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集錦15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平凡、簡樸而又清新的影片,讓無數的學者為之而感動。我也深深的被感動著,反思著,感悟著。
在這部電影中,馬修老師的教育理念有很多這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第一,老師應該尊重學生,抱著人人平等的心態(tài)實施教育。在師范學校學習時,我們被告知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人人平等;在崗位上工作時,我時常告訴自己要對學生平等對待。但是在實際中,這樣的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不知覺的就會把自己和學生放在不一樣的高度。影片中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貝比諾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著對學生的尊重,讓我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系,而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呢?這一幕告訴我們平等的教育是體現在教學和生活中每一個細節(jié)中的。第二,要用愛來包容暴力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熱愛學生、關愛學生,這不僅是師德對老師的要求,也是教學中解決問題的法寶。馬修老師在接受校長任務時所提出的三個要求:不體罰學生;讓我來處罰犯事的學生;不透露他們的名字;也無一不體現了他對幼小心靈人性的關懷。他是在用愛來感化這幫所謂“無法救藥”的`問題少年。他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往之路,用愛為他們指引了方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以馬修為榜樣用愛心鑄就學生的自信心。
相反的,在影片中和馬修老師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也讓我印象深刻!胺稿e,懲罰”是里面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也是其他老師對剛來學校的馬修老師的告誡。犯了錯固然要懲罰,但懲罰不能是體罰,不能是暴力相向,更不能是對學生的侮辱。體罰,暴力的教育方法只能使學生離來老師越來越遠,甚至使學生誤入歧途,走向極端。影片里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極端的方式來回贈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在我們的生活,多少暴力教育導致的悲劇給了我們血淋淋的教訓。我們應該遠離這樣失敗的教育,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去得到學生的認可。
《放牛班的春天》結束了,但我們的教育還沒有結束,馬修式的教育還在影響著我們。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2
我最近一直在看電影,以此來打發(fā)我的時間。近前,別人一直給我推薦《放牛班的春天》,但我一直沒理會,只是因為在印象中,這種關于差班生的電影有很多,中國風味的差班生電影把他拍得那么的滑稽,有時候用點煽情的畫面,讓觀者看著演員的眼淚。以此來博得“同情”。
今天實在是無聊,別人又來給我推薦,我就懷著搞笑滑稽的心理打開了它。當我一打開電影,我喜了一下。因為這不是中國式差班生。雖然看完都不知道它是哪個國家的,但真正的改變了我的看法,和感觸。
每部電影都會有對比的人物,當然院長是扮的黑臉。理所當然,那個音樂老師是導演所闡釋的對象,在整部片子里我沒看見一滴眼淚,和那些感覺不太符合邏輯的煽情畫面。它也沒有別的電影里所講述的“完美”!系け辉忈尀橐粋無惡不作的破壞分子,在看著老師把別的學生教化的同時,心里一直在想他怎么去教化孟丹,但結局沒給,只是在孟丹在被帶入監(jiān)獄的時候給老師的一個笑,在他出現的最后一幕,是把他燒了學校。但在此,他改了許多,不是盲目對所有人壞,不分好壞,他的所作所為是給院長的。雖然有點過火,但對于院長為自己私利來不顧學生的發(fā)展,和一些令人懷恨的作為,他的那個“過激”行為,變得是那么的理智。在被院長的'逼迫下,音樂老師在離開的時候,并不是學生再一次犯錯的出來送他。而是把祝福寫在紙飛機上,飛給老師。這點才真正的看出了孩子們的成長和音樂老師的偉大。
這部電影讓我體會到了,世界有很多愛。除了像現在我這個年齡特愛追求的愛情,和一直陪伴我們的友情、親情外。還有很多……。更有很多很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發(fā)揚,那老師上的品質,我不想去列舉,因為列舉并不代表我有多麼的智慧和縝密,能把他分析的那么的仔細和透徹。只是代表他的品質是并不多,小小的一篇文章就能闡述。不去列舉,是因為有很多很多,更值得我們去一遍一遍的體會。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3
在我們的第一節(jié)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課上,老師別出心裁,用一部極具教育意義的電影作為內容,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它主要講述了發(fā)生在池塘畔底輔育院的一群孩子們和一位音樂老師的故事。本應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卻因為各種不同的生活和教育上的原因,養(yǎng)成了不同的個性。他們中的一些人很叛逆,還有一些很膽小,很孤獨,但我認為,并不像校長哈善先生所說的,他們就不是好孩子,而是因為一些粗暴簡單的教育方式抹殺了他們的天性,使孩子們單純脆弱的.心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毀滅了個別孩子的生命!但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同樣遇到了仁慈善良的麥神父,認真嚴肅的郎老師,勇敢開明的蕭老師,最重要的是一位可敬可愛,對學生永不放棄,鞠躬盡瘁的優(yōu)秀音樂教師:克列蒙·馬修。
通過這部電影,我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一個教師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好的教師不僅可以教授知識,還可以影響孩子各方面人格,性格的塑造,成就美好的人生;相反一個教育方法有問題的老師,同樣深深的影響孩子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可憐可悲可嘆啊!就像哈善校長,一味奉行“犯錯—處罰—關禁閉”的教育方針,結果不僅失去了民心也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而馬修老師,一輩子不圖名利,無私奉獻,對孩子負責任,飽含著同情心和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信念,收獲的不僅是桃李滿天下,更是精神上無窮無盡的財富!馬修老師所說的一句話讓我非常感動,潸然淚下,那就是“永遠別說永遠,凡事都有可能!”他對學生們這種永不放棄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每一個現在或將來會從事教育事業(yè)的人學習!
看完這部電影,我收獲了很多,作為一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我很自豪將來能有機會從事教師這一光榮的職業(yè)。我會向馬修老師學習,用心對待學生,用實際行動證明師生之間這種偉大而深刻的聯系,不斷完善自己,教好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4
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講述的是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遺下的日記,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在1949年的法國鄉(xiāng)村,失業(yè)的音樂教師克萊蒙·馬修來到了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俺靥林住笔且凰鶎椤霸俳逃眴栴}少年們而設置的寄宿學校的名字。一如其名,學校擁有陰森古陳的建筑、笨重重疊的大門,灰色斑駁的教室以及幽暗閉塞的氛圍。在這里,馬修沒有發(fā)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名代課教師。
這所學校的教師個個行為乖戾,面目可憎,令人匪夷所思。他們忘記了說笑,正因為如此,學生敵視教師,與教師形成敵對壁壘。光頭的馬修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也遭到了孩子們的'嘲笑……
因為這里的學生是一群被放逐的問題寄宿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后馬修發(fā)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馬修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chuàng)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馬修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就是皮埃爾·莫安琦。皮埃爾,一個喜愛偷竊、屢次逃學而被公立學校開除了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他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的性格。然而,馬修卻沒有因為他打架斗毆而反復懲罰糾纏,相反,卻敦促他回到合唱團。皮埃爾異乎尋常的音樂天分,在馬修的精心保護和培育下,常常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將美夢化為奇跡……諄諄善誘的馬修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fā)掘出來。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里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yè)元素。但那位平凡的小人物克萊門特·馬修那顆博大的愛心卻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是的,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要我們教師能給予孩子們足夠的愛和理解,他們將會變得更有希望和信心!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5
你知道5月25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對,是我們學校的心理健康節(jié)。我們全班一起看了心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電影中,馬修老師來到一所學校。他教的班級里有很多孩子都是十分調皮,還欺負老師。在大部分的老師眼里他們是無藥可救的。第一天,馬修來到教室,這里十分吵鬧,一個孩子叫著:“禿頭來了。”教室里立刻鴉雀無聲了。剛走進教室,一副骨架赫然出現在了他的眼前,嘴里還抽著煙,十分滑稽。馬修對骨架說:“上課不許抽煙,包括你!闭f著便把煙抽出來,扔掉了。頓時,他的幽默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這時我也忍不住笑了出來,我覺得這位老師真是又有趣,又有膽量,那一刻我突然有理由相信,這位老師一定會把這個混亂的班級教好。
過了幾天,馬修和學生們熟了起來。他教給大家許多音樂知識,一個叫皮耶的男孩唱得特別好,還在一次表演上大顯神威。此時,這個班的情形也在慢慢變好,學生們的臉上漸漸有了真心的笑。他們時常在一起玩,像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小麻雀,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陽光明媚的.春天。同學們也不欺負老師了,這讓校長也感觸很深。一次,校長路過,不小心被球碰到了,馬修立刻說:“這是一個意外的球。”校長不但沒生氣,反而一起玩了起來。我看著開心極了,馬修真的把這個班教好了,太神了!如果沒有這位老師,沒有此時和諧的氛圍,也看不到這群孩子一步步地成長。
最后,馬修因一次火災被冤枉而被趕出了學校,臨走之前,他突然看到一架飛機飛出了窗外,他知道這是他的學生寫的。一個皮比諾的孩子還請求老師把他帶走。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知道了:用一種愛來關心孩子,能讓壞孩子變成好孩子。壞孩子只是一些曾受過嚴重的心理打擊的孩子,他們用強硬的行為對抗外部環(huán)境。讓這樣的人產生心理變化十分困難,但馬修卻真正做到了。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6
放牛班的春天這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被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改變了孩子們以及他命運的故事。觀看的的時候沒有查看電影簡介,只知道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觀看過后感觸非常的多,也愛上里面的演員,讓我想去了解更多,感悟帶給我們的意義。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自己鮮明性格特征,邊看邊覺得里面的小演員好可愛,明白了當初自己為什么會走上教師這個職業(yè),原來喜歡和純真可愛的他們在一起。覺得人生沒有希望的馬修來到這所少管所,冷漠的老師,只為自己前途著想的暴戾校長,無可救藥如同魔鬼的少年?墒邱R修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進行調節(jié),發(fā)現孩子們很喜歡唱歌,就建立起音樂團,并發(fā)現有天賦的孩子莫翰奇,由此可見人一生中的啟蒙老師多么的重要!成就他的音樂夢想。馬修用真愛,使這些已經麻痹了的少年們有了一絲絲的良知。就算被惡毒的校長趕走,也有孩子們祝福的紙飛機!讓所有人有了光明的前程,開始新的人生篇章。
每一顆心都需要被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少管所里的.孩子為什么會變成調皮搗蛋,校長看到更多的是表面的東西,在老師歧視和偏見下,天性純良的孩子也極有可能成長為心理扭曲的人,這也是我們教育者引以為戒的!而馬修看到的是背后造成的原因,所以他理解他們,成為孩子們的伯樂,深入到內心,信任他們!這和神墨價值觀是一樣的,平等、尊重、信任、賞識,關注,激勵。當你尊重他人,他人也會尊重你。家庭的不同,讓孩子們的性格也不同,有些孩子孤獨、敏感、成熟,怕生怕受到傷害,馬修的讓莫翰奇心理發(fā)生的巨大的變化,他知道母親是在意他喜愛他,做錯事得到諒解后整個人都變得不同了,當然人生也隨之改變。音樂團的歌聲唱出心中潔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聽了讓人舒服。
我為我是一名神墨老師而感到驕傲,保持善良有愛心,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影片中的校長以“行動——反應”為口號的刻板冷酷行為主義者說不!以馬修春風化雨主義者為榜樣,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
我是一位新教師,參加工作只有半年的時間,但這半年讓我感受到了幸福和快樂。孩子們的天真可愛,純潔無邪讓我真正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yè)。農村大多是留守兒童,還有很多孩子是單親家庭,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多困難?吹竭@樣的他們,我覺得很心疼,也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愛。我自知不是一位特別優(yōu)秀的教師,非師范專業(yè)畢業(yè),很多教育理論知識掌握得還不夠扎實,教學方法也還不夠完善。但對孩子們有著一顆關懷的心,所以愿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位合格的教師,真正帶給他們好的影響,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在我看來,一位老師是怎樣的人,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工作,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學生,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生活,這些態(tài)度必然影響學生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態(tài)度。所以做為一名教師,想要更好的教育學生就必須先做好自己。因此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都嚴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學生的榜樣,和學生共同進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楊一鳴博士曾說過:“當教師在教育生活中向學生呈現一個真實的自我、完整的生命,并且他的生活經歷的主要方面都得到尊重時,他就能很自然地把學生、教學活動和他自己連接在一起。這種具有自我統整能力的教師,就是良師。”而我也在不斷努力嘗試像對待一朵朵花一樣去對待每一個孩子,我希望他們的生命不會因為遇到我而變得暗淡無光,能繼續(xù)燦爛生長。我努力準備好每一堂課,思考每堂課究竟能給學生帶來什么;我希望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學到的不只是考試的知識,而是一生都受用的能力和渴求知識、珍愛生命的態(tài)度,所以,我會以“約會”的心態(tài)去對待每一堂課、每一個生命;我努力學習、提升,希望自己的學識、智力、能力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的成長不斷進步,以適應當今教育的.需求和學生生命成長的需求,讓自己始終處于生長中,不辜負生命……這一切不為別的,只希望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良師。
我深知,自己離一個真正的良師還差得很遠很遠,在走向良師的路上還將會遇到各種困難,但不管如何我不會放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小曹老師,加油!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8
《放牛班的春天》充滿童真,充滿動聽的歌聲,充滿了人性的教育。還依稀記得馬修那張溫柔的面孔,用神奇的音樂讓一群被污染的問題少年得到進化,帶他們找到了幸福。馬修,他好似一個善良的牧人。他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方的路,用愛為他們指引方向。我想說:這不是奇跡,而是用愛教育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學生時,將學生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用音樂啟發(fā)孩子的潛能,讓野男孩個個成為發(fā)光的小天使,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他們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記得其中一句對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這句話飽含了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盡心盡責;對人平等,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
《放牛班的春天》反應出來的關于教育的問題也很多,我是個學生,當然不能站在老師的角度談教育,所以,我就以我的角度來淺談教育。
首先在我看來,教育,教的是“人”,是“人心”,而不是帶著人皮囊的傀儡,作為學生,肯定希望老師把你當人教,而不是其他一些東西。
其次,教育必須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是溝通的基礎,如果師生之間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那還談什么教育,不過就是完成一下程序,老師完成了學校的任務,學生則又浪費了40分鐘的生命。
再者,無論是教育,還是學習,都得用心,到今年已經上了十年學了,那么多的老師每一個你都記得嗎?不是吧。為什么會這樣?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是白眼狼,但任然存在一部分不是白眼狼的呀。那么在這部分人上體現的原因便是,老師沒有教到學生心里去,他們只是把自己學過的東西像復讀機一樣,重復出來,不包含一丁點的.個性化教育,日復一日,這樣的老師也就成了真正的“復讀機”了。多年后。當你回顧自己的人生之路時,你能從心底激起關于老師的記憶的浪花嗎?
身處21世紀的今天,學生該有對學習的良好態(tài)度。而老師也應該有對教育的良好態(tài)度,作為老師,如果你都不熱愛教育,只是單純的為了養(yǎng)家糊口,卻任然要忍受內心的煎熬踏進教育的圈子。對不起,您還是退出去吧。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9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是由ChristopheBarratier導演的電影。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貝漢飾)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狄迪爾·弗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ClementMathieu,杰拉爾·朱諾飾)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名為“池塘畔底輔育院”。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到任后克萊門特發(fā)現學校的校長(FrancoisBerleand飾)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chuàng)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封閉的心靈。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老師們的不易,回想從小到大,教過我的老師無數,每個老師都是悉心教導我們這些頑皮、天真的孩子,可是,至今我們記得的老師還有幾個呢?寥寥可數吧,也許映像深刻一點的就是我們的初中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我也一樣,對初中三年的班主任記憶猶新,三年來,她一直悉心教導我們,不管是書本知識還是為人處事,我從初中班主任身上學會了很多,當然,也有抱怨過,當初的自己太單純,還不懂太多的人情世故,犯過錯,班主任責怪過,教導過,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對于班主任的教導我應該是感謝的態(tài)度的,如果不是班主任的教導,我也許會犯更多、更大的錯,也感謝班主任一直的信任,知道畢業(yè)為之,也是對我充滿了期待,老師們真的很辛苦……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都能收到孩子們的紙飛機,寫滿了祝福與期盼的紙飛機!在三尺講臺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
看完這部影片最大的感觸是欣慰,感動,又夾雜著些許無奈。
欣慰的是影片的音樂家馬修被指派到“池塘之底”當雪監(jiān)教再教育學生,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問題學生,這些學生看起來搗蛋抽煙吵鬧,校長對他們進行所謂的“行動—反應”教育實質是一種變態(tài)的懲罰模式,當他們做出搗蛋行為時就對他們進行毆打禁閉做長期的公共衛(wèi)生服務,這樣的做法并沒有讓著些學生得到改變,還是一如既往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反觀馬修,雖然不是自愿來到這所學校教書,但他既來之則安之,對于學生的搗蛋行為并沒有采取懲罰的做法,反而在校長面前努力去維護他們,用心去了解這些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這些學生,他看到了這些學生的優(yōu)點,知道他們喜愛音樂,于是組建了合唱團,在馬修的指導下,學生被感化了,中間還征服了校長,學生不再像之前那樣捉弄馬修,而是與馬修的關系更加密切了。我覺得很大的原因是馬修發(fā)自內心對孩子們的真誠的愛,他沒有因為這些孩子的各種問題而厭倦他們,沒有放棄他們,而且沒有因為在音樂上的失敗來到這里把心里的惆悵轉移到孩子身上,這另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甚至是佩服。
感動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孤兒求馬修帶走他,馬修自身也被解雇了,且知道沒有權利這樣做,起初是拒絕的,但當班車開走后孤兒仍留在原地觀望,馬修最終還是不忍心選擇停下來帶走孤兒,這個舉動非常地打動我。還有最后馬修并沒有致力揚名之路,他繼續(xù)選擇了教書這條路,這更加讓我覺得馬修是個非常善良淡泊并且博愛的人,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這樣的人少之又少,值得我們深思。
無奈的是,影片中的校長他的初心不是愛孩子的,是為了評優(yōu)評先,指導最后也沒能如意。他自身是不愿意來到這所學校管理這些所謂的問題孩子的,這讓人感到驚恐。如果這些問題孩子們沒有一個發(fā)自內心愛護他們的管理者來引導教育他們,他們該走向何處,他們的前途令人擔憂,一個好的管理者對這些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1
昨天學校組織教師觀看了法國奧斯卡獲獎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看后頗受感動。影片在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中,從一張照片開始了主人翁的回憶。影片從頭到尾用一個“愛”為主線,將整個故事穿在一起,詮釋了一個代課音樂教師克萊蒙.馬修在池畔地輔育院短暫教學生涯中為了教育付出的全部愛。觀看此片使我深深體會到馬修老師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教師、是一個在教育中充滿智慧的老師、
馬修老師是一個善良充滿愛心的老師。這主要體現在面對一群頑劣的孩子,他沒象其他人那樣采用懲罰,而是以極大的耐心從點滴入手,一步步感化學生,特別是當他聽到貝比諾是一個戰(zhàn)爭孤兒時,他處處關心他,當他知道貝比諾遭到蒙丹的威脅時,馬修老師甚至不惜采用威脅他的方法來保護貝比諾那顆脆弱的心,在成立合唱團時,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分配不同的角色,跑調的學生他不諷刺他,而是讓他當樂譜架,讓他不感到自卑;當貝比諾告訴老師他不會唱歌時,馬修老師封他為音樂助理,既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又讓他感到驕傲,每次排練合唱馬修老師第一件事都是先抱貝比諾坐在教桌上,可以看出馬修老師的心有多細,他對學生的愛是發(fā)自內心的。
馬修老師是一個充滿教育智慧的老師。剛走進輔育院,學生狀況不斷,他沒有采取極端的方式,而是利用了自己的智慧。一個學生把一個教師的`眼弄傷了,他知道是誰時沒有采用關禁閉,而是讓他去義務為那個老師做護理,在護理的過程中孩子善良的本性顯現出來,既教育了孩子又使孩子回歸了天性,馬修老師的教育智慧在成立合唱團時顯現無遺,他根據孩子特點分配角色,當莫翰奇不參加時,他沒有逼他而是利用訓練時誘惑他,讓他自己心甘情愿的加入進來,在他的引導啟蒙下最終使他走上了音樂之路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家,也就是影片的主人翁。
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涯,雖說在教育崗位上已工作24年了,在這24年中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做到了一個教師應該做的,在教學中付出了愛心,但缺少教育智慧,今后努力自己努力學習,做一個既有愛心又有智慧的合格的老師。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2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好看的電影,名為《放牛班的春天》。其中不一樣的老師克來蒙·馬修帶給了我深深得震撼。
克來蒙·馬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因為當時所處的年代,他不能發(fā)揮自己的才華,只好去當一所男子寄宿學校的老師?墒,他的日子并不好過,這里的學生調皮搗蛋,都是一些“問題學生”。聰明的克來蒙·馬修并沒有像校長、其他老師那樣利用懲罰來管理學生。因為他深深知道,這樣是不行的。于是,他用音樂來管理班上的學生,令班上的`學生全都回心轉意,露出了自己的本來善良的面貌……
看完了影片,我也情不自禁地被這位老師的行動折服,心中暗想:“因為他獨特的教學方式,并不使用懲罰和獎勵,而是利用音樂去鼓勵學生自己做好一切。因此自然是事半功倍。怪不得他的學生們在他臨走時都很懷念他!本瓦@樣,這位老師用音樂的力量,讓這些“壞孩子”都變成了聽話優(yōu)秀的孩子們。茫茫人海中,能夠遇到這樣一位好老師,真是這群孩子的幸運。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老師。我們班敬愛的孔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好老師,她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輕輕一拍,就能夠讓某個不專心聽講的同學立刻服服帖帖,專心聽課。這是因為孔老師對我們十分溫柔,她平時都是笑容滿面,對每一位學生都十分關心。
且說前一段時間,我們班正在上語文課。突然,班上的一位學生摸著腦袋,樣子顯得很痛苦,這些細小的舉動被孔老師發(fā)現了?桌蠋熂奔泵γs過來關切地問道:“你怎么了?”那位同學摸著腦袋說:“我好熱啊!笨桌蠋熈ⅠR摸了摸這名學生的頭,當即斷定這位同學發(fā)燒了,于是趕緊帶到辦公室讓他喝熱水,還立刻打電話給同學的家長,讓同學趕緊回去看病。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孔老師用她的關心換取了我們每名學生的信任和敬佩。孔老師從一年級就開始教我們,今年我們都成為六年級的學生了,我們就像花草一樣在孔老師這位溫柔的園丁手下茁壯成長。
我們的孔老師就像影片中的克萊蒙·馬修一樣,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好老師,他們用心付出成就了我們的茁壯成長。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3
周星馳說過:“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呢?”這也正如《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一樣,劇中的老師、孩子們都有一個音樂夢,他們喜愛音樂,喜愛唱歌,想在更大的地方發(fā)展。多彩紛呈的生活,就像姹紫嫣紅的鮮花點綴著人生的春天。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追尋夢想,需要不忘初心,重新與世界博弈的勇氣。
當作家是陳忠實從小的夢想。但由于家境困難,他早早輟學,只能在家務農。當他以為夢想破滅時,父親指著農田旁的小溪告訴他,溪水遇到大山,不能直接沖出來,就會轉向,繞道前行。陳忠實聽后深受啟發(fā)。此后,他當過教師、工人、文化館館長,但一直心懷夢想,一直堅持寫作。20年后,他終于走出了大山,進入省作家協會工作。之后,憑借多年的積淀,他寫出了代表作《白鹿原》。
別抱怨生活給你什么,你都得堅持,因為別無選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那個老師就是這樣,即使去那樣的學校,也沒有放棄夢想,放棄創(chuàng)作,最后和自己的學生們在更大的舞臺演繹自己的人生。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追尋夢想,需要披荊斬棘,活出不同自我的堅毅。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地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重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里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墒沁@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地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把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相信每一條走上來的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就算結局不能改變,但在困境之后仍保持信念和希望,不停下奮斗的腳步,總有一天會迎來“柳岸花明又一村”。放牛班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春天,誰能阻攔那樣的美好?
雨果說,只有沖撞命運的人才是天才,宿命不過只是那些缺乏意志力弱者的借口罷了。只要春天還在,即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只要夢想還在,縱使蛛網密布,風雨依然會把希望送來。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信念執(zhí)鞭,擁抱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4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主要描寫了發(fā)生在池塘底教養(yǎng)院一群行為有嚴重偏差的學生和一位名叫克雷蒙馬修的落泊音樂家、代課老師之間的故事?戳诉@部電影,我感觸頗多。
故事中代課老師克雷蒙馬修對學生的無私的、超乎平常的、偉大的愛,特別值得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深深反思和學習。故事中當他走進學校 ,他看到的`是一群缺少關愛,卻渴望被關愛的孩子。學校對學生主要采取的教育方式是輕則罰站、挨打,重則關禁閉一個月。皮埃爾就是一個經常被關禁閉的典型例子。所有的老師都認為這是一群永遠都無可救藥的孩子,都多次遭到這群學生的捉弄,都認為只有校長采取的那種野蠻的教育方式才能對付那群讓所有教師都感到無奈的孩子。然而,克雷蒙馬修老師沒有像他們那樣做。在對待樂格克傷害馬桑大叔事件上,他采用了“美麗的圈套”,讓他在關禁閉和照顧馬桑大叔(而且不告訴校長和其他人)中作選擇。對皮埃爾,他采用了事先與他的家長進行溝通的方式,在家長面前采用了善意的謊言不斷地贊揚孩子;在孩子見家長之前,讓他不要說漏了嘴,保留了孩子的尊言。在對皮埃爾的轉化過程中,克雷蒙馬修老師采用了欲擒故縱的方式,盡管在馬修老師的內心深處想將皮埃爾變好,但他對皮埃爾采取的態(tài)度讓皮埃爾捉摸不定。在公爵夫人等人面前的演出過程中,讓皮埃爾驚異的是馬修老師竟讓他單獨表演,讓他出盡了風頭。野蠻校長是一個獨斷專行的校長,和馬修老師相比,他顯得蒼白、汗顏,顯然是一個教育的失販者。他的行為讓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深深反省。
縱觀當今的教育,我們不得不反省自問: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有幾人能像克雷蒙馬修老師一樣能真正做到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呢?有幾個人能做到真正意義上
的博愛呢?又有幾人能做到身處其境而不驚呢?
教育是一項偉大而神圣的事業(yè),這就需要作為教育事業(yè)者的我們具有愛心。愛能感天動地,愛能變腐朽為神奇,愛能轉化有的人認為不可轉化的一切人和事物。讓我們用愛心去感化一切吧!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5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后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這是一部讓人感動的影片。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jiān),這所學校被稱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
馬修剛來到這個學校時,就看到一個孤兒——貝比諾。
貝比諾是一個孤兒,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他堅信他的父母在星期六一定會來接他。
馬修用自己執(zhí)著的心,建立了合唱團,還發(fā)現了一個擁有非凡的嗓音的人——莫朗奇。
他的嗓音與眾不同,這也讓他獲得了馬修的信任,馬修也讓他在合唱團中獨唱。
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馬修贏得了學生們的愛戴,可最后被解雇了,但在他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曾今無惡不作、行為極差的那些學生,
向他扔紙飛機,飛機上寫了學生對他的'看法和告別,看到這里,我潸然淚下。
在這部電影中,校長受這所學校的制度和學生的行為所影響,常常虐待學生,但在后來,在馬修的勸說下,他還嘗試著折紙飛機;還有一次,
他被學生們用球擊中了頭,不但沒有去責罵學生們,反而和他們一起踢球,校長也逐漸變得善良了,但他還是太注重于名利,最后被上級開除了。
馬修老師雖然僅僅是一個學監(jiān),而且他做的事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也沒有創(chuàng)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論,但他卻是一個偉大的老師。
在學生的心目中,不管什么時候,馬修老師都是尊重、相信、理解、寬容他們的。
的確,馬修老師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所以,孩子們犯的一切錯誤都是可以容忍的,都應該相信他們,給他們證明自己的機會。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余,我也得到了啟示:在我們的教學當中,應該看到學生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教育,怎么去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的成長起來。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相關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的觀后感09-16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1-05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精選】01-28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8-25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7-21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6-18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7-13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1-15
《放牛班的春天》的觀后感08-09
放牛班的春天的電影觀后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