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鸝》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體會文章由敘事到說理的自然過渡。
分析評價本文的哲理。
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語言片斷。
教學重點:
1.分析評價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語言片斷。
教學過程:
第一步:初讀——感知哲理
誦讀文章,初步明白作者意圖揭示的哲理是什么,體會由抒情到說理的自然過渡。
第二步:再讀——理解哲理形成的基礎
穿插誦讀文章幾次寫到黃鸝的片斷。
學生討論,發(fā)言,點評這幾次描寫。
第三步:三讀——評價拓展哲理
教師學生朗讀末幾段,學生再次體會哲理,并思考——你怎樣評價這一哲理,由這一哲理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可順向,可逆向——但必須在理解作者的前提下,發(fā)表有理有據的見解。
第四步:四讀——揣摩精彩語段
教師選取精彩的文段或者讓學生自己選取精彩的文段誦讀,揣摩語言。教師不要下結論,要讓學生自己分析評價,教師做適當的總結即可。
【《黃鸝》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鸝》的教學設計09-11
《黃鸝》教學設計的簡案08-25
幼兒園音樂蝸牛與黃鸝鳥教學設計09-22
關于語文版必修1《黃鸝》的教案10-27
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7-22
語文教學設計08-18
《春》語文的教學設計08-31
語文白鵝教學設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