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畢業(yè)實習是本專業(yè)一個十分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系統(tǒng)鞏固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并做到理論知識與生產(chǎn)實踐相結(jié)合,它對學生能否更好的完成畢業(yè)設(shè)計起著重要作用。
要求我們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驗證、鞏固、深化及綜合運用課堂所學的基礎(chǔ)知識和專業(yè)理論,為今后從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chǔ);進一步學習土木工程的施工工藝、施工組織管理的實際知識,對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及生產(chǎn)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認識;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生產(chǎn)實際中去,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詳細了解我國目前土木工程結(jié)構(gòu)檢測及新材料的生產(chǎn)工藝和技術(shù)檢測水平,廣泛收集有關(guān)畢業(yè)論文方面的資料,為最后的畢業(yè)論文做好充分準備;深入了解我國土木工程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檢測的發(fā)展水平,樹立獻身國家建設(shè)和本專業(yè)的信心,同時,通過畢業(yè)實習,在已具有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土木工程知識的基礎(chǔ)上,要具有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相關(guān)產(chǎn)品的研究、開發(fā)、性能檢測和土木工程結(jié)構(gòu)性能檢測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完成上崗前技能訓練,也為畢業(yè)設(shè)計奠定堅實基礎(chǔ),實現(xiàn)工程技術(shù)應用能力綜合提高,建立起素質(zhì)教育平臺。
通過在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蚌埠市大慶路01標項目部進行畢業(yè)實習,深入生產(chǎn)第一線進行觀察和調(diào)查研究,獲取必要的感性知識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工程施工組織形式以及混凝土生產(chǎn)過程,了解和掌握本專業(yè)基礎(chǔ)的生產(chǎn)實際知識,鞏固和加深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并為后以后畢業(yè)設(shè)計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矗在實習期間,通過在工地實驗室的學習,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jié)合起來,讓我們考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通過次次實習,廣泛接觸工人并且通過與技術(shù)人員的談話,學習他們好的生產(chǎn)經(jīng)驗,技術(shù)革新和成果。 最后通過記實習日志,寫實習報告,鍛煉我們觀察、分析問題以及搜集和整理技術(shù)資料等方面的能力。
二、實習內(nèi)容
新建蚌埠市大慶路淮河公路橋是蚌埠市西部重要的南北向過境公路和城市快速通道,道路全長2.221km,其中橋梁全長為1778米。本項目經(jīng)理部承建的01標段范圍為主橋及北引橋,里程樁號K0+390.5~K1+276.5,全長886m。 工地試驗室主要設(shè)在項目部內(nèi),攪拌站建設(shè)區(qū)內(nèi)再分設(shè)工地試驗室,辦公室、樣品室、力學室、水泥室、標養(yǎng)室各一間,負責本項目的各項試驗檢測。本工地試驗室母體掛中交四航局一公司中心試驗室,具備常規(guī)的試驗和檢測資質(zhì),特殊的試驗和檢測送至業(yè)主認可的有資質(zhì)的試驗機構(gòu)進行。
在蚌埠市淮河公路橋01標項目部實習的這一個月生活中,我親身參加到勞動實踐當中,在項目部試驗室各位老師的帶領(lǐng)下,學習到許多實踐知識,在此期間做了砂子含水率試驗、砂子含泥量試驗、砂子篩分析試驗、砂子的堆積密度及表觀密度和緊裝密度試驗,碎石的篩分試驗、碎石的壓碎值試驗和含泥量試驗、水泥的密度試驗、水泥的表觀密度試驗、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和凝結(jié)時間及安定性試驗、水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等。
三、實習結(jié)果
現(xiàn)將這一個月的實踐成果整理如下:
3.1細集料試驗
細集料是指粒徑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機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細集料是指粒徑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細集料的物理常數(shù)包括表觀密度、堆積密度、空隙率等。級配 試驗為篩分實驗,取烘干后的試樣500g,精確至0.5g,在一整套標準篩上進行篩分,分別求出試樣存留在篩上質(zhì)量。然后按分計篩余百分率、通過篩余百分率計算。
3.1.1細集料篩分試驗
細集料篩分試驗的目的是測定細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顆粒級配及粗細程度。對水泥混凝土用細集料可采用干篩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篩分。工地實驗室采用的是干篩發(fā)。所用到的實驗器材有標準篩:孔徑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和0.075mm;天平:稱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搖篩機;烘箱:能控溫在105℃±5℃;淺盤和硬、軟毛刷等。
實驗步驟如下:
1、試驗準備
根據(jù)樣品中最大粒徑的大小,選用適宜的標準篩.通常為9.5㎜篩(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篩(瀝青路面及基層用天然砂、石屑、機制砂等)篩除其中的超粒徑材料然后將樣品在潮濕狀態(tài)下充分拌勻,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縮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試樣兩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備用。
2、細集料干篩法試驗
首先準確稱取烘干試樣約500g(m1),準確至0.5g,置于套篩的最上面一只,即4.75㎜篩上,將套篩裝入搖篩機,搖篩約10min,然后取出套篩,再按篩孔大小順序,從最大的篩號開始,在清潔的淺盤上逐個進行手篩,直到每分鐘的篩出量不超過篩上剩余量的0.1%時為止,將篩出通過的顆粒并入下一號篩,和下一號篩中的試樣一起過篩,以此順序進行至各號篩全部篩完為止。
其次依次稱量各篩篩余試樣的質(zhì)量,精確至0.5g。所有各篩的分計篩余量和底盤中剩余量的總量與篩分前的試樣總量,相差不得超過后者的1%。
3、實驗結(jié)果與計算
首先是計算分計篩余百分率各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為各號篩上的篩余量除以試樣總量(m1)的百分率,精確至0.1%。
其次是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各號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為該號篩及大于該號篩的各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和,準確至0.1%。
再次是計算質(zhì)量通過百分率各號篩的質(zhì)量通過百分率等于100減去該號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準確至0.1%。 最后是根據(jù)各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或通過百分率,繪制級配曲線。
天然砂的細度模數(shù)按式下式計算,精確至O.01。
Mx=
(A2A3A4A5A6)5A1 100A1式中: MX——砂的細度模數(shù);A5、A4、……A1——分別為0.15㎜、0.3㎜、……、4.75㎜各篩上的累計篩余百分率(%)。
對于本實驗而言應進行兩次平行試驗,以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試驗所得的細度模數(shù)之差大于0.2,應重新進行試驗。 3.1.2細集料堆積密度及緊裝密度試驗
細集料堆積密度及緊裝密度試驗的目的是測定砂自然狀態(tài)下的堆積密度、緊裝密度及空隙率。所用到的實驗器材有:臺秤:稱量5kg,感量5g;容量筒:金屬制,圓筒形,內(nèi)徑108mm,凈高108mm,筒壁厚2mm,筒地厚5mm,容積越1L;標準漏斗;烘箱:能控溫在105℃±5℃;小勺、直尺、淺盤等
1、試驗準備
試樣制備:用淺盤裝來樣約5kg,在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卻至室溫,分成大致相等的兩份備用。
容量筒容積的校正方法:以溫度為20℃±5℃的潔凈水裝滿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緊貼水面,玻璃板與水面之間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稱量,用式下式(1)計算筒的容積V。 V=m’2-m’1 (1) 式中: V——容量筒的容積,mL;
m’1——容量筒和玻璃板總質(zhì)量,g; m’2——容量筒、玻璃板和水總質(zhì)量,g。
2、試驗步驟
堆積密度:將試樣裝入漏斗中,打開底部的活動門,將砂流入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裝試樣,但漏斗出料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應為50mm左右,試樣裝滿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用直尺將多余的試樣沿筒口中心線向兩個相反方向刮平,稱取質(zhì)量(m1)。
緊裝密度:取試樣一份,分兩層裝入容量筒。裝完一層后,在筒底墊放一根直徑為10mm的鋼筋,將筒按住,左右交替顛擊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裝入第二層。
第二層裝滿后用同樣方法顛實(但筒底所墊鋼筋的方向應與第一層放置方向垂直)。兩層裝完并顛實后,添加試樣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將多余的試樣沿筒口中心線向兩個反方向刮平,稱其質(zhì)量(m2)。
3、數(shù)據(jù)處理
堆積密度及緊裝密度分別按式(2)和式(3)計算至小數(shù)點后3位。
p=(m1- m0)/ V (2) p’=(m2- m0)/ V (3) 式中:p ——砂的堆積密度(g/cm3); p’——砂的緊裝密度(g/cm3);
m0——容量筒的質(zhì)量(g);
m1——容量筒和堆積砂的總質(zhì)量(g); m2——容量筒和緊裝砂的總的質(zhì)量(g);
V——容量筒容積(mL)。
砂的空隙率按式(4)計算,精確至0.1%
n=(1- p / p’)*100 (4)
式中:n ——砂的空隙率(%); p ——砂的堆積密度(g/cm3);
p ——砂的緊裝密度(g/cm3)。
4、試驗結(jié)果
3.1.3細集料含泥量試驗(篩洗法)
本方法僅用于測定天然砂中粒徑小于0.075㎜的塵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所用到的實驗器材有:天平:稱量1㎏,感量不大于1g;烘箱:能控溫在105℃±5℃;標準篩:孔徑0.075㎜及1.18㎜的方孔篩;其它:筒、淺盤等。
1、試驗準備
將來樣用四分法縮分至每份約1000g,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稱取約400g(m0)的試樣兩份備用。
2、試驗步驟
首先取烘干的試樣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浩凈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約200㎜,充分拌和均勻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試樣,使塵屑、淤泥和粘土與砂粒分離,并使之懸浮水中,緩緩地將渾濁液倒入1.18㎜至0.075㎜的套篩上,濾去小于0.075㎜的顆粒。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先用水濕潤,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砂粒丟失。
其次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復上述過程,直至筒內(nèi)砂樣洗出的水清澈為止。 最后用水沖洗剩留在篩上的細粒,并將0.075㎜篩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篩中砂粒的上表面)來回搖動,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顆粒;然后將兩篩上篩余的顆粒和筒中已經(jīng)洗凈的試樣一并裝入淺盤,置于溫度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怛重,冷卻至室溫,稱取試樣的質(zhì)量(m1)。
3、數(shù)據(jù)處理砂的含泥量按下式計算至0.1%。
m0m1
100
Qn=m0式中:Qn——砂的含泥量(%);
m0——試驗前的烘干試樣質(zhì)量(g); m1——試驗后的烘干試樣質(zhì)量(g)。
4、試驗結(jié)果
以兩個試樣試驗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兩次結(jié)果的差值超過0.5%時,應重新取樣進行試驗。
3.2粗集料試驗
3.2.1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篩法試驗
本試驗的目的是測定粗集料(碎石、礫石、礦渣等)的顆粒組成對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篩法篩分,所用到的實驗器材有:試驗篩:根據(jù)需要選用規(guī)定的標準篩;搖篩機;天平或臺秤:感量不大于試樣質(zhì)量的0.1%;其它:盤子、鏟子、毛刷等。
1、試驗準備
按規(guī)定將來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縮分至下表1要求的試樣所需量,風干后備用。根據(jù)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徑的篩孔尺寸過篩,除去超粒徑部分顆粒后,再進行篩分。
篩分用的試樣質(zhì)量 表1
2、試驗步驟
首先取試樣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稱取干燥集料試樣的總質(zhì)量(m0),準確至0.1%。
其次用搪瓷盤作篩分容器,按篩孔大小排列順序逐個將集料過篩。人工篩分時,需使集料在篩面上同時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頓的運動,使小于篩孔的集料通過篩孔,直至1min內(nèi)通過篩孔的質(zhì)量小于篩上殘余量的0.1%為止;當采用搖篩機篩分時,應在搖篩機篩分后再逐個由人工補篩。將篩出通過的顆粒并人下一號篩,和下一號篩中的試樣一起過篩,順序進行,直至各號篩全部篩完為止。應確認1min內(nèi)通過篩孔的質(zhì)量確實小于篩上殘余量的0.1%。
最后稱取每個篩上的篩余量,準確至總質(zhì)量的0.1%。各篩分計篩余量及篩底存量的總和與篩分前試樣的干燥總質(zhì)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過m0的0.5%。
3、數(shù)據(jù)處理
(1) 計算各篩分計篩余量及篩底存量的總和與篩分前試樣的干燥總質(zhì)量m0之差,作為篩分時的損耗,并計算損耗率,按式(1)計算,若損耗率大于0.3%,應重新進行試驗。
m5=m0-(∑mi+m底) (1) 式中: m5——由于篩分造成的損耗(g); m0——用于干篩的干燥集料總質(zhì)量(g); mi——各號篩上的分計篩余(g);
i——依次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徑的排序; m底——篩底(0.075㎜以下部分)集料總質(zhì)量(g)。
(2)干篩分計篩余百分率干篩后各號篩上的分計篩余百分率按式2計算,精確至0.1%。
pi'
mi
100
m0m5
(2)
'p 式中:i——各號篩上的分計篩余百分率(%);
m5——由于篩分造成的損耗(g); m0——用于干篩的干燥集料總質(zhì)量(g); mi——各號篩上的分計篩余(g);
i——依次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徑的排序。
(3)干篩累計篩余百分率
各號篩的累計篩余百分率為該號篩以上各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和,記下數(shù)據(jù),精確至0.1%。
(4)干篩各號篩的質(zhì)量通過百分率
各號篩的質(zhì)量通過百分率Pi等于100減去該號篩累計篩余百分率,記下數(shù)據(jù),精確至0.1%。
(5)由篩底存量除以扣除損耗后的干燥集料總質(zhì)量計算0.075㎜篩的通過率。 (6)試驗結(jié)果以兩次試驗的平均值表示,精確至0.1%。當兩次試驗結(jié)果P0.075的差值超過1%時,試驗應重新進行。 3.2.2粗集料壓碎值試驗
試驗目的是測定碎石或礫石抵抗壓碎的能力,間接地推測其相應的強度,以鑒定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品質(zhì),評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適用性。所用到的實驗器材有壓力試驗機:荷載300kN以上;壓碎指標值測定儀;圓孔篩:孔徑分別為2.5mm、10mm、20mm。
1、試驗準備
采用風干石料用 13.2mm 和9.5mm 標準篩過篩, 取 9.5mm~13.2mm 的試樣地各3000g, 供試驗用。如過于潮濕需加熱烘干時 , 烘箱溫度不得超過 100℃, 烘干時間不超過 4h。試驗前, 石料應冷卻至室溫。
2、試驗步驟
將試筒安放在底板上,然后將要求質(zhì)量的試樣分 3 次 ( 每次數(shù)量大體相同 )
均勻裝入試模中 , 每次均將試樣表面整平, 用金屬棒的半球面端從石料表面上均勻搗實 25 次。最后用金屬棒作為直刮刀將表面仔細整平。再將裝有試樣的試模放到壓力機上, 同時加壓頭放入試筒內(nèi)石料面上, 注意使壓頭擺平, 勿模擠試模側(cè)壁。 開動壓力機 , 均勻地施加荷載, 在 10min 左右的時間內(nèi)達到總荷載 400KN , 穩(wěn)壓5s , 然后卸荷。將試模從壓力機上取下, 取出試樣。 用 2.36mmm 標準篩篩分經(jīng)壓碎的全部試樣, 可分幾次篩分, 均需篩到在 1min 內(nèi)無明顯的篩出物為止。稱取通過 2.36mm 篩孔的全部細料質(zhì)量 (m1), 準確至 1g。 3、數(shù)據(jù)處理
石料壓碎值按下式計算, 精確至 0.1%
Qa = m1/ mo×100式中:Qa——石料壓碎值 (%); mo 一一試驗前試樣質(zhì)量 (g);
m1 一一試驗后通過 2.36mm 篩孔的細料質(zhì)量 (g) 4、試驗結(jié)果
3.3水泥試驗
3.3.1水泥膠砂強度試驗
本實驗標準適用于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以及石灰石硅酸鹽水泥的抗折與抗壓強度的檢驗。其它水泥采用本標準時必須探討該標準規(guī)定的適用性。所用到的實驗器材有攪拌機、試模、振實臺、抗折強度試驗機及抗壓強度試驗機等。
1、膠砂制備與試件成型
將試模擦凈、模板四周與底座的接觸面上應涂黃油、緊密裝配、防止漏漿。
內(nèi)壁均勻刷一薄層機油。標準砂應符合GB/T17671—1999中國ISO標準砂的質(zhì)量要求。試驗采用灰砂比為1:3,水灰比0.50。 每成型3條試件需稱量:水泥450g,標準砂1350g,水225mL。 膠砂攪拌。用ISO膠砂攪拌機進行,先把水加入鍋內(nèi),再加入水泥,把鍋放在固定器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開動機器,低速攪拌30s后,在第二個30s開始的同時均勻地將砂子加入,再高速攪拌30s后,停拌90s,在第一個15s內(nèi)用一膠皮刮具將葉片和鍋壁上和膠砂刮入鍋中間,在調(diào)整下繼續(xù)攪拌60s。各個攪拌階段,時間誤差應在±1s以內(nèi)。試件用振實臺成型時,將空試模和套模固定在振實臺上,用勺子直接從攪拌鍋內(nèi)將膠砂分二層裝模。裝第一層時,每個槽里先放入300g膠砂,并用大播料器刮平,接著振動60次,再裝入第二層膠砂,用小播料器刮平,再振動60s。移走套模,從振實臺上取下試模,用一金屬尺近似90°的角度架在試模模頂?shù)囊欢,沿試模長度方向以橫向鋸割動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動,一次將超過試模部分的膠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況下將試件表面抹平。 2、試件養(yǎng)護
將成型好的試件連模放入標準養(yǎng)護箱內(nèi)養(yǎng)護,在溫度為(20±1)℃,相對濕度不低于90%的條件下養(yǎng)護20~24h之間脫模。將試件從養(yǎng)護箱中取出,用墨筆編號,編號時應將每只模中三條試件編在兩齡期內(nèi),同時編上成型與測試日期。然后脫模,脫模時應防止損傷試件。硬化較慢的水泥允許24h以后脫模,但須記錄脫模時間。試件脫模后立即水平或豎直放入水槽中養(yǎng)護,養(yǎng)護水溫為(20±1)℃,水平放置時刮平面應朝上,試件之間留有間隙,水面至少高出試件5mm,最后用自來水裝滿水池,并隨時加水以保持恒定水位。 3、水泥抗折強度試驗
各齡期的試件,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24±15)min、(48±30)min、(72±45)min、7d±2h、28d±8h內(nèi)進行強度測試,于試驗前15min從水中取出三條試件。 測試前須先擦去試件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夾具上圓柱表面粘著的雜物,然后將試件安放到抗折夾具內(nèi),應使試件側(cè)面與圓柱接觸。調(diào)節(jié)抗折儀零點與平衡,開動電機以(50±10)N/s速度加荷,直到試件折斷,記錄抗折破壞荷載Ff(N)。 按下式計算抗折強度Rf(精確至0.1MPa)。
fce,m
1.5FL
b3式中: F — 折斷時施加于試件中部的荷載,N; L — 支承圓柱之間的距離,mm; b — 試件正方形橫截面的邊長,mm。
抗折強度結(jié)果取三塊試件的平均值;當三塊試件中有一塊超過平均值的±10%時,應予剔除,取其余兩塊的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試驗結(jié)果。
4、水泥抗壓強度試驗
抗折試驗后的六個斷塊試件應保持潮濕狀態(tài),并立即進行抗壓試驗,抗壓試驗須用抗壓夾具進行。清除試件受壓面與加壓板間的砂粒雜物,以試件側(cè)面作受壓面,并將夾具置于壓力機承壓板中央。開動試驗機以(2.4±0.2)kN/s的速度進行加荷,直至試件破壞。記錄最大抗壓破壞荷載Fc(N)。 按下式計算抗壓強度Rc(精確至0.1MPa)。 Rc=Fc/A
式中 Rc——抗壓強度,Mpa;
Fc——破壞時的最大荷截,N;
A——受壓部分面積,mm2(40 mm×40 mm=1 600 mm2)。
5、試驗結(jié)果
以一組三個棱柱體上得到的6個抗壓強度測定值的算術(shù)平均為實驗結(jié)果。如6
個測定值中有一個超出六個平均值的±10%,就應剔除這個結(jié)果,而以剩下5個的平均數(shù)為結(jié)果。如果 5個測定值中再有超過它們平均數(shù)±10%的,則此組結(jié)果作廢。經(jīng)評定試驗結(jié)果滿足規(guī)范要求。 3.3.2水泥密度測定試驗
1、操作方法
將無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線后(以彎月面下部為準),蓋上瓶塞放入恒溫水槽中,使刻度部分進入水中(水溫應控制在李氏瓶刻度要求的溫度),恒溫30min,記下初始讀數(shù)。從恒溫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濾紙將李氏瓶細長頸內(nèi)沒有煤油的部分仔細擦干凈。水泥試樣應預先通過0.09mm方孔篩,在110℃±5℃溫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稱取水泥60g,精確至0.01g。用小勺將水泥樣品一點點裝入李氏瓶中,反復搖動(也可用超聲波震動),至沒有氣泡排出,再次將李氏瓶靜置于恒溫水槽中,恒溫30min,記下第二次讀數(shù)。初始讀數(shù)和第二次讀數(shù),恒溫水槽的溫度差不大于0.2℃。
2、計算方法
水泥體積應為第二次讀數(shù)減去初始讀數(shù),即水泥所排開的無水煤油的體積(ml)。水泥的密度按下式計算:水泥的密度(ρ)=水泥質(zhì)量(g)/排開的體積(㎝3),結(jié)果計算到小數(shù)第三位,且取整數(shù)到http://m.lady-power.com㎝3,試驗結(jié)果取兩次測定結(jié)果的算術(shù)平均值,兩次測定結(jié)果之差不得超過0.02 g/㎝3。
3.4硬化水泥混凝土性能試驗
3.4.1水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性能試驗
本方法可用于確定水泥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作為評定水泥混凝土品質(zhì)的主要指標。主要儀器設(shè)備有 壓力試驗機:YE-2000C,壓力機的精度±1%以內(nèi)。 鋼尺:精度1mm。
1、操作前準備
檢查壓力機的油、電路是否正常。壓力機讀盤調(diào)零(清零)。
2、操作步驟取出試件后及時進行試驗,將試件表面與上下承壓板面擦干凈。以成型時側(cè)面為上下受壓面,試件穩(wěn)妥放在球座上,球座置于壓力機中心,幾何對中。強度等級低于C30的混凝土取http://m.lady-power.com的加荷速度,強度等級≥C30,且<C60時,則取http://m.lady-power.com加荷速度,強度等級≥C60時,http://m.lady-power.com的加荷速度,當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應停止調(diào)整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記下破壞極限荷載。
3、數(shù)據(jù)處理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按下式計算:
R=F/A
式中: R——混凝土抗壓強度,MPa
F——極限荷載N;
A——受壓面積mm2
混凝土立方體強度計算應精確至0.1MPa。
4、結(jié)果評定
以3個試件測值的算術(shù)平均值為測定值,3個試件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值的15%,則取中間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的差值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驗結(jié)果無效。
四、實結(jié)
畢業(yè)實習對于我們正在學校學習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實習是把我們在平時學習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去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基于這一點,再有一點就是我們這個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有較大的差距,這個差距就有待于我們到實踐中去,把它們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并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這個對我們以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實習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
本次實習使我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理論與實際的相結(jié)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算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吧!這次生產(chǎn)實習對于我們以后學習、找工作也是受益匪淺。在短短的一個月中,讓我們初步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也讓我們初步的認識了這個社會?傊ㄟ^這一個月的生產(chǎn)實習,我了解到很多工作知識,也得到意志上鍛煉,有辛酸也有快樂,這是我大學生活中的又一筆寶貴的財富,對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將有很大的影響。令人難忘的一個多月工地實習停止了,在這一個多月里,我學會了很多東西,理解了很多道理。實踐是對科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并不能控制具體的體系的科學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應用。在課堂上,我們學習的理論知識,假設(shè)在實際生涯和工作當中不能夠靈巧應用,那一切將即是是零。實習就是將我們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戰(zhàn)當中往。所以我們要做到能把課本上的知識機動適當?shù)膽,成為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要做到適應該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要能夠斷定自己的人生坐標,要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實習報告】相關(guān)文章:
無機非金屬材料實習報告02-22
工程材料實習報告02-22
材料工程實習報告總結(jié)08-04
無機材料物理性能知識點整理03-24
材料工程實習心得總結(jié)08-04
材料實習報告02-08
裝飾材料實習報告08-06
材料學生實習報告08-05
材料學院實習報告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