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之數學教案
引導語:幼兒的數學活動實際是一種準備性的學習,是幼兒初步建立數概念、形成邏輯思維循序漸進的過程。小編整理了以下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多數學教案在YJBYS網!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之快樂碰一碰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分合方法。
2、進一步感知數的互補關系。
3、在活動中,獨立思考,認真書寫。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習過6以內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記錄紙和筆。
學具:(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人手一支。(2)組成連線:做成各種小動物形狀的底紋,頂部寫有6以內的總數,其他地方分為兩排,可以使組成總數的數字或點子。
活動過程:
1、快樂碰一碰。
◎“碰球”游戲。教師和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復習6以內各數的組成。
◎ 找朋友碰一碰。請每個幼兒自己做一張5以內的數卡,貼在胸前,聽音樂《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號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們合起來就是6。邊唱邊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與他握握手,碰一碰身體。唱完以后還要再說一說:×和×合起來是6。
2、操作活動。
◎填空格。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分合式填空格。
◎幫瓢蟲找花。觀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蟲身上圓點的數量,請你連線幫瓢蟲找花。
◎給鄰居涂色。觀察樓房里居住的動物,請你用相同的顏色給他們的鄰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數一數動物的數量,圈出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活動過程及結果。
◎對能獨立思考,按要求認真書寫的幼兒給與表揚和肯定。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之小老鼠的魔方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制作正方體的任務。
3.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正方體 正方形 學具:《幼兒用書》各種長方體及正方體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正方體
師:老師這有一個大魔方,請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狀的`?
幼:正方形(正方體)教師把正方形和正方體進行比較。
(1)師:請你看一看這個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嗎?
(2)再來比一比,這么多面它們的大小都一樣嗎?
(3)數一數,這個魔方有多少個面?(6個)
師:像這樣的形狀就叫正方體。
小結: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二、鞏固學習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請你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是正方體(驗證)
三、操作練習
制作正方體。
四、拋骰子游戲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之復習5以內的加減
活動目標:
1、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感知三幅圖的含義,繼續(xù)學習加減法算式。
2、理解加法題中用“一共”表示合起來,減法題中用“還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書寫的`過程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老鼠買面包圈。
1、師:小老鼠去給大老虎買面包圈當點心,我們看看它買了幾個面包圈。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并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小老鼠買了1個面包圈;第2幅圖——小老鼠又買了4個面包圈;第3幅圖——小老鼠一共買了5個面包圈。引導幼兒了解“一共”表示把兩次買的面包圈合起來的意思。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買面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加法算式。
3、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與符號的意思,判斷算式是否正確。
二、大老虎吃點心。
1、教師:大老虎可喜歡這個點心啦,瞧它吃得多開心。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大老虎有5個面包圈;第二幅圖——大老虎吃了1個面包圈;第三幅圖——大老虎還剩下4個面包圈。引導幼兒了解“還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減法算式。
3、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和符號的意思。
三、小組操作活動。
1、看圖列5的加減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操作紙上三幅圖的變化,并學習運用“一共”和“還剩下”的詞語,大膽講述3幅圖的含義。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含義列出5的加減算式。
2、看圖形記錄圖形特征?此闶竭M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3、看算式寫得數。讀一讀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數量變化過程,寫出得數。
四、活動評價
教師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講述畫面內容和算式,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體進行評價。重點引導幼兒鞏固正確使用“一共”、“還剩下”等詞語。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之四季舞會
一、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數學要來自于幼兒的生活,并運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按規(guī)律排序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體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排序的。本次活動是在大班幼兒已有經驗上的一個提升,以“四季舞會”為切入點,讓幼兒在自主操作、比較中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鼓勵幼兒大膽設計排序方法、大膽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發(fā)展觀察、比較、探索的能力,體驗創(chuàng)新成功的快樂。
二、重點難點
重點:自主設計排序方法、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難點:發(fā)現(xiàn)物體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
三、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在動手操作、比較中,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發(fā)展觀察、比較、探索的能力。
3.大膽設計排序方法,體驗創(chuàng)新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過生活中有規(guī)律排序的物體。
2.物質準備:
(1)彩旗兩條:一條按紅黃藍規(guī)律排序;一條按2紅2綠規(guī)律排序。
(2)彩鏈兩條:一條按紅色黃色不變綠色遞增的規(guī)律排序;一條按紅色黃色不變綠色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3)幼兒操作《幼兒用書》17、18、19、20、23、24頁,雙面膠、繩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以“四季舞會”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最近我們一直在討論四季,四季真美麗,我們開個四季舞會好嗎?
(2)大家一起來布置會場,我們該如何布置呢?
(3)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布置會場的方法,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材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與幼兒討論布置會場的方法,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說出彩旗和彩鏈的排列規(guī)律。
(1)教師出示制作好的彩旗1,提問:這條彩旗上有什么顏色?是怎樣排列的呢?它是按照紅黃藍的規(guī)律排列的。
(2)教師出示彩旗2,提問:接下去應該怎樣排呢?為什么?它是按照2紅2綠的規(guī)律排的。
(3)教師小結:剛才兩條彩旗,一條是按照紅黃藍的規(guī)律排列的;還有一條是按照2紅2綠的規(guī)律排的。如果把顏色的規(guī)律改變就能排出各種各樣美麗的彩旗。
(4)提問:你想用什么顏色,排列成一條有規(guī)律的彩旗呢?
(5)教師出示彩鏈1,提問這條彩鏈有個什么秘密?你發(fā)現(xiàn)它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來排的?什么顏色沒有變?綠色是怎樣變化的?
(6)教師小結規(guī)律:這條彩鏈是按照:紅色黃色不變,綠色一個比一個多的規(guī)律來排列的。
(7)教師出示彩鏈2,提問這條彩鏈跟剛才的一條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不一樣?你發(fā)現(xiàn)它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來排的?
(8)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規(guī)律:這條彩鏈是按照:紅色黃色不變,綠色一個比一個少的規(guī)律來排列的。
(9)教師小結:剛才兩條彩鏈,一條是按照紅色黃色不變,綠色一個比一個多的規(guī)律來排列的;還有一條是按照紅色黃色不變,綠色一個比一個少的規(guī)律來排列的。如果把數量改變也能排出各種各樣美麗的彩鏈。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說出排列的規(guī)律此時教師主要通過實物演示并伴隨語言的講解,幫助幼兒理解規(guī)律,解決活動的重難點。
3、幼兒自主探索物體排序規(guī)律。
(1)教師介紹兩種不同的操作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按照一定的排列規(guī)律設計彩旗和彩鏈,每張桌子上的材料都可以去做,大膽設計,細心操作。聽到音樂回到座位上。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幼兒的親手實踐,動手操作,使幼兒在操作思考的過程中內化對排序的理解,自主探索物體的排序規(guī)律,由一般規(guī)律的排序到學習遞增遞減的排序。
4、活動講評
(1)請個別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操作材料,要求幼兒說出排列規(guī)律。
(2)請幼兒跟自己的同伴大膽介紹自己設計的彩旗和彩鏈,說出排列規(guī)律,互相檢查。
(3)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排列的,請小朋友們回家注意觀察,下次我們再來交流。
評析:活動延伸,布置任務請小朋友觀察生活中的排序規(guī)律,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生活,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滲透到生活情境之中并進行再運用,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促進其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園大班之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之菊花09-04
大班數學教案之按某一特征分類10-22
幼兒園大班之語言教案08-1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之《揀皮球》09-22
幼兒園中班之數學教案(通用11篇)01-26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1-05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9-15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