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4-10 03:39:58 澤濱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精選10篇)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26-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有順序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探索規(guī)律。

  2、方法過程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中事物搭配規(guī)律和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體驗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并歸納出簡單搭配現(xiàn)象中的規(guī)律,會解決實際問題。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今天有許多位老師來到了我們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課,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對他們表示歡迎,誰愿意幫老師想想辦法,怎樣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呢?

  2、揭示課題。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中有序的、不重復、不遺漏的思考辦法來學習新課——“搭配中的學問”。

  二、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笑笑的生日

  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條牛仔褲,一條休閑褲,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幾種搭配方法?

  2、早餐搭配:

  飲料:牛奶豆?jié){

  早點:面包油條

  飲料和早點各選一份,有幾種搭配辦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組交流。

  匯報。板書搭配方法,強調有序搭配。啟發(fā)說出不同的方法。

  3、去動物園的路線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匯報,再次強調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復、不遺漏。

  4、照相的搭配。

  5、找搭配的規(guī)律。

  6、師小結。

  三、鞏固練習

  1、石頭、剪子、布的。游戲。

  2、猜電話號碼。

  四、總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2.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來計算,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筆算

  87×66×4567×79987×3254×6

  這節(jié)課就用我們學過的這些知識,繼續(xù)研究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

  題中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告訴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這些地磚鋪5間會議室夠不夠,要思考哪些問題?思考一下,要求地磚夠不夠,這是用哪兩個數(shù)量進行比較?

  在現(xiàn)有的地磚和要用的地磚這兩個數(shù)量中,哪個數(shù)量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考慮鋪地磚時的損耗問題,但是為了減少解題難度,我們在這里把地磚的損耗省略不計。下面需要同學們考慮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方法來計算,是選擇口算呢?還是選擇筆算或估算?說一說你的理由。

  你準備怎樣估算?

  用估算出的結果與已有的地磚數(shù)量進行比較,能得出什么結論?

  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每間會議室在鋪地磚時需要680千克水泥,這5間會議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這次你選擇了什么計算方法?

  這次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你們認為誰選得對?

  請兩個同學分別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或筆算的。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學練習五第6題

 。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并讓學生說一說哪個條件與哪個條件是有聯(lián)系的,

 。2)學生獨立解答,并要求學生說一說是選擇什么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的,并說一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3)提出新的問題:這輛車如果剛好滿員,一共可以運送多少旅客?

 。5)指導學生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8題第1問

  2.和學生一起討論第8題第2問

  四、課堂小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3

  教學目的:

  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學生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位數(shù)時商111間有0的筆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被除數(shù)中間不夠商1怎么辦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32:8 45:5 63:7 4296 54:9 25:5

  2.列豎式計算,并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760:4 405^2

  3.被除數(shù)末尾或中間有。時怎么辦?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學83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天文館,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抛x題,做什么方法,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832^4=?自己列豎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請兩個學生板演

 、菂R報: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夠商1,怎么辦?為什么要寫0,不寫行不行?還有沒有不同的寫法?

  ⑷打開書31頁,看看書上的兩種寫法,你認為哪種好?為什么?

  2.做一?做:615^3 624:6 21892 525:5

  ⑴同桌任選一題列豎式計算,再同桌交換檢查,說說算法。

 、普垖W生板演

 、羌w訂正

  3.判斷對錯33頁,第2題

 、胚@些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萍w訂正

  4.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4

  學習目標:

  1、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會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驗算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會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

  學習難點:

  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9÷3   5×3

  20×4   80÷2

  400÷2   30÷3

  2、計算并且驗算

  56÷4

  二、探究新知

 。ㄒ唬、情境展示

  三年級(1)、(2)兩個班共捐書256本,每個班平均捐了多少本書?

  (1)齊讀題目,并指名說已知條件與問題。

 。2)、要每個班平均捐了多少本書應怎樣列式?

 。ㄖ该卮穑256÷2)

 。3)教學用豎式計算256÷2

 、賹W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在本子上試算。

 、趲熤该逖莶L試說計算過程。

 。4)、師生共同交流算法

 、俪。用2個百除以2,商1一個百,1寫在百位上

  ②乘。用口訣“一二得二”算出商1個百乘除數(shù)2等于2個百,寫在2個百的下面。

 、蹨p。用2個百減去2個百等于0,后面還沒除完,不寫0。

 、懿。檢查余數(shù)0是否比除數(shù)小。

 、莘拧0驯怀龜(shù)十位上的5放下來繼續(xù)除

 。ㄔ僦貜蜕厦娴墓P算步驟。)

 。5)指名2-3名學生講算法

 。6)、師;這樣計算正確嗎?請你在練習本上驗算一下。(指名板演,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7)、口答。

 。ǘ、練習

  獨立完成課本第17頁的“做一做”①、②并驗算。

  432÷2   522÷3

 。ㄕ埗䝼同學板演并指名學生說說怎樣計算的)

 。ㄈ┬〗Y計算方法。

 。ㄋ模、出示課件(第二條信息與問題)

  三年級5個班捐了857本書,那么每個班平均捐了多少本?還余多少本?

  1、學生列式計算。(指名板演)

  2、比較與前面幾題的不同點。

  3、師:算式857÷5=171……2,這個結果對嗎?我們用前面的方法進行驗算行不行?,大家來試一試。

  指名板演并交流匯報。

  4、148×4為什么商和除數(shù)的乘積不等于被除數(shù)?

  要怎樣才能等于被除數(shù)呢?(加上余數(shù)2)為什么?

  5、師小結①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商和除數(shù)的`乘積再加上余數(shù)等于被除數(shù)。

 、跊]余數(shù)的除法和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不同。(在對除法驗算時,一般用商乘除數(shù),如果有余數(shù),還要加上除數(shù)。)

  6、口答。

  (五)、練一練

  課本第17頁的“做一做”④并驗算。

  635÷3

  生獨立計算并驗算,指名板演后老師講評。

 。┛偨Y:大家通過學習知道怎樣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嗎?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5

  教學內容:

  教材第7頁例三和練習二的第1.2.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千米

  1、學生匯報到路邊觀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師制作的第一塊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汕頭到廣州有幾千米

  3、讓學生看書第七頁的'例三,理解到葉鎮(zhèn)21千米、靈山23千米的意義。

  4、小結: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你是否知道從哪到哪大約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長呢?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讓學生到運動場跑5圈體會1千米約有多長。

  2、讓學生動手測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匯報板出:1千米=1000米

  3、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1千米長的物體嗎?

  三、鞏固知識、動用知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題和第4題。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練習二第2題

 。2)補充題(略)

  四、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長度,還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6

  課題:

  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第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推理。

  2.通過運用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談話引入:今天天氣真熱,童童想到冷飲店買些冷飲。請大家觀察價目表,看看這里有哪些品種的冷飲,價錢分別是多少?

  學生看圖,教師指名說說每種冷飲的名稱和價錢。

  教師整理板書: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磚1.5元,蛋筒2.2元。

  提問:通過這些商品的價錢,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談話:童童想買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個貴一些,你能幫她比一比嗎?揭題:怎樣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提問:如何比較0.8和0.6的大?

  課件出示:0.8 ○ 0.6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交流、匯報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 10101010

  出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在正方形中分別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結:兩個小數(shù)都是零點幾的,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小數(shù)部分,十分位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

  2.試一試。

  提出問題:比一比雪糕和冰磚的價格,并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出示:0.8 ○ 1.5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匯報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數(shù)部分是0,1.5的整數(shù)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寫成分數(shù)是88,

  想法三:因為8比15小,所以0.8

  (2)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多,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我們還可以用數(shù)軸來表示這兩個數(shù)。

  (出示數(shù)軸圖)提問:你能在數(shù)軸上標出0.8和1.5的位置嗎?

  學生在教材中的數(shù)軸上標出兩個小數(shù)的位置。

  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兩個小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不相同時,可以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

  (3)引導:在數(shù)軸上標出0.6,比較0.6、0.8和1.5這三個數(shù)哪個,哪個最小。學生獨立標出位置,并比較大小。

 。4)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價格,再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主要比較以下四種情況:

  0.8○2.2 0.6○2.2 1.5○2.2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評。

  比一比:四種飲品,哪種冷飲最貴,哪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結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

  提問:我們在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1)采用換算單位法,把較大的單位換算成小的單位。

  (2)數(shù)軸比較法,先把這些數(shù)依次在數(shù)軸上標出,然后比較其大小。

  (3)整體比較法,即位數(shù)相同,從位比起,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誰大這個數(shù)就大;位數(shù)不同,先看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相同的時候,就比較十分位上的數(shù),十分位上的數(shù)大,這個小數(shù)就大。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兩條彩帶各長多少厘米嗎?(6厘米和9厘米)

  再問:用分米作單位,這兩條彩帶分別長多少?

  再問:你能比較這兩個小數(shù)嗎?(0.6分米)

 。2)要求:先寫出小數(shù)再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說說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根據(jù)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小數(shù),然后比較大小。

  指名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回顧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再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匯報。

  4.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在數(shù)軸上標出數(shù),然后按順序把三個數(shù)填入括號內,最后集體交流,說說比較的過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德育滲透:

  增加學生學習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方法:

  實踐體會

  學習方法:

  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許昌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5、背兒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四、小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8

  一、教學內容:

  課本第106-107頁的練習十八。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和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2、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筆算一位數(shù)除三、四位數(shù)的除法。

  三、教學重點:

  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和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四、教學難點:

  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和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五、教學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學途徑: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基礎

  練習

  基本

  1、判斷下面各題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筆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學生練習,指名板演,親正時要學生根據(jù)計算法則說出計算過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書上練習十八的第1題。

  學生口算,比一比哪個小組算得又對又快。

  1、表格題。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指名回答。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學生口算。

  4、小組比賽。

  出示表格。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基本

  練習

  課堂

  作業(yè)

  這個表格是讓同學們填什么數(shù)?請同學們填表格。

  3、筆算: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板演。

  4、應用題。

 。1)第5題。

  請同學們先讀題,再找一找條件和問題是什么?再在書上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第6題,教師單獨輔導。

  5、聰明題。

  請小組討論這道題目應該怎么思考?再在書上填空。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說一說你們組的意見。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4題,教師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板演。

  3、學生自己讀題,再列式計算。

  4、教師輔導。

  5、小組討論,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發(fā)表意見。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

  七、板書設計:

  練習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0070×8=560

  八、課后小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9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征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投影片、鐵絲等。

  教學過程:

  一、準備

  教師出示動物園籃球場平面圖,提問:動物園籃球場是什么形狀?長方形有幾條邊?有什么特征?

  二、誘發(fā)

  投影:例1動物園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小狗花花繞籃球場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課件展示:小狗花花圍著籃球場走一周。教師: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計算出來?(激發(fā)學生動腦筋想辦法)

  26+14+26+14=80(米)

  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三、釋疑

  1、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的總和。教師板書:長方形四邊長度的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2、讓學生比劃周圍一些長方形的周長。例如:黑板、桌面、課本等。

  3、展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教師:根據(jù)長方形的.特征,我們能不能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其他方法。學生推導出下面的計算方法(利用對邊相等)。

  26x2+14x2=80(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x2+寬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個長,再走一個寬。提問:這時它走了多少米?是長方形的周長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著走完全程。教師提問:剩下的路程是長方形的多少?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學生進一步觀察后,推導計算長方形周長的第三種方法。

 。26+14)x2=14(厘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板書幾種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讓學生觀察以上幾種計算方法,比一比發(fā)現(xiàn)第三種方法最簡便。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5、讓學生議一議: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6、教師出示例2(投影),學生獨立解答。

  7、教學例3,學生讀題后,教師操作:拿一段長50厘米的鐵絲,先量出一個長,用鐵鉗擰成90度角,再量出一個寬,用鐵鉗擰成90度角擰成一個長方形后,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此題。

  8、投影:(讓學生在課堂獨立做兩道題)

  四、轉化和應用

  投影:

  1、數(shù)一數(shù),下圖中有幾個長方形。

  2、量一量各個長方形的邊長,計算各個長方形的周長。

  課件:展示黃、紅、藍三個長方形。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數(shù)學題,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教學過程: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shù)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火柴游戲,層層導入:同學們還想知道知道數(shù)學更多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玩一個與數(shù)學有關的趣味游戲好嗎?

  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擺法。

  1、下圖是用24根火柴桿排成1大1小兩個正方形,只能移動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變成3個正方形,你會嗎?

  2、六角星變菱形用18根火柴擺1個六角星(見圖)。請你移動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變成6個面積相等的菱形。你知道應該怎么移動嗎?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游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shù)莫剟睿,并進行分析,然后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此環(huán)節(jié)分為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fā),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tǒng)計,對表現(xiàn)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謎底是:王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減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謎底是:三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為“+、-、×”)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shù)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shù)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說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shù)學書里,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的方言里,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說“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于是問“分數(shù),幾何?”謎底是兩個數(shù)學名詞:分數(shù)、幾何。

  二、探究拓展題:

  現(xiàn)在小明一家過一座橋,過橋時候是黑夜,所以必須有燈,F(xiàn)在小明過橋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媽媽要8秒,小明的爺爺要12秒。每次此橋最多可過兩人,而過橋的速度依過橋最慢者而定,而且燈在點燃后30秒就會熄滅。問小明一家如何過橋?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后: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么驚險!

  三、自主創(chuàng)作題:

  根據(jù)自己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自主創(chuàng)作一幅與數(shù)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shù)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shù)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5-29

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6-19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5-11

《植樹》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6-16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7-26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4-14

小學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7-29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8-07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04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范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