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味的學生作文8篇
導語: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的積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年味的學生作文8篇,歡迎借鑒!
【第一篇】:年味
轉眼間20XX年向咱們揮手而去,咱們將迎來20XX年,回想起去年過年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
我的外公在廣州打工,因為那邊天氣溫暖,咱們全家一起到廣州去過年。媽媽說,廣州是一個開放的大都市,更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果然,花紅樹綠,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繁華的街道人流如潮,高聳入云的大廈鱗次櫛比,筆直的公路車水馬龍……到了晚上,耀眼的燈光一閃一閃,好像點點碎金,真是迷人。
過年那一天,就更熱鬧了。家家戶戶擺放著金桔,果實累累,黃煞枝頭,象征著人們對來年吉祥如意的祈愿,大紅的春聯迎頭可見,門聯上的財神更是光彩耀人。到處都喜氣洋洋的。不知不覺,到了黃昏,天邊一片金黃,晚霞鋪在天空,連雪白的云朵也鑲嵌上了金邊,白天的喧鬧也漸漸平靜了下來。
夜幕降臨了,黑夜如一層黑紗籠罩著天空。年夜飯已經燒好了,一桌美味可口的菜,讓我的口水“滾滾而來”。飯桌上外公喝著小酒,外婆一臉通紅,爸爸媽媽一個勁的叫我多吃點。吃著吃著,外公忽然嘆息起來,說,在外多年了,真想回家呀,回到上饒,那才真正的踏實……
外公的一番話,讓我也覺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腦海里浮現起在上饒過年的情景:窗外大雪紛紛,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不絕于耳,每一聲都顯得那么溫馨,那么熟悉?斐阅暌癸埩,爺爺奶奶忙看時間,什么“8”發(fā)呀,“6”順呀,總之選上一個吉利的鐘點,爸爸拿著火紅的鞭炮到樓下放,鞭炮聲中,大家的祝福不斷……
還有“雪花”――冬天的精靈,不知帶給了我多少歡樂和回憶……
也許這就是大人們所說的“年味”,家鄉(xiāng)的年味兒更甜,更醇,會永遠彌漫在我的心里,彌漫在一個小小的城市里。
【第二篇】:年味
一過臘八,家家戶戶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鄉(xiāng)里人還會殺豬,做豆腐,讓人們聞到了年味。
過了小年,人們便爭著購買年貨,一些人會到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春聯;一些人會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果蔬菜,留著過年時招待客人;另一些人會到商店中挑選衣服,送給親朋好友。年味愈加濃厚。
春節(jié)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貼春聯,掛紅燈,孩子們穿著棉大衣在樓下興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單位的門前掛上了大紅燈籠,有的單位還在樓體邊緣掛上了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中央隔離帶中四季常青的松樹也被纏繞上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街道兩旁的路燈也被人們用繩子連了起來,上面掛滿了一個個紅燈籠,美麗極了。春節(jié)讓人們充分品嘗年味。
除夕夜里,家家戶戶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晚會從內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全世界的華人華僑盡情享受這頓豐盛的文化大餐。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過年,而是利用過年這段時間外出旅游,欣賞祖國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領由于工作忙,便會同全家人到飯店吃年夜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年味在悄悄變化著。
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永不改變的是親情。
【第三篇】:年味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最愛看的節(jié)目就是春節(jié)聯歡晚會。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了: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個個忙得不亦悅乎。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春節(jié)失去了興趣,人們都在忙,親戚們根本沒有時間聚在一起。春聯依舊貼,紅燈照樣掛,鞭炮仍然放,可是總覺得春節(jié)不是這么回事,總覺得春節(jié)真的是越來越沒有意思,越來越沒有年味。
我經常想:“如果這樣下去,那么再過幾年,人們也許就要忘記春節(jié)這千年節(jié)日的習俗了?忘記了春節(jié)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jié)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過,今年的除夕夜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親人都聚到了那里。大家一起貼春聯,掛福字,忙碌中隱隱透著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獲。共同暢想美好的未來。大家一個個敞開心胸,開懷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聲中化解了。這時還有人在樓下放了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濃濃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興地架起麻將桌,玩起了麻將。輸錢贏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邊玩著麻將,一邊談論。咱們小孩打開電視,所有的節(jié)目都和過年有關,越發(fā)讓我感到了濃重的年味。
晚上,咱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著過年的鐘聲還沒有到來,咱們下樓去放鞭炮,樓下也有人在放鞭炮,咱們的和別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鞭炮的火藥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了!離新年的鐘聲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給親友發(fā)短信,打電話祝福,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我很高興,因為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并沒有摒棄千年的傳統,依然可以感覺到過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團團圓圓。
【第四篇】:年味
離過年還有些日子,我就想迫不及待的.回老家過年了,離放假的日子近了,我心情異常激動,不知道是為了回老家還是快要過年。
終于要回老家了,當我走在家鄉(xiāng)的大路上,陣陣鞭炮聲聲入耳,一陣陣歡聲笑語,家家門上都貼著大紅紙掛著心對聯,一片歡樂氣氛,我提著小皮箱走進家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想著過年真好。
終于到了30號晚上我強忍著睡意撐到了12點,走到樓下跟爸爸媽媽一起搬出我家買的鞭炮點燃,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過后只見那鞭炮飛上天,我趴在窗子上抬頭仰望天空看著一朵朵禮花在天空散開,我開心極了!!叮叮鐺,叮叮鐺!鈴兒響叮當~~只聽見一陣鈴聲傳進我的耳朵里,我接起電話,那邊傳來我同學的祝福,我也祝福她,一起笑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咱們走親訪友,呼朋喚友,一起慶祝著這個節(jié)日,大家一起吃飯聊天聊過去一年的收獲和成就或講對今年的奮斗決心。個個面帶笑容。年味十足。
【第五篇】:年味
門外,吹來寒冷刺骨的冬風,世間萬物都已早早地入土冬眠,而那盛開在臘月的梅花卻仍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與雪作伴,與風為友。突然間,我看見它伸了伸腰,抖起了精神哦,原來它也在等待年的到來呢!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這個年多姿多彩,這個年喜氣洋洋,這個年忙忙碌碌,這個年煙花漫天,這個年充滿了年味
冬雪迎年雪,淡淡的,淡淡的落了下來。像鵝毛一般,輕盈。輕輕的,輕輕的,隨風飄動。像淘氣的孩子一樣,在路上貪玩,與伙伴談話。就這樣,落了下來。帶著自己的夢想準備迎接新年。雪是極佳的舞者。沒有伴奏,沒有歡呼。她穿著白色的舞裙,翩翩起舞,有時會拉著伙伴一起,跳著《小天鵝舞曲》不知是誰那么細心,為了襯托雪窈窕的身材,把舞臺的背景選為紅色,還在舞臺上鋪設了紅色的地毯,把彩燈設為激情似火的紅色。
購物熱快過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著辦年貨。街上貨物琳瑯滿目,購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們正在商店選購新年禮服呢,周圍圍著一群可愛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著鬧著要買新衣服、新玩具。這些媽媽被吵得沒辦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帶寶貝們一陣狂購后,再來為自己添置。對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臟了。這時突然傳來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來一位大伯剛買完魚出來,不小心將正在購買年畫的幾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臟了。沒關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著剛選好的年畫又走進了另一家商店。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哈哈哈那邊又傳來了一陣陣笑聲
火藥味
砰,啪一陣炮竹響起,為過年打下了基調。陣陣煙霧開始彌漫開來,把咱們重重包圍,煙霧好似要吞噬了咱們一般耳畔的爆竹聲夾雜著火藥味,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餐味夜,悄悄的到來。迫不及待的咱們便開始熱熱鬧鬧地享受豐盛的年夜飯,每一碗菜都是別樣的精致細膩,香噴噴的香氣在我鼻孔里不斷地撓癢,夾上一塊,溫馨的暖流灌輸全身。說笑聲中,我真想窒息于這片空氣之中。。『孟愕牟臀!
愛這份濃厚的年味,溫馨,美滿,快樂。
【第六篇】:年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目,總把新桃換舊符。我披著大紅新衣,圍著大紅圍巾,以嶄新的一面出現在大家面前,我就是20XX年。
我?guī)е粋好心情,來到了大街小巷里。一對對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希望的春聯,一副副獨具一格、生動有趣的窗花,還有那一張張色彩艷麗、畫工精美,充滿民族風情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許多歡樂氣氛,也早已讓我賞心悅目,贊不絕口。市集上,趕集之人屈指可數,大多卻是走親訪友的,左手一箱牛奶,右手一個大禮包。我悄悄地跟了過去,只見那送禮之人隨手掏出了幾百元錢,遞給一個孩子,想必這孩子就是那送禮之人朋友的兒女吧!我思索道:這金錢、物質終究是不能衡量一個人的親情和友誼的。所謂的壓歲錢也許是勉勵孩子們在新的一年里能更高更快地成長,也許是人們之間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友誼活動,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團結友愛的高尚美德。
夜晚,一輪皎月從日落之處升起,隨之,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此起彼伏,色彩絢爛的煙花騰空而起,熱鬧非凡,在一旁的我也是眼花繚亂。此時此刻,我想到了身居寶島臺灣的團團和圓圓,它們此時此刻在干什么呢?我默默祈禱,祈禱祖國能夠早日實現統一的愿望,使寶島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我又想到了那些站崗放哨保衛(wèi)祖國的解放軍戰(zhàn)士,寒風呼嘯的日子里,他們不畏寒冷,威武地堅守在祖國的邊疆。他們總是過著有家不能歸的生活。這漫長的一夜,他們又在做些什么呢?或許也像這里一樣,玩著擊鼓傳花,瞎子點蠟的娛樂游戲;或許還在邊疆山坡上站崗;或許正擠在一起吃水餃;看聯歡會,或許正忙著寫家書;或許文明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節(jié)日的風俗必然要改變。但是不管如何發(fā)展變化,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文化是不會改變的,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對于咱們這個民[〕族是根深蒂固的,對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來說,它意味著永恒,改變的只可能是形式。
【第七篇】:年味
春節(jié)越來越近了,年味也越來越濃了。
大街上路兩旁掛上了一排一排的大紅燈籠,遠看紅彤彤的,把整條街都映紅了。
各大商店超市門前,也掛上了各大燈籠,充滿喜慶的氣氛。
路上的人多起來了,一個個喜氣洋洋的,耕牛來他們是來采購年貨的,有的手里拿著大包小包,喜滋滋地往家走;有的自行車上帶著一箱箱水果箱急匆匆地往家騎;有的兩手拿著一大堆禮品盒,慢悠悠地逛著……汽車、電動車、自行車呼呼地開過,組成一首喜慶的春節(jié)進行曲。
小區(qū)里幾乎每家每戶陽臺上,窗戶下掛滿了香腸、鰻干、臘肉、雞、鴨……看看家家戶戶的年貨就能猜出主人是哪里的人,做的是什么風味的年貨。
家家戶戶打掃衛(wèi)生,窗戶擦得亮亮的,地板拖得干干凈凈;床單、被都換洗過,很多人在門上貼了春聯和大紅的福字。
小區(qū)里架起了大紅的充氣柱子和大紅的充氣拱橋,使喜慶的氣氛更濃了。
我家年貨也準備的很充裕,爸爸單位分了三箱禮盒,兩盒糖,一箱水果,媽媽買來許多海產,有的放在冰箱里,有的放在陽臺上。
年味越來越濃了,我盼著春節(jié)快快到來。
【第八篇】:年味
窗外的夜空,偶爾會升騰起一多多絢麗的煙花,這一切都告訴咱們:新年的腳步正在悄悄走近。
臨近新年,山村里的年味和城市里的真的很不一樣,山村里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為新年而忙碌了。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按照習俗是送灶神上天過年的日子,人們會準備一些甜甜糯糯的食物,如臘八粥、糖水年糕、糯米湯圓,送灶神,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為自己多美言幾句。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準備了好酒好菜隆重地把灶神接回來,讓灶神爺在一年當中好好照看整個家。
送完灶神,接下來家家戶戶就開始撣塵了,撣塵就是把家里的積塵打掃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地迎接新年。
除夕這天,人們最開心也是最忙碌,貼春聯,掛燈籠,貼門聯、貼窗花,把家里打扮得熱熱鬧鬧的。
到了晚上才上過年的重頭戲,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桌特別豐盛的晚餐,餐桌上肯定會有一條魚,但這條魚是不能吃只能看的。因為“魚”和“余”是同音,餐桌上有魚,就代表著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完了年夜飯,小孩子可開心啦!不僅可以拿到鼓鼓的紅包,還可以盡情的放鞭炮,“九龍戲珠”真像九條龍在天空中嬉戲飛舞。“哨聲月旅行”也很有意思,就像有誰吹著優(yōu)美動聽的哨子,更重要的是不受大人的約束,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因為這叫“守歲”。
鄉(xiāng)村的年過得可真是有滋有味,那種年味兒我想沒有親自品嘗過是永遠感受不到的。
【年味的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年味小學生作文07-22
年味的作文:幸福年味12-20
年味作文02-25
尋找年味小學生作文12-18
年味01-31
幸福的年味小學生作文12-18
家鄉(xiāng)的年味學生作文八篇11-29
年味小學生作文15篇01-14
年味優(yōu)秀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