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好時光》翻譯賞析
好時光 李隆基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
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作者】
李隆基
。685-762)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與太平公主合謀發(fā)動政變,殺韋后,擁其父睿宗即位,被立為太子。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受禪即位,改元開元。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jīng)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后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貪圖享樂,寵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終于導(dǎo)致安史之亂發(fā)生,唐朝開始衰落。
唐明皇,帝諱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後?臨淄郡王。景云元年,進封平王,立?皇太子,英武多能。開元之際,勵精政事,海內(nèi)殷盛,旁求宏碩,講道藝文。貞觀之風,一朝復(fù)振。在位四十七年曰明。詩一卷。
【注釋】
張敞:漢宣帝時,為京兆尹。曾為妻子畫眉。后來成為夫妻恩愛的典故,傳為佳話。
傾國:極言婦女之美貌。
【賞析】
此詞取篇末三字為名。詞中著意描寫一位傾國麗人,蓮臉修眉,年輕貌美。希望她能及時“嫁取個”多情郎君,莫辜負“好時光”。這首小令,抒情委婉,描寫細膩,對后世詞風有一定影響。
據(jù)《詞林紀事》記載,明皇(即唐玄宗)“嘗臨軒縱擊,制一曲曰《春光好》,方奏時,桃李俱發(fā),應(yīng)詞中“莫負好時光”之語,明皇戲曰:“此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
在詞的發(fā)展初期,詞牌與詞的內(nèi)容是統(tǒng)一的,唐玄宗的這首詞即如此。上闋工筆描繪了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美人的'姣好體貌,細寫其錦衣宮裝、高髻云鬟、面如蓮花、遍體紅香,辭藻華麗濃艷,極言美人之青春艷麗。
下闋直抒詞旨,以勸說口吻,勸美人不要辜負了大好時光。古有《金縷曲曰:“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二者主旨一致,均是勸人珍惜寶貴時光,莫將青春虛度之意。
詞最早始于民間,內(nèi)容廣泛、詞言樸素。至花間詞派興起,則漸失民間文學(xué)特色,詞風趨于典雅艷麗,更注重煉字琢句。觀此詞,則兼有二者之長,雖為帝王之詞,卻也留有民間詞曲的痕跡。上闋描寫香軟典雅、下闋語言率直樸素,乃是詞由民間曲子詞向文人曲子詞過渡的一個表征。
【李隆基《好時光》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幸蜀西至劍門_李隆基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5
好時光譯文及賞析06-05
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5
無題賞析翻譯賞析02-23
《春曉》翻譯賞析05-28
春日翻譯及賞析05-14
《出塞》翻譯與賞析06-26
《文章》翻譯賞析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