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躁急自敗文言文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為了幫助更多人學習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躁急自敗文言文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躁急自敗文言文賞析1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簡③束書從。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應曰:“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④。”予慍為戲。趨行及半,小奚撲,束斷書崩,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
注]①庚寅:指1650年。②小奚:小書童。③木簡:這里指木板。④闔:關閉。⑤牡下:上鎖。⑥爽然:若有所失的樣子。
1、解釋加點詞語。
束()許()熟()慍()
2、渡者說“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彼@樣說的依據是什么?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儆杷凰级烧哐越
、谔煜轮栽昙弊詳。F暮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
4、借用一個成語概括這個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參考答案】
1、束:綁、捆綁許:左右熟:仔細慍:抱怨、怨恨
2、渡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在仔細觀察小書童后,作出了這樣的回答。也可用原文的句子回答,如“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山”“望城二里許”“渡者熟視小奚”。
3、①我若有所失,想想渡者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谑郎夏切┮驗榧痹甓兄率。搅税磉沒有找到地方過夜的(情況)它們也像是這樣的呀!
4、欲速則不達
躁急自敗文言文賞析2
《躁急自敗》是一篇文言文,它出自清代文學家吳楚材和吳調侯編選的《古文觀止》。這篇文章講述了春秋時期,鄭國公子歸生接受楚國命令出使晉國,途經漢水時聽說楚軍與晉軍在鄢陵交戰(zhàn),他就打算返回楚國。但他的仆人子石建議他等一個晚上再走,因為楚軍目前沒有獲勝的跡象。然而公子歸生卻急躁不安,堅持要立即離開。最終,他們在夜里遇到楚軍的巡邏兵,被俘獲。
這篇文章通過講述這個故事來說明“事有成毀,物有成敗,機有進退”的道理。它告誡人們不能急躁冒進,否則就會像公子歸生那樣失敗。文章語言簡潔明了,結構嚴謹,寓意深刻。它值得我們仔細閱讀和品味。
躁急自敗文言文賞析3
《躁急自敗》是一篇文言文,它出自清代文學家沈復的《浮生六記》之《坎坷記愁》。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因為急躁而招致的麻煩。
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一次聚會上因急躁而與朋友發(fā)生口角,最后被朋友趕出房間的經歷。作者在文中反思了自己的錯誤,認識到了急躁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道理。
這篇文章通過對作者親身經歷的描述,生動地展現了急躁會導致失敗的道理。作者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感悟和教訓,使讀者能夠深刻地理解到急躁的危害性。
總的來說,《躁急自敗》是一篇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義的文章,它通過具體事例告誡人們要克服急躁情緒,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躁急自敗文言文賞析4
"躁急自敗"是一句古訓,意思是過于急躁和沖動會導致自己的失敗。這句話源于古代中國的儒家思想,強調的是內心的平靜和穩(wěn)定,以及對事物發(fā)展的耐心和等待。
在文言文中,"躁急自敗"通常被用來警示人們不要過于急躁和沖動,要有一種沉穩(wěn)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這種心態(tài)被視為一種美德,因為它可以幫助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冷靜,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同時,"躁急自敗"也可以被理解為一種人生哲學,它告訴我們,人生中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積累才能實現的。因此,我們應該有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難和挫折就放棄我們的目標和理想。
總的來說,"躁急自敗"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人生智慧,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時保持冷靜,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
【躁急自敗文言文賞析】相關文章:
慶州敗原文及賞析10-14
《自詠示客》原文及賞析10-24
撥不斷·自嘆原文及賞析09-13
自詠示客原文賞析07-03
定風波·自春來賞析10-21
《自詠示客》原文賞析08-21
自詠示客原文及賞析08-29
殿前歡·對菊自嘆原文及賞析05-26
自君之出矣原文及賞析08-07
望海潮·自題小影原文及賞析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