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只有一個地球》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只有一個地球》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只有一個地球》語文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來自文昌市昌灑華僑小學。今天,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說說《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只有一個地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組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爸挥幸粋地球”,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huán)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采用科學小品文的形式,通過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從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個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并以此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條理清楚,語言樸實、流暢,用詞嚴謹,表達生動,飽含深情,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特點。
根據(jù)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默讀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f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
3、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學習一些常用的說明方法。
本課教學的重點,我定為引導學生利用所收集的資料,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難點是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老師引導學生不斷實現(xiàn)自我構建,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谝陨系恼J識,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品讀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為主要教法,讓學生從靜態(tài)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躍的生命與涌動的激情,激發(fā)學生靈動的想象。此外,我還以情境教學法作為輔助教法,運用遠程教學資源中的'圖片和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課文所描述的內容,產生視覺、聽覺乃至心靈的震撼,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現(xiàn)實的體驗,使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
三、說學法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地球災難及環(huán)保的資料。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采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自讀質疑,學生間互相交流、討論,再結合遠程教育資源,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整個教學過程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新課程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谛抡n程的理念,我在本課的教學中設計了“激情
《只有一個地球》語文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huán)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采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課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后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shù)厍蛸Y源枯竭時,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第二個適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訴讀者: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文章的特點,我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2.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性,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教學難點:
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存的美麗星球。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學習探究——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ㄒ唬┣榫臣と
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痹谟^看航天員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上拍攝的地球美景時,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問:“地球,你還想稱它為什么?”學生親切的稱呼,拉近了孩子們與地球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ǘ⿲W習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自讀課文,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歸納為三個探究主題。
1、地球的美
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采用列數(shù)子、打比方、作比較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美麗和渺小。
然后,進入相關網頁,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外觀,更在于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引導他們抓住“至少”、“本來”等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準確。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然后,由學生來讀他們準備的資料,從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中感受到人類的破壞性和殘忍。此時老師在播放一組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的圖片,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fā)出和宇航員一樣的感嘆。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
3、地球的唯一性
老師補充別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有關資料,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深刻理解了人類“不能移居”的原因。
(三)拓展遷移
讓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并且讓學生在寫小片段的時候可運用我們所學的說明方法。
五、板書設計(略)
六、教學小結
這是一篇說明文,引導學生在抓住“一個中心句,三個支點”加深對課文理解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并且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并用于指導小片段的寫法。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只有一個地球》語文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只有一個地球》,具體程序如下: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shù)慕Y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鑒于學生初步具備了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梁,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與默讀課文相結合,感知課文內容,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理解文章主旨;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生動,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重點探究關鍵句,深入感悟文章主旨;個性品讀,交流感悟,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的'習慣;品味語言,欣賞視頻,直觀感受,聯(lián)系實際,提升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fā)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
重點是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難點是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提出目標,導入新課自主、合作、探究整理歸類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提出目標,導入新課
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教學開始我給學生制定了一個學習目標,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學習,并為學生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學習方法奠定基礎。
(二)自主、合作、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回味自己讀這篇文章的感受,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這正體現(xiàn)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
1、地球的可愛
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采用數(shù)字說明和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進入相關網頁,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外觀,更在于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抓住至少、本來等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準確。然后根據(jù)自己查找的資料,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為,看到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fā)出和宇航員一樣的感嘆。這時讓學生觀看地球媽媽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
網絡信息,將文字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正體現(xiàn)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
(三)、整理歸類
結合板書,教授了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體現(xiàn)了在閱讀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四)升華情感
這時,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話與同學們交流,這樣,情感熏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五)拓展遷移
觀看視頻,讓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學完這課,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yè)。他們有的制作環(huán)保小報,有的發(fā)出環(huán)保倡議,有的寫一篇200字的讀后感,有的寫保護環(huán)境演講稿,有的畫一幅環(huán)保宣傳畫等,并且通過網絡發(fā)送到網上去,在地球村展示臺展示,引起社會的共鳴。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xiàn)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板書設計
我是把板書設計在一個地球的簡筆畫上的,讓學生感受可愛與易破碎的易轉化性,又利于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六、教學小結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jù)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絡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協(xié)作學習,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
【《只有一個地球》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04-19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03-27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04-30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14篇06-12
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13篇03-14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02-01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03-09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4-16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