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教育的教學計劃
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明局長在教師節(jié)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及我市教育局教育行政會議精神,以課程改革為中心,課堂教學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教學研究,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施能力為重點,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促進教師綜合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切實提高我校各科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水平。
一、加強業(yè)務培訓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每位教師又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學校將組織教師在專門時間集體學習,有計劃的利用遠程聽取全國著名教師的課堂教學和講座,教研組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學習,讓教師隨時隨地學,并記錄,力爭以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每位教師要正確把握各科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課程實施的需要。
二、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抓教師崗位目標管理工作考評,規(guī)范教育教學行為。課前準備要充分,具體是:(要認真確定學科基本要求、擬定教學計劃、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確定教學目標、整合優(yōu)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方案);課堂教學要認真:具體是:(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課程計劃、正確使用教材和教學資料、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行為規(guī)范);作業(yè)與輔導要富有針對性,作業(yè)布置要富有彈性,能適應不同發(fā)展程度的學生。學校實行隨時督察、記載。期末將進行全面性的檢查與評價。
2、以新的課程理念,重構課程教學結構,優(yōu)化課堂教學進程。 在教學中要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從學生的發(fā)展著想,開展探究性學習,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方式,努力探索實踐“主動性、互動性、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本學期,我們改以往的每學期教師人人上一節(jié)優(yōu)質賽課為組內集體教研,校長、主任與教者一同進行教研、培訓一體化,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具體作法是:先組內共同分析教材,找出重點、難點,共同探討解決的最佳途徑,然后每位同年組的教者進行各自的個性化備課,接著每位教師按照自己的教案上課,組內的其他教者共同聽課,在大家共同評課,教者進行教后反思,最后再完善教案用異生重新上課。(說課—備課—講課—聽課—評課—反思—完善—再上課)每位教師經歷這樣一個教研活動的全過程,實質上對他自身來講就是一次很有實效的培訓,能真正達到研培一體化,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不脫節(jié)。
3、加強備課、作業(yè)、輔導、檢測管理 .
強化利用遠程備課,提高備課質量。不僅要備知識點,更要備教法和學法。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居高臨下地評價所教知識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駕馭教材,創(chuàng)新性的處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教師的備課的教案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變整齊劃一的規(guī)范化教案為個性化備課教案,讓教師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潛能,備創(chuàng)新型的、實用型的教案,目的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與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以學校制定的校本培訓工作計劃為工作內容,大力開展校本培訓活動,極力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
1、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各類繼續(xù)教育培訓,提高學歷層次,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2、組織教師參加進修教研部門組織的學習,及時掌握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最前沿成果,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方法。
3、每位教師在業(yè)務學習上要做好“六勤”、“五個一”工作!傲凇鼻趯W課;勤聽課;勤研課;勤評課;勤跟課;勤反思。“五個一”: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活動;每月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案例;每學期上一節(jié)校級公開課、研討課詳案;每次教研活動提出一個教學上的問題,并有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每學期上交一次成型的經驗總結。
4、加強做好新教師、年輕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培養(yǎng)工作。繼續(xù)發(fā)揚老教師、骨干教師的傳幫帶的精神。在培訓活動中強調“三心”(誠心、虛心、上進心),即老教師誠心誠意地教,年輕教師虛心誠意地學,大家都有積極向上的上進心,形成人人幫、學人人、幫人人的教學氛圍。
四、是深化課題實驗。
繼續(xù)進行實驗課題的實驗研究,在實驗中要努力做到四個結合:把考試改革與課程改革結合起來,確立整體的課程觀;把夯實基礎和強化能力結合起來,確立科學的評價觀;把教師的科學傳授和學生的主動學習結合起來,確立互動的教學觀;把提高認識水平和培養(yǎng)情感素養(yǎng)結合起來,確立新型的師生觀。
五、加強信息技術研究,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教學手段
應依據(jù)信息技術要做到在課的質量、課堂運用、學校管理運用三方面有所突破,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深入進行教師遠程教育和學生網絡學習的指導研究,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和,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生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以國慶下講話、班隊會、思品課教學及一般學科的滲透教育為主渠道,注重抓典型,探究個案,在跟蹤式教育研究活動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七、充分挖掘課程資源。
應樹立強烈的資源意識,立足本地,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并加以開發(fā)、利用,進一步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充實工作。本學期根據(jù)我校的特點及學生的特點,我們的校本教材的主題是傳承民族文化、誦讀中華詩文,使學生對民族的古文化有系列性、長期性和連貫性的傳承。
【小學教育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遠程教育教學計劃10-03
小學健康教育教學計劃201710-25
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08-07
小學健康教育教學計劃總結11-17
2017年小學健康教育教學計劃10-16
小學生體育教育教學計劃08-14
小學健康教育教學計劃(通用18篇)11-27
9月小學美術教育教學計劃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