問:這兩幅畫面為什么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看哪位同學觀察的仔細。(指名回答)
師根據回答情況小結:那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色調(色彩總傾向)。通過觀察比較,我們體會到不同色調的畫面給人的冷暖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溫度相同的室內,一個屋子涂成藍色,另一個屋子涂成紅色,兩間屋子給人的感覺差別就很大。兩間屋子給人溫度差別可以達到三、四度,原因是藍色能減慢人們的血液循環(huán),給人感覺較冷;而紅色刺激人們的神經,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給人感覺較暖。
繪畫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教師顯示色卡,并進行舉例說明)
如:黃和黃綠比?黃暖黃綠冷;黃綠與綠比?黃綠又顯得暖,而綠則比黃綠冷。所以,色彩的冷暖決不是死記硬背才能記住的它需要相對比較去感覺。
。ㄈ、學生創(chuàng)作體驗發(fā)展
小結:這些是色彩的冷與暖帶給我們的奇妙的發(fā)現。
1、出示創(chuàng)作要求
A、用線描或色塊作畫表現畫面。
B、作品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具象(體)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D、采用你喜歡的方式去表現。
2、學生思考表現
3、創(chuàng)作體驗發(fā)展
。ㄋ模⒃u價作品展示自我
學生個人自我評價,同學互評。讓學生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及制作方法,組織小組內同學進行合理評價。
教師最后總結學生的綜合表現。
。ㄎ澹、拓展知識課外延伸
圖片欣賞,讓學生體會多種形式的表現方法。欣賞名家作品,了解畫家的用冷色與暖色表現的豐富畫以及表達心中不同的內心情感。
讓學生尋找色彩冷與暖在生活中的應用。
最后教師小結下課。
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一、課標中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
1.能夠在色輪或色譜上區(qū)分出冷色與暖色。
2.能夠說出冷、暖色給自己帶來的感覺或聯想。
3.用拼貼、繪畫等方法,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溫暖或寒冷的作品。
二、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體系:
1、感性認識色彩的冷與暖。
2、繼續(xù)引導學生觀察色紙,訓練他們的感覺。
3、尋找生活中或教室里的冷色與暖色,并說出為什么?
4、冷暖色調的認識。
5、判斷色調,練習配色。
三、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豐富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chuàng)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qū)別。
四、本節(jié)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
通過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目標
1.能夠在色輪或色譜上區(qū)分出冷色與暖色。
2.能夠說出冷、暖色給自己帶來的感覺或聯想。
3.用拼貼、繪畫等方法,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溫暖或寒冷的作品。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冷色與暖色的認識與區(qū)分比較。
難點:冷色調與暖色調在作品中的實際運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
二、引導階段
1.認識色彩的冷與暖:
2.學生自由回答后,老師小結: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色彩的冷與暖”。
三、發(fā)展階段
1.繼續(xù)引導學生觀察色紙,訓練他們的感覺
2.出示色輪,指導學生從色輪上了解冷暖色,了解到靠近紅色的為暖色,靠近藍色的為冷色。
3.尋找生活中或教室里的冷色與暖色,并說出為什么?
4.色彩的.冷暖有時是相對的:老師同時出示兩種顏色,讓學生進行比較,哪個更冷?哪個更暖?
5.冷暖色調的認識:觀察教材上的范圖和教師準備的范圖,說一說這些圖片給人的整體感覺?然后分析一下每一幅畫中分別使用了哪些顏色?其色調以什么色為主,暖色還是冷色?
6.思考并討論:在表現寒冷的作品中,能使用暖色嗎?使用暖色時要注意什么?反之呢?
7.判斷色調,練習配色
四、學生創(chuàng)作
1.布置作業(yè):畫一幅表現冷或暖感覺的作品。
2.作業(yè)要求:可選用拼貼或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內容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造型不必太復雜,主要在色彩的搭配上。
五、欣賞展評
七、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與心情,利用不同的色調去裝飾自己或集體的環(huán)境與物品。
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會讓人產生冷暖的聯想。本課以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冷暖帶給人的不同感受,體會色彩的情緒。并激發(fā)學生在色彩創(chuàng)作中有意識的運用冷色和暖色創(chuàng)造不同的畫面效果。
課型:
造型·表現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冷色與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
2、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3、激發(fā)學生熱愛美術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知道冷、暖色調各有哪些顏色。
教學準備:
投影儀、名家作品、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談話:“色彩給人的聯想”
、偌t、黃、橙使你聯想到什么?(火焰、太陽火熱熱、溫暖的景色、物體)
②藍、綠、紫使你聯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霧等;寧靜、寒冷的場面)
、郏翰煌纳蕰o人不同的感受和聯想。
2、欣賞名家作品,了解畫家的用冷色與暖色表現的豐富畫以及表達心中不同的內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線條及色塊表現畫面,表達內心的豐富情感。
二、創(chuàng)作階段:
①提出作畫要求:
A、用線描或色塊作畫表現畫面。
B、畫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體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②學生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
5、教師,提出意見和建議。
教學后記:
學生在三年級時對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節(jié)課的難點較快突破。在作畫時畫面表現的冷色調,暖色調相對比較明確。有關色彩的冷暖不是絕對的,我們要置于一個大的環(huán)境中來進行對比和分析。
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魯教版小學美術第七冊第一課,活動領域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是三年級色彩知識的加強課。其主要知識為色彩的冷暖,是加強學生對色彩的運用,與下冊的色彩課共同圍繞色彩知識帶領學生進行探究,為以后色彩知識等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主要使學生從色彩的冷暖認識到掌握并運用色彩冷暖對比知識這一過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個難點。
教材中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了色彩的冷暖,這種簡潔的說明對教學產生了極大的幫助。教材所提供的圖片明確地指出了典型的冷暖色,幫助學生進一步分清了冷色與暖色。且提供了用生活中的景色、景物和冷暖色調對比圖,讓學生感受冷暖色調,以及可以用冷暖色調表現生活中的景色和景物,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繪畫中用色的技能技巧,這也就體現了“藝術來源于生活” 。
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四年級學生,這個年級的孩子對顏色知識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對色彩的初步運用還有限,缺少運用色彩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去感知色彩現象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冷暖色調和運用冷或暖色調;
2、能力目標:據個人喜好選擇一個表現生活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3、發(fā)展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在繪畫中體驗色彩美、感受藝術美,引導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教學重點:認識冷暖色。
教學難點:初步運用冷暖色。
教學準備:
學具——色彩冷暖涂色印樣、水粉畫顏料、筆、筆洗、調色盒。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策略:
根據本課的特點,如果單憑教師空洞地去講解、簡單的操作演示,是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的,調動不起學生的興趣。為了便于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制作了課件,充分利用屏幕展示圖片、作品等,通過對比,使學生直接感受到不同色彩、畫面的冷暖感覺,并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講解舉例,比講解更直觀、更形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學習環(huán)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始終圍繞“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邊感覺邊動手操作,并聯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讓學生自己舉例談感覺談體會,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發(fā)現冷暖色的規(guī)律,從色相環(huán)中找出暖色和冷色。這樣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開闊他們的思維。
【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民間美術的色彩搭配》教學設計04-18
初一美術色彩教學設計05-30
色彩的和諧教學設計05-26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08-14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08-07
裝飾色彩教學設計07-25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06-25
春雨的色彩教學設計與反思03-11
色彩構成教學設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