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釣臺原文賞析
釣臺原文賞析1
釣臺二首原文:
桐廬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
釣竿千尺無恙在,持竿我欲從先生。
先生豈是傲當世,鄙夫患失滔滔是。
狂瀾既倒挽之回,持報故人惟此爾。
袞衣不博一羊裘,事往臺空江自流。
遂令千古重名節(jié),於乎先生真漢杰。
【富春山】。在浙江桐廬縣南。一名嚴陵山。前臨富春江,山下有灘稱嚴陵瀨,為漢隱士嚴光游釣處。山腰有二盤石,稱東西二釣臺。各高百余米,巍然對峙,聳立江湄。東稱嚴子陵釣臺,西為宋處士謝翱哭文天祥處!逗鬂h書·逸民傳·嚴光》:“﹝嚴光﹞乃耕於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崩钯t注:“今杭州富陽縣也。本漢富春縣,避晉簡文帝鄭太后諱,改曰富陽!碧评畎住豆棚L》之十二:“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鼻孱欁嬗怼蹲x史方輿紀要·浙江二·嚴州府》:“富春山,縣(桐廬縣)西三十里,一名嚴陵山,前臨大江,漢子陵釣處,人號嚴陵瀨,有東西二釣臺,各高數(shù)百丈!釣臺二首注釋【富春山】。在浙江桐廬縣南。一名嚴陵山。前臨富春江,山下有灘稱嚴陵瀨,為漢隱士嚴光游釣處。山腰有二盤石,稱東西二釣臺。各高百余米,巍然對峙,聳立江湄。東稱嚴子陵釣臺,西為宋處士謝翱哭文天祥處。《后漢書·逸民傳·嚴光》:“﹝嚴光﹞乃耕於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崩钯t注:“今杭州富陽縣也。本漢富春縣,避晉簡文帝鄭太后諱,改曰富陽!碧评畎住豆棚L》之十二:“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嚴州府》:“富春山,縣(桐廬縣)西三十里,一名嚴陵山,前臨大江,漢子陵釣處,人號嚴陵瀨,有東西二釣臺,各高數(shù)百丈。”
釣臺原文賞析2
原文:
巨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臺。
注釋:
、裴炁_:相傳為漢代嚴子陵垂釣之地,在桐廬(今屬浙江)縣東南。西漢末年,嚴光(字子陵)與劉秀是朋友,劉秀稱帝(漢光武帝)后請嚴江做官,光拒絕,隱居在浙江富春江。其垂釣之所后人為釣,亦名嚴灘。⑵巨艦:大船。⑶扁舟:小船。⑷先生德:先生,指嚴光。北宋范仲淹守桐廬時,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并為之作記,其中云:“先生之德,山高水長!雹赏ㄏ^釣臺:嚴光不為名利所動,隱居不出,后人每每自愧不如,故過釣臺者,常于夜間往來。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趙基嚴臺詩》記“漢嚴子陵釣臺,在富春江之涯。有過臺而詠者曰‘君為利名隱,我為利名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臺’!崩钋逭赵娂椿么嗽娨。
賞析:
此詩另題作“夜發(fā)嚴灘”。公元1134年(宋高宗紹興四年),李清照由臨安去金華避亂,途經(jīng)嚴子陵釣臺,作此詩。
【釣臺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釣臺原文,賞析09-08
《琴臺》原文及賞析08-20
《玉臺體》原文及賞析10-20
《青陵臺》原文賞析07-18
望闕臺原文及賞析09-02
望闕臺原文、賞析09-20
望驛臺原文賞析10-04
《魯連臺》原文及賞析08-20
魯連臺原文及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