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3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這篇課文是十一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自讀課文怎么教?既不能像講讀課文一樣花個兩、三課時慢慢學習;也不能放手讓學生自學。(以前好多自讀課文我就讓學生讀幾遍,完成練習冊就完事)我認為這篇課文值得好好學習:
1、學習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好品質。
2、讓學生善待身邊的朋友、親人。
3、教育我們的學生現(xiàn)在要珍惜時光,利用小學最后的一段時光,好好學習。
4、課文的語言很簡潔,樸實,是很好的一篇范文。
這篇課文是自讀課文,課時比較緊張,只有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要求達到正確
(教師借助于學生來指導。)
二、再讀課文──在初讀正確的基礎上,要求讀出“大體意思”
(指名回答。)
三、細讀課文
劃示不理解的地方,用查詞典、請教別人、聯(lián)系上下文等等方法解決問題;在細讀過程中,在感觸最深的地方留下批示,自主理解;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情況。
(師生自由活動。)
四、交流自己的感觸,對他人的感受要從文中找到證據(jù)
(課堂討論。)
五、再讀課文
讀出自己的感受和交流獲得的感受。(強調感受的真實性。)
六、回歸題目,指導生活
別餓壞了那匹馬,誰說的?為什么說?這件事情當中,你體會到什么?你最感動的是什么?你學會了什么?(自由表達,特別注意“價值觀”指引。)
七、推薦閱讀文章《天使的吻痕》
【教后反思】
1、導讀很重要:
我是這樣導讀的,“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說過謊嗎?說謊有什么危害嗎?”(說謊欺騙了別人,傷害了別人)。“我們今天來認識一個人,他也說了謊,但他卻沒傷害到別人,為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
(對于略讀課文,我認為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設計了這一導讀。其實有很多好的'導讀方法,但我覺得略讀課文的導讀不宜太繁,畢竟時間要留給學生。)
2、設計一個好問題:
學生讀了課文后,讀出殘疾青年編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我順勢提了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其實會讀書的同學能從課文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會發(fā)現(xiàn)攤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時寫上自己的體會”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劃出相關句子,詞語。
(略讀課文要給孩子充分讀的時間,但并不是說,有時間給孩子就行了,老師要給予適當?shù)狞c撥。我覺得我這個問題的設計就選準了學生自己學習的切入點 。)
3、設計小練筆:
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交流,朗讀,當一切真相大白時,兩位主人公心靈相通了,學生也與文中的主人公心靈相通了,我看到了幾位學生眼含淚花,看得出學生內心表達的沖動,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
小作者扭頭沖了出來,偎在殘疾青年輪椅邊,他沒有哭,他在想。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2.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白楊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的品質。
體會作者以物喻人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她是怎樣借白楊表白自己心愿的呢?
二、合作交流
1.指名朗讀12小節(jié),
“這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
①“從來”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講了白楊的什么特點?(本性正直)②去掉“從來”,朗讀比較。
“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兒生根、發(fā)牙、長了粗壯的枝干!
①這句話廛了白楊的`什么特點?從哪些關鍵詞可體會出?(生命力強!澳膬骸膬骸薄昂芸欤谛〗Y:內地需要白楊,白楊要內地扎根;邊疆需要白楊,白楊就在邊疆扎根,真是哪兒需要哪兒去,不講條件,不畏艱苦。③指導感情朗讀。
“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雹龠@句話贊揚了白楊什么特點?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堅強不屈。“不管……不管……總是……”)②教師描述: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墻一樣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潔;在干旱前,白楊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像中流磔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堅強不屈的品格。③指導感情朗讀。
2.教師小結,朗讀體味爸爸的一番話不僅回答了兒子的問題,而且熱情贊揚了白楊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品格,讀到這里你對白楊產生了什么感情?(崇敬)請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朗讀14小節(jié)。
三、展示反饋
1.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13小節(jié),并聯(lián)系14小節(jié)思考,然后同桌討論。
2.引讀討論14小節(jié):①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讀“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睅焼枴八麄儏s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到新疆工作,你們知道嗎?”②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睅焼枺骸八麄儏s
不知道爸爸為什么把他們接到新疆去,你們知道嗎?”③師讀:“他們只知道…”生接讀:“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師問:“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你們知道爸爸為什么把孩子帶到新疆去嗎?”
3.通過爸爸介紹,孩子們多了一點什么知識?指名讀17小節(jié)。
4.過渡:爸爸介紹的這一點知識就像一粒種子播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里,這種子能不能生根、發(fā)芽、成長呢?
5.老師朗讀16小節(jié),讀后討論:①爸爸為什么又陷入沉思?②他為什么又露出了微笑?
6.指導學生感情朗讀16小節(jié)。
四、點撥提升
1.課題是《白楊》,全文是不是僅僅寫白楊?贊揚了爸爸什么精神?
2.贊揚爸爸實際上就是贊美什么人?
3.這種寫作方法叫做:“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五、當堂檢測
寫幾句話,夸一夸想課文中的爸爸那樣的祖國建設者和保衛(wèi)者,可以用上“哪兒……哪兒……”!安还堋还堋偸恰
作業(yè)
1、造句:①哪兒……哪兒……
②不管……不管……總是
2、小練習冊
板書:
3白楊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教學反思:
優(yōu)點:我讓學生討論解決兩個問題:寫白楊樹的生活環(huán)境有何作用時,學生明白了借物喻人寫作手法的巧妙。很不錯。
不足:小練筆中很多學生只停留在引用課本中的詞句上,自己不發(fā)揮。
改進措施:鼓勵學生多積累詞語,豐富詞匯量。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感受書籍在我們生活、學習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2、學習作者用對比的方式展示書的神奇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這首詩。
學習要求:
1、在對詩歌的`誦讀中感受到書的神奇。
2、學習作者的寫法,試仿寫一節(jié)。
3、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感受到書對人類的神奇作用。仿寫詩歌。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課前搜集資料,導入新課
1、說說和書有關的名言名句。
2、從這些話語中,你能夠認識到什么?
3、小結,板書課題。
二、朗讀感知,把握內容
1、師范讀詩歌。
2、生試讀通課文。
3、交流評議朗讀情況。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去朗讀這首詩歌?
三、讀中明理,掌握寫法
1、點生通讀全詩。
2、為什么作者為用“神奇”二字來形容“書”?
3、課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書作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節(jié),抒發(fā)你對書的感情。
5、交流,評議。
四、全文總結。
五、課堂作業(yè)
1、練習生字。
2、背誦詩歌。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5-13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2-25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04-24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2-2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3篇08-2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六篇08-03
教學設計方案四篇02-16
教學設計方案8篇07-20
初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02-03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