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重要基礎知識點匯總
高一的化學科目具有一定的特點,“知識點多、有一定的連貫性和特殊性、要記要背,所以高一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掉以輕心。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必備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一化學常考知識點
化學計量
、傥镔|的量
定義:表示一定數(shù)目微粒的集合體 符號n 單位 摩爾 符號 mol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用NA表示。 約為6.02x1023
微粒與物質的量
公式:n=
、谀栙|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用M表示 單位:g/mol 數(shù)值上等于該物質的分子量
質量與物質的量
公式:n=
③物質的體積決定:①微粒的數(shù)目②微粒的大、畚⒘ig的距離
微粒的數(shù)目一定 固體液體主要決定②微粒的大小
氣體主要決定③微粒間的距離
體積與物質的量
公式:n=
標準狀況下 ,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L
④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 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
⑤物質的量濃度: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符號CB 單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釋規(guī)律 C(濃)×V(濃)=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的溶液
計算:算出所需溶質和水的質量。把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如溶質是液體時,要算出液體的體積。
稱量:用天平稱取固體溶質的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水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攪拌使溶質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計算:算出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溶質的體積。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溶質質量,用量簡量取所需液體溶質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約為所配溶液體積的1/6),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到室溫后,將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滌(轉移):用適量蒸餾水將燒杯及玻璃棒洗滌2-3次,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振蕩,使溶液混合均勻。
定容:繼續(xù)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把容量瓶蓋緊,再振蕩搖勻。
5、過濾 過濾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劑的雜質的方法。
過濾時應注意:①一貼:將濾紙折疊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诙停簽V紙邊緣應略低于漏斗邊緣,加入漏斗中液體的液面應略低于濾紙的邊緣。
、廴浚合蚵┒分袃A倒液體時,燒杯的夾嘴應與玻璃棒接觸;玻璃棒的底端應和過濾器有三層濾紙?zhí)庉p輕接觸;
必修一化學知識
一、物質的分類
金屬:Na、Mg、Al
單質
非金屬: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純 鹽氧化物:CO、NO等
凈 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 按酸根分
無氧酸:HCl
強酸:HNO3、H2SO4 、HCl
酸 按強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 一元酸:HCl、HNO3
合 按電離出的H+數(shù)分 二元酸:H2SO4、H2SO3
物 多元酸:H3PO4
強堿:NaOH、Ba(OH)2
物 按強弱分
質 弱堿:NH3•H2O、Fe(OH)3
堿
一元堿:NaOH、
按電離出的HO-數(shù)分 二元堿:Ba(OH)2
多元堿:Fe(OH)3
正鹽:Na2CO3
鹽 酸式鹽:NaHCO3
堿式鹽: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懸濁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濁液:油水混合物
物 膠體:Fe(OH)3膠體、淀粉溶液、煙、霧、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關概念
1. 分散系: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統(tǒng)稱為分散系。
2. 分散質: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
3. 分散劑:分散質分散在其中的物質。
4、分散系的分類: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如果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來分類,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而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濁液。
下面比較幾種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膠 體 濁 液
分散質的直徑 <1nm(粒子直徑小于10-9m) 1nm-100nm(粒子直徑在10-9 ~ 10-7m) >100nm(粒子直徑大于10-7m)
分散質粒子 單個小分子或離子 許多小分子集合體或高分子 巨大數(shù)目的分子集合體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
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①所有的燃燒與緩慢氧化。②酸堿中和反應。③金屬與酸、水反應制氫氣。
④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特殊:C+CO2 2CO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 = CO(g)+H2(g)。
、阡@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鄞蠖鄶(shù)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練習]1、下列反應中,即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同時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B )
A.Ba(OH)2.8H2O與NH4Cl反應 B.灼熱的炭與CO2反應
C.鋁與稀鹽酸 D.H2與O2的燃燒反應
2、已知反應X+Y=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總能量
D. 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fā)生
二、化學能與電能
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式:
電能
(電力) 火電(火力發(fā)電) 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 缺點:環(huán)境污染、低效
原電池 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優(yōu)點:清潔、高效
2、原電池原理(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堋?/p>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2)電解質溶液(3)閉合回路(4)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
(4)電極名稱及發(fā)生的反應:
負極: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xiàn)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正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
正極的現(xiàn)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僖罁姵貎蓸O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诟鶕娏鞣较蚧螂娮恿飨颍(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䞍入娐冯x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芨鶕姵刂械姆磻愋停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i)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賹懗隹偡磻匠淌健 ②把總反應根據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垩趸磻谪摌O發(fā)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fā)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ii)原電池的總反應式一般把正極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高一化學重要基礎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重要基礎知識點總結12-05
高一化學重要的基礎知識點總結12-04
高一化學重要的基礎知識點匯總12-04
高一化學重要知識點的匯總12-05
上海高一化學重要的知識點11-18
高一化學重要的知識點歸納11-18
天津高一化學重要的知識點11-18
高一化學重要的知識點總結11-15
高一化學重要的知識點歸納總結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