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篇1
教學方法:中間突破法
一.導入 新課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的女兒與馬克思之間有過這樣一次對話,您喜愛的座右銘是什么思考一切。這是馬克思留給我們后人的一個經(jīng)典的回答,一筆巨大的財富,這是一種獨立思考的思維品質!作為思想家、科學家與革命家的馬克思,思考一切是他一貫的性格,思考一切也是馬克思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的起點。 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才能以畢生的精力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人類生活,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地向前發(fā)展。為什么我要把他的影響定義在全世界全人類這個范圍而不是只限于社會主義社會呢?因為馬克思在西方國家,在資本主義社會,同樣受到尊重,同樣受到推崇,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已經(jīng)成為了西方國家不可缺少的理論基礎。在美國的大學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jīng)成了一門必修的科目。因此,學習《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課文,我們不僅要學習馬克思的豐功偉績,還要學習馬克思思考一切的精神,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是你們作為當代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思維品質。
二.課文導學:
思考:
⑴.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從這個標題中的墓前和講話,我們看出這是一篇什么文章?是一篇以議論為主,悼詞性質的演說辭。
、.哪位同學試著給我們說說悼詞的特點?
學生答,教師補充:
所謂悼詞,就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悼詞結構一般分三部分:開頭、主體、結尾 。
開頭----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時間,地點,原因,身份和職務。
主體----贊其功----評價: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績及生者對其功績的評價。
結尾----頌其德----悼念:對死者的悼念以及對參加悼念儀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文章總體結構把握:悼念--評價--悼念, 按一般的常規(guī),與這種結構相對應的思想感情應該是惋惜(悲痛)敬仰(頌揚)悼念。
、.據(jù)此理清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2) 悼念 交代偉人的逝世
第二部分(3--7) 評價 評說馬克思在理論和實踐的偉大貢獻
第三部分(8--9) 悼念 頌揚馬克思品質的崇高
三.講解文章第一部分。
、.導讀設計:要求學生研讀第一、二兩段,完成下面的練習:
依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詞語:下午兩點三刻,最、還、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jīng)是、停止思想、對于、不可估量、空白。
思考:
⑴.文章開頭第一句按悼詞的規(guī)范格式,寫了馬克思逝世的時間,但為什么要如此具體的寫出時和刻呢?
明確: 下午兩點三刻:寫明具體時刻,表明馬克思的逝世對于整個世界的非同尋常的影響,是一個令人萬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時刻。
、.最字能否刪去?為什么?
明確:最:選用這個程度副詞,突出了馬克思在思想界的無與倫比的地位和作用。
、.還字能否刪去?還不到兩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流露出未能在馬克思臨終時陪伴在他身邊的無限惋惜和遺憾的感情。
⑷.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jīng)是中破折號起什么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破折號表示補充說明,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的無限依戀和對于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與深重的悲痛。
、.在安樂椅上睡著了表現(xiàn)了恩格斯怎樣的品質?
⑹.停止思想了安靜地睡著了永遠底睡著了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含蓄而委婉底表現(xiàn)了恩格斯怎樣的心情?第一自然段中能否用心臟停止跳動代替停止思想?
明確:諱飾手法。第一自然段中不用心臟停止跳動,而用停止思想,這不單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諱飾的手法,而是為了突出馬克思的偉大,因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失去了一個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階級的頭腦。
、.能否把第二段中的第二個對于、不可估量、空白分別換成和、巨大、嚴重情況?
明確:第二自然段不用和,而并列用兩個對于,從在無產階級實際斗爭中的領導作用和研究社會科學的成就兩個方面突出了馬克思的杰出貢獻;同時,表明了從兩個方面總領起后文的內容。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無法估計和衡量),因為后者程度最高,強調了馬克思逝世的損失之大,同時也贊揚了馬克思主義對于指導革命的偉大作用。不用嚴重情況,而用空白,因為前者語意含糊,而后者則說明了馬克思在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中的地位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這是對馬克思最確切、最富概括性的評價。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兩句話總領起后文對馬克思無與倫比的豐功偉績和卓絕的斗爭精神的贊頌,突出了全文論述的中心,連同第一自然段,表達了對馬克思逝世的無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
、 .指導朗讀第一部分:要求體會文章用詞的精確,深沉的哀悼情調。語速:低沉、緩慢。先由學生各自朗讀,然后指名朗讀,酌情指導。
四.講解文章第二部分。
思考:
⑴.在這一部分,恩格斯寫了馬克思的什么偉大的貢獻?第一個貢獻是什么?第一個發(fā)現(xiàn)具有什么意義?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的偉大來?為什么為什么要用達爾文的發(fā)現(xiàn)作比較?通過和達爾文發(fā)現(xiàn)的比較能夠表現(xiàn)馬克思發(fā)現(xiàn)的偉大意義?
明確: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達爾文從生物學的角度揭示了人類的起源,推翻了上帝創(chuàng)造人的宗教落后的觀點;馬克思從社會學的角度揭示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人們人事社會和改造社會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二者同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紛繁蕪雜和哪個詞構成對比?這最簡單的`事實又是指什么?你能否用更精練的語言概括這個條件復句的意思?
明確:物質決定精神,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必須由經(jīng)濟基礎來解析上層建筑,而不能由上層建筑來解析經(jīng)濟基礎。
⑶.試對第三段作語法分析(復句作單句的一個成分以及復句的層次劃分)。
、.學生集體朗讀第四段。
⑸.思考:不僅如此的此指代什么?馬克思的第二個發(fā)現(xiàn)是什么?你能否簡潔地歸納一下?馬克思的這兩個發(fā)現(xiàn)有何不同?為什么說由于剩余價值的發(fā)現(xiàn)這里就豁然開朗了?為什么說馬克思前面的一切研究只能是在黑暗中摸索?豁然開朗與黑暗中模索這一對比說明了什么?
明確:不僅如此的此指代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馬克思還發(fā)現(xiàn)了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這個還在這兒表明圍繞馬克思的豐功偉績這個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由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進而發(fā)現(xiàn)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規(guī)律,這就是剩余價值(見注)規(guī)律。這個特殊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讓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經(jīng)濟學家(他們看不清資本主義的剝削實質)和社會主義批評家們(他們詛咒資本主義,空想社會主義)一下子豁然開朗了。這一鮮明的對比,說明了馬克思這一發(fā)現(xiàn)有著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馬克思一生只有這兩個發(fā)現(xiàn)嗎?為什么作者還要概述馬克思在其它領域的發(fā)現(xiàn)?每一個很多、獨到、不膚淺分別從那些角度去闡述馬克思的理論研究?引申進行思想教育,馬克思為什么有如此多的發(fā)現(xiàn),在科學領域作出如此巨大的貢獻?
從寫作方法的角度看,兩個發(fā)現(xiàn)與他研究的每一個領域是點與面和詳與略的關系。這里他研究的每一個領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膚淺的,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表明馬克思作為一位科學家研究的領域之廣、成績之大(深度和廣度),與馬克思是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相呼應。
馬克思具有頑強刻苦的治學精神,恩格斯用馬克思的其它的發(fā)現(xiàn)來證明不是偶然的,這是馬克思近30年的長期嘔心瀝血,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貧困、饑餓、病、 喪子、亡妻、嫉妒的折磨以及大量艱辛的研究才獲得的,正如馬克思自己所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正是這樣一個身體力行的人。
⑹.以上主要是從什么方面來表現(xiàn)馬克思的偉大貢獻?(科學理論)
五.講解文章第6-7段。
論證完了理論貢獻,接下來應該是論證實踐貢獻,那么作者是如何實現(xiàn)理論貢獻向實踐貢獻的過渡的呢?請看課文的第六段。
思考:
⑴.第六自然段在文章結構上起什么作用?它應該劃歸上文還是下文,為什么?(雙重過渡)
、. 馬克思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其中這指代什么?主要的究竟指什么?
明確:這指代馬克思的兩個發(fā)現(xiàn)和他研究的每個領域的獨到的發(fā)現(xiàn)。但這遠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指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也就是說,對比馬克思偉大的理論創(chuàng)造,他有著更為光輝的革命實踐。這里的主要的,表明對馬克思的功績的表述再次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這個過渡句作用是承上?啟下?既承上又啟下?為什么?
明確:這個過渡句是既承上又啟下。承上是說:由于馬克思不是為科學而科學,他追求科學在歷史上的推動作用,致力于科學的實際應用,表明他從事科學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為了指導革命實踐,所以說,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但這句話又是下文的論題,即他的光輝的革命實踐的事實更印證著他對待科學的嚴肅態(tài)度和執(zhí)著的追求,證明他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那么然后是什么?如何理解這一句話,能否把它們顛倒一個位置?
明確:從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去理解
、.出示馬克思的墓志銘:歷史上的哲學家總是千方百計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解釋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你們能從這個墓志銘悟出第七段的內容嗎?(改造世界)
⑹我們能否具體說說馬克思做了那些改造世界的工作?馬克思改造世界的具體事實可以概括為幾個方面?
明確:宣傳群眾、組織群眾;
⑺.第七段第二句中的判斷謂語是的主語是什么?賓語是什么?這一句中第一次說明了什么?為什么? 這種方式或那種方式具體指什么方式?
明確:是的主語是使命,賓語是兩個參加事業(yè)(動賓短語)。第一次表明馬克思親身參加的偉大的革命實踐,同他的理論創(chuàng)造一樣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這是因為馬克思不僅熱烈地向群眾宣傳自己的科學理論(辦、編小冊子),而且頑強地領導著歐美戰(zhàn)斗的無產階級,最后卓有成效地創(chuàng)立了偉士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引導無產階級以戰(zhàn)斗的風貌第第一次登上了國際斗爭的舞臺,使無產階級從自發(fā)斗爭的階級進步到自為的階級。指不管是理論發(fā)現(xiàn)還是革命實踐,不管是宣傳群眾還是組織群眾;
、.兩個參加是從什么角度說的?
明確:兩個參加,第一個是從推翻舊制度說的,第二個是從建立新制度說的
⑼.這一段是從什么方面去表現(xiàn)馬克思的偉大貢獻的?(革命實踐)
六.回扣講解第二段:
、.回顧本文的題材:以議論為主的帶有較強悼詞性質的演說詞。演說詞是議論文的一種,議論文有三要素,本文也是如此,F(xiàn)在大家找找本文的論點是什么?
明確:第二段內容。
、茖τ趹(zhàn)斗著的無產階級和對于歷史科學的損失分別是從什么角度來談?chuàng)p失的?
明確:革命實踐和革命理論;這就是中心論點的兩個方面
、.大家再來看看,恩格斯在論述這個論點的兩個方面時先后次序顛倒了,這是不是思維前后不一致而導致位置結構的不嚴謹呢?
明確:符合人們由近及遠的認識思維規(guī)律,這種結構也稱倒影結。 現(xiàn)在大家明白第二段的作用了嗎?
現(xiàn)在文章的論點、論據(jù)都有了,那么文章的結論在那?
七.講解文章8-9段
思考: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蔑的人,其中這樣指代什么?兩個最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馬克思對此抱什么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萬不得已的時候指什么時候?
明確:這樣是指馬克思的劃時代的理論創(chuàng)造和革命實踐。兩個最體現(xiàn)在兩個無論上,無論性質怎樣的政府,也無論什么色彩的資產者派別,都毫不例外地瘋狂地嫉恨他,惡毒地誣蔑他。馬克思對此毫不在意,當作蛛絲輕輕抹去,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極端蔑視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堅定性。萬不得已的時候指有損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時候。
、.馬克思逝世,整個歐洲和美洲千百萬革命戰(zhàn)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這與各國政府和資產者對他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照,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這個對照說明馬克思是無產階級最忠實的代表和導師,同時也說明他的理論和實踐給了各國資產者以致命的打擊,是資產者不可調和的敵人。這個對照與開頭呼應,深化了馬克思在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中無與倫比的作用和地位。
、.擁護、愛戴等詞能否顛倒次序? 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里的敵人和私敵有何區(qū)別?為什么說可能?
明確:私敵是指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利害區(qū)分敵友,這是剝削階級個人主義的一種表現(xiàn)。馬克思沒有這樣的私敵,說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全力以赴地與形形色色的敵對分子作斗爭,因而他有許多敵人。這些敵人都是無產階級的敵人。這個評價含蓄深刻,高度贊頌了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赡苁且圆豢隙ǖ恼Z氣表示肯定的含義。
、.從議論文的角度講,文章的第八段是否多余?為什么?
明確:從正反兩個方面進一步論證不可估量的損失。
、.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的深刻含義是什么?
明確:思格思最后莊嚴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業(yè)將永垂不朽這句飽含深情和敬意的結語,雖是一般悼詞結語,但絕不僅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應全文,總結全文,是由馬克思的豐功偉績中引申出來的必然結論,體現(xiàn)了作者的心聲,也是億萬人民的心聲。
8.總結全文。
文章通過對馬克思一生的評述,熱情贊頌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所作出的偉大貢獻,表達了對馬克思的崇高敬意和深沉的悼念之情。文章結構嚴謹,邏輯嚴密。作為演說詞的主體部分,第二自然段通過兩個對于提出議論中心,第三到第八自然段分別從科學理論和革命實踐的貢獻進行正面論證,進而從敵我對馬克思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側面論證,第三部分得出結論。結構前后連貫,步步深入,層次分明而又渾然一體。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篇2
教學重點:
1、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
3、體會演說詞的論辯思路。
教學難點: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詞語的表達作用。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分析領悟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科學的發(fā)展是經(jīng)歷了很漫長的時期的,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以超人的智慧發(fā)現(xiàn)了許多客觀規(guī)律,以卓越的理論去推動科學向前發(fā)展。在復雜的社會科學領域,正是一位杰出的哲學家.總結了資產主義社會以及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規(guī)律,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這就是卡爾·馬克思。馬克思以其卓越的功績,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歌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恩格斯寫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并悼念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的導師。
二、預習檢測:
1、糾正下列各句中的錯別字:
A、由于剩余價值的發(fā)現(xiàn),這里就霍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jīng)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摩索。(豁、摸)
B、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膛熱情、堅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腔)
C、只能感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誤蔑的`人。(誣)
2、選詞填空,并區(qū)別這些近義詞:
A、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fā)現(xiàn)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安心、安靜)
B、馬克思還(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guī)律。(發(fā)現(xiàn)、發(fā)明)
C、但是馬克思在他們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shù)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獨特、獨到)
。▍^(qū)別略,以上詞語很容易區(qū)別,教師可引導學生依據(jù)同義詞的區(qū)別方法分析辨別。)
三、分析第一段:
1、作者為什么要在開頭點明馬克思逝世的具體時間?
明確:第一處詳細點明逝世的時間,表達了一種莊重的意味;第二處極言時間之短,既表現(xiàn)了“我”的痛苦和惋惜,又揭示和贊頌了馬克思忘我工作的精神。
2、本段寫馬克思的死何以用“停止思想”“安靜地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這些短語來表達?
明確:在這里作者采用了諱飾的手法(所謂諱飾,就是因為某個原因,不便直接說出某個意思,而是以比較委婉而又含蓄的語言表達意思),既表現(xiàn)了作者對馬克思的敬重,又表現(xiàn)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小結:本段追述馬克思逝世的時間、地點和情景。
四、分析二~五段:
1、第二段是從哪些角度來評說馬克思逝世造成的損失的?
明確:一是從對象(無產階級、歷史科學);一是從程度(不可估量);一是從后果(空白);一是從時間(不久)。作者不斷變換角度,主要是強調馬克思對于無產階級革命所起的重要作用是無與倫比的。
2、從后文內容看,第二段起何作用?它與后兩層在內容上是何關系?結構上又是什么關系?
明確:從后文看,第二段起總綱作用,與后面兩層是因果關系;結構上是總分關系。
3、第三段一共有幾個句子,試討論其句型結構。
明確:這是一個復雜單句!罢瘛粯印笔乔爸脿钫Z;“馬克思”是主語;“發(fā)現(xiàn)”是謂語中心詞;“規(guī)律……做得相反”是賓語中心語;“人類……發(fā)展”是定語。
4、第三段冒號后面的文字是一個復句,試分析這個復句。
明確:①||(條件)②|(因果)③|||(并列)④||(因果)⑤|||(并列)⑥
5、“不僅如此”中的“此”指什么?第四段和第三段在結構上是什么關系?
明確:“此”指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第四段和第三段在結構上是遞進關系。
6、第四段中最能體現(xiàn)馬克思第二個發(fā)現(xiàn)的作用的詞是哪一個詞?試具體解釋這個詞語的含義?
明確:豁然開朗。剩余價值的發(fā)現(xiàn)揭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為人們認識資本主義社會并解決這一社會的根本矛盾開辟了正確道路,對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7、第五段中“這樣兩個發(fā)現(xiàn)”指什么?
明確: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剩余價值規(guī)律。
8、第五段第3句中的“很多”“不是淺嘗輒止”各是從什么角度去敘說馬克思的理論研究的?
明確:廣度和深度。
小結:這一部分主要敘說馬克思在科學(歷史科學)方面的巨大成就,贊揚了馬克思卓越的見識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五.附板書內容: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一。
2、補充作業(yè):印發(fā)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一課時內容,處理課后練習一。
二、分析第6、7段:
1、“他作為一個科學家就是這樣”中“這樣”指什么?
明確:指上文所說的馬克思在很多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而且任何一個領域的研究都很深入。
2、為什么“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
明確:因為他認為“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這些新發(fā)現(xiàn)必然能帶來歷史的發(fā)展、革命的發(fā)展。
3、兩個“密切注視”體現(xiàn)了馬克思怎樣的科學觀?
明確:他是通過了解科學的發(fā)展來了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矛盾的發(fā)展的。
4.作為一個革命家,馬克思具有怎樣的品質?
明確:對革命滿腔熱情,對無產階級事業(yè)堅忍不拔,對工作卓有成效。
5.第7段和第6段是什么關系?
明確:前者談革命成就,后者談科學研究,內容上是并列關系,邏輯上是因果關系。
6.為什么說“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
明確:因為馬克思無論研究科學或是從事革命活動,都是指導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他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奉獻了一生。
7.第7段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明確:分三層。首句為一層,點明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2~4句為二層,概括馬克思革命的一生;5句為三層,簡述馬克思的革命活動。
小結:這兩段敘說馬克思作為科學家和革命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事業(yè)中的偉大精神。
三.分析第8、9段:
1.“正因為這樣”中“這樣”指什么?
明確:指前一段所說的馬克思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中的卓絕表現(xiàn)和成就。
2.“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中“這一切”又指什么?
明確:指資產者“誹謗他,詛咒他”。
3.“敵人”和“私敵”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敵人”指無產階級的共同的敵人;“私敵”指與馬克思的個人利益相沖突的人。
4.第8段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評價馬克思?
明確:對比。把資產者和無產者對馬克思的態(tài)度作對比,充分體現(xiàn)了馬克思的階級立場和崇高地位。
5.第9段“永垂不朽”是什么意思?
明確:本義是永遠流傳,不可磨滅。這里指馬克思的精神和他開辟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萬古長存。
小結:這兩段高度評價馬克思的地位,并對馬克思表達最深切的哀悼之情。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二。
2.補充作業(yè):印刷資料。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使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能夠把握文章的結構,并品味文章的語言。
。2)掌握悼詞的一般寫法。
2、過程和方法:閱讀課文,運用學到的有關知識來分析欣賞。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了解馬克思的卓越貢獻并感受、學習馬克思勇于創(chuàng)新,注重實踐、科學求實,無私奉獻等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
體會本文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的特點。
教學難點:
議論、抒情相結合,議論中飽含著強烈的感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用魯迅的詩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導入課文;并讓學生簡介課前查閱到的本文的寫作背景。
。ǘ、讓學生閱讀課文并列出結構提綱,教師指導同學歸納總結。
第一部分:描述馬克思的逝世。
第二部分:評價馬克思的功績。
1、“不可估量的損失”(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
2、 革命理論
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規(guī)律
許多領域有獨到發(fā)現(xiàn)
3、革命實踐
注重實踐
參加實踐
第三部分:論述馬克思的影響。
敵人:驅逐他,誹謗他,詛咒他
戰(zhàn)友:尊敬他,愛戴他,悼念他
第四部分:預見馬克思的不朽。
“他的英名和事業(yè)將永垂不朽!”
小結:結構嚴謹而邏輯嚴密。
。ㄈ⒔Y合原文重點詞語,引導學生討論,欣賞體會語言特點
承遞性語句:“這個人的.逝世,對于……”
“不僅如此!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fā)現(xiàn)……”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正因為這樣……”
過渡性段落:第2段,第6段
總括性段落:第5段,第8段
小結:語言準確而感情深沉,議論、抒情相結合,議論中飽含著強烈的感情
。ㄈ┙處熖釂枺何覀兘裉鞈撛鯓訉W習馬克思?
學生發(fā)言,討論,老師指導點評。
小結:課文中體現(xiàn)出馬克思的精神有思考一切,勇于創(chuàng)新,注重實踐、科學求實,無私奉獻等等。對于今天的中學生來講,特別應該學習馬克思志向高遠的精神:“在選擇職業(yè)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我們就不會被任何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馬克思17歲時所作:《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
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馬克思的青年時代》(尼·拉賓)、《馬克思的自白》(瓦·奇金)、《馬克思秘史》(沙葉新)、《回憶馬克思恩格斯》(保爾·拉法格等)
。ㄋ模┳寣W生結合課文總結悼詞的一般寫法
明確:從內容看,悼詞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所以開頭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原因、時間、地點及其享年,還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職務;然后追述死者的經(jīng)歷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貢獻,并做出評價;最后對自者表示哀悼之情,對參加悼念儀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從表達方式看,有敘述,有議論,兼有抒情,抒情貫穿著全文。
(五)課外作文:
寫一篇題為《在馬克思墓前的思考》的隨筆。字數(shù)不限。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全文,了解馬克思為歷史科學、為無產階級所作的巨大貢獻。
2、揣摩本篇悼詞的語言,體會語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揣摩在特定的環(huán)境,特定的場合,以特定的身份發(fā)表講話時所用的詞句,理解其思想內容,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
1、課文第一段文字
2、練習中的關鍵詞語
教學設想:
本文是閱讀篇目,課時少,主要是把握重點,讓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加以適當引導。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文體介紹:
1883年3月14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科學共產主義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其葬禮上,恩格斯發(fā)表了這篇演說辭。不過,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悼詞性質的演說辭。哪位同學試著給我們說說悼詞的特點。
學生答,教師補充:
悼詞結構一般分三部分:開頭、主體、結尾
開頭: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時間,地點,原因,身份和職務。
主體: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績及生者對其功績的評價。
結尾:對死者的悼念。
2、課文有關內容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始于1844年,兩人在巴黎相識。之后他們共同戰(zhàn)斗,共同創(chuàng)造革命理論,共擬《共產黨宣言》,合作《資本論》。
列寧對他們的評價:
他們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在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個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學者和現(xiàn)代無產階級導師!
二、投影展示教學目標
三、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交流課后練習一的答案,教師指導學生把握全文的結構明確:
文章總體結構把握:悼念--評價--悼念,
第二小節(jié)是主體部分的.總綱,兩個“對于”突出了馬克思在革命實踐和革命理論兩個方面的貢獻,主要是在革命實踐領域的貢獻(請學生找出依據(jù))--“因為馬克思首先是個革命家”
四、揣摩語言,體會重點詞語表達的情感
。▽W生討論體會)
1、課文第一小節(jié)
學生齊讀這一小節(jié),體會悲痛的情感。
學生找出關鍵的詞句加以揣摩
明確:
“不到兩分鐘”:讓人深感惋惜、痛心、遺憾
避諱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內涵,如:
“停止思想了”:偉人逝世,思想家停止思想,深感痛惜。
“安靜地睡著了”:“安靜”指很安祥,用這個詞也是對生者的一種安慰。
“永遠地睡著了”:“永遠”一詞悲痛之情強烈。
再讀第一小節(jié)
2、請學生找出課文第七小節(jié)對馬克思高度、熱情贊揚的詞句。
明確:
“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
“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卓有成效”三個詞語感情色彩強烈,
3、學生討論,完成課后練習二 (體會句中重點詞語)
五、補充練習
1、課文中一些代詞的指代內容
、俨粌H如此。馬克思還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運動規(guī)律。
②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fā)現(xiàn),該是很夠了。……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
③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
④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
2、破折號的用法
第1小節(jié)“安靜的睡著了--但已經(jīng)永遠的睡著了”。(轉折或補充說明,有潛臺詞的作用)
第8小節(jié)“各國政府--無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
(解釋說明:馬克思不是為個人而戰(zhàn),而是為整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而奮斗。)
3、注意第五小節(jié)的關聯(lián)詞對頌揚馬克思偉大貢獻所起的作用。
六、學生再讀課文
七、總結
教師:通過閱讀全文,大家從中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學生答,教師小結:
沉痛悲傷而又平靜深沉,悲傷卻不消沉,沉痛卻不壓抑,激勵人鼓舞人。這完全得益于恩格斯語言藝術的高超精當,準確而又富于感情。
八、布置作業(yè)
1、字詞歸納
2、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3、課課練
附:板書設計
一、悼念(1) -- 偉人的逝世 -- 悲痛
理論
二、評價(2-7)-- 偉大的貢獻 -- 不可估量
實踐
三、悼念(8-9)-- 敵人的忌恨 -- 崇高的品質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演講詞的一般特點
2、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3、了解馬克思為歷史科學,為無產階級革命所作的巨大貢獻
4、揣摩重要的語句,結合語境分析,品味語言的深層次含義和表達作用,逐步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5、體會演講詞語言感情強烈,高度概括的特點,學習并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領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語言
三、教學難點
1、初步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和政治經(jīng)濟學理論,詮釋之中一些名詞術語
2、理解作者貫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榻B演講詞
1、論點鮮明、邏輯性強
2、內容有針對性、思想性和鼓動性
3、語言口語化
4、(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較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二)悼詞
1、開頭:介紹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職務、逝世原因和時間及終年歲數(shù);
2、主體:追懷死者生平事跡,并充分肯定其社會意義和價值;
3、結尾:表示對死者的悼念,激勵生者。
4、感情基調沉痛
。ㄈ┱w感知,理清文脈
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結合悼詞的特點理清思路
板書:
逝世情況
開頭不可估量的損失無限痛惜
巨大損失
人類發(fā)展規(guī)律
理論貢獻
剩余價值規(guī)律
主體偉大貢獻、功績重視發(fā)明
實踐功績
參加斗爭熱烈頌揚
敵人恨他
偉大影響
人民愛他
結尾作者祝愿——————英名和事業(yè)永垂不朽
(四)再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的中心段落是哪一段?
明確:第二段本段是對馬克思一生巨大貢獻及他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損失。它是全文的綱。前一個“對于”從馬克思對革命實踐的角度,評價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偉大貢獻,統(tǒng)領7、8兩個自然段;第二個“對于”是從革命理論角度,評價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偉大貢獻,統(tǒng)領3——6自然段。
這一段的重要不只體現(xiàn)在內容上,也體現(xiàn)在思想感情上!安豢晒懒俊焙汀翱瞻住眱蓚詞,前者高度概括了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損失,后者高度評價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革命的巨大貢獻,無人能及。點明了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和作用,表達了作者對馬克思極為推崇和逝世后的復雜感情,而這種感情又是貫穿全文的。
2、自由閱讀,把握這篇演講詞結構,體味感情
、俦疚牡闹饕獌热菔菍︸R克思生前偉大貢獻的高度評價、贊揚
、谝云届o的口吻,細膩地描述寄托作者對馬克思逝世的無限痛惜、深切懷念之情,更重要的是教育和鼓舞戰(zhàn)斗的無產階級和廣大群眾。全文悲傷卻不消沉,沉痛卻不壓抑,給人以激勵、鼓舞。恩格斯發(fā)表演講的主要目的是評述馬克思的思想和事業(yè),以便教育和鼓舞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所以對馬克思的熱烈頌揚才是整個悼詞的主要內容。
。ǖ谝欢危
“停止思想”“安靜地睡著”,這些都是諱飾,沉痛的感情用平靜的口吻表達出來,這是一種強力壓抑后的悲痛,更顯其悲痛。這些詞語同時體現(xiàn)了恩格斯對馬克思的深刻的理解。
。ㄑa充背景:《優(yōu)化設計》1、馬克思和恩格斯有很深的友誼,恩格斯為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寧愿經(jīng)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yè),把掙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給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幫助馬克思,在事業(yè)上更是如此。他們常常一連幾個鐘頭討論各種問題,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的成果。2、在馬克思臨終前一段時間,一直病危,已經(jīng)失掉了工作能力,即使無能為力地活下來,難道不是一種更深的'痛苦?不如靜靜地走吧,而且走得如此平靜,這體現(xiàn)了恩格斯對革命戰(zhàn)友的理解。)
提示:可結合課后第一題來完成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揣摩飽含作者感情的字、詞、句、段
方式:學生朗讀課文,畫出文中能表達作者沉痛悼念、熱烈贊頌之情的關鍵詞句,并揣摩它們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
。ǹ山Y合課后第三題)
1、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zhàn)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提示: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馬克思的逝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不可彌補的損失,高度頌揚了馬克思的巨大貢獻。
2、由于剩余價值的發(fā)現(xiàn),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產階級經(jīng)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提示:這句話中的“豁然開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熱烈頌揚了馬克思發(fā)現(xiàn)剩余價值規(guī)律的偉大意義,這兩個形象可感的詞語,把抽象的事理表現(xiàn)得可感可見。
3、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成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
提示:這句話以形象的比喻表現(xiàn)了馬克思的無畏氣概和對政敵的極大蔑視。
4、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提示:這句話說明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謀私利。他有敵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敵,而是無產階級的大敵。這是對馬克思把畢生精力獻給無產階級解放事業(yè)的崇高精神的熱烈贊揚,也是對馬克思一生的最好總結。
完成《優(yōu)化設計》79頁課內閱讀語段9——16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相關文章: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04-28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教案04-20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學教案03-10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公開課教案05-23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學設計05-29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教學設計范例07-31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學設計范文03-16
高二語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學設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