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治理黃河污染的小建議和意見書內容
黃河是世界第六大長河,我們中國第二長河。在治理上你都有拿出建議要提出來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治理黃河的小建議,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治理黃河的小建議篇一
1.須進行泥沙管理,不應興建梯級電站及控制性水庫。
2.多種樹少量砍樹和少量開墾放牧。
3.多建堤壩。
主要:黃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強和改善現(xiàn)有防洪體系,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工程的作用。加速鄭州鐵橋一高村間寬淺游蕩性河段的治理,通過控導主流、穩(wěn)定河勢的工程措施,變游蕩性河道為流路固定的彎曲河道,是防止產(chǎn)生橫河、斜河,確保大堤安全的必要措施。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之一,對中華民族的興盛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黃河水患也是我國人民的心腹大患,歷史上多次泛濫改道,都造成了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重大損失,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所以從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代政府都把黃河的治理作為一件大事來抓。黃河泛濫的根源在于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它使黃河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向下游輸送的泥沙在16億t以上。黃河出晉、陜、豫峽谷到中原平原后,地勢突緩,流速驟減,隨即卸下大量泥沙,使河床越積越高,甚至成為高出兩岸平地的“懸河”。為了防止河水泛濫,人們不斷在河床兩岸筑堤,于是造成河床越淤越高,懸河越筑越高的惡性循環(huán),懸在河南開封等地的這把利劍也越懸越高,險境是可想而知。解放后黨和政府對治黃給予高度重視,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黃河水患的發(fā)生,除下游加強修堤確保萬無一失外,還在中上游的支干河道上建了許多攔河大壩和水庫,除發(fā)電、灌溉綜合利用外,這些大壩起到重要的防洪作用。特別是三門峽水庫的完成和小浪底水庫的即將完成,更會提高對黃河水患的防患能力。由于黃河泛濫的根本原因在于黃河中游,主要是蘭州以下的黃土高原的強烈水土流失,高達16億t的泥沙的`95%以耒自甘、寧、陜、內蒙古、晉、豫等省區(qū)的黃土分布區(qū),這16億t泥沙的相當部位注入渤海,每年向海推進約1km,王戰(zhàn)教授認為大約在200a左右,渤海將從地圖上消失,為此他建議將黃河的入?诟慕(jīng)黃河故道進入黃海①。吳成基教授認為按目前黃河的年流沙量,小浪底水庫將在20a左右失去它現(xiàn)有的功能①,因此對水量并不很大而泥沙量過大的黃河的治理,其主要矛盾是解決黃土高原進入黃河中的泥沙量,是解決黃河水患以及國民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和提高生產(chǎn)力水平的關鍵。當前很多同志試圖在黃土高原分布區(qū)用退耕還林(或植草);停止種植放牧,以及其它阻止泥沙下泄入黃的舉措,似乎這些都不能解決治黃的根本,也解決不了當前和長遠的問題。為此我們提出在不放松上述工作的同時,黃河在甘肅蘭州附近改道經(jīng)榆中夏館營、定西、隴西入渭河,經(jīng)武山、天水,到陜西寶雞、咸陽、渭南到潼關再入黃河。這樣可以完全或基本完全繞過黃土高原的主要分布區(qū),其流經(jīng)的區(qū)域減少,流經(jīng)的距離大大縮短,這將使入黃的泥沙量減少到現(xiàn)在入黃量的5%以內;同時也會使黃河水面的蒸發(fā)量減小,水的流速加快,還會把潼關以下原先沉積的泥沙帶走,“懸河”會逐年降低,減少三門峽、小浪底水庫的后顧之憂,也勿需在下游再改道進入黃海,黃河水清之日,是黃河在蘭州改道完成之日,也有利于根治蝗災和黃河斷流的問題,黃河在蘭州改道入渭河,是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從蘭州經(jīng)夏館營到定西段是一個寬度較大的古河床,只需在定西到隴西之間打通(關于技術方向的問題另文討論),就完全可以實現(xiàn)黃河之水注入渭河。為了統(tǒng)籌兼顧,黃河在蘭州改道入渭河之水后,也可向寧夏、內蒙古適當分流,在黃河故道上修建暗渠至銀川、包頭一帶,供當?shù)氐墓まr(nóng)業(yè)(包括發(fā)電)和人民生活之用。在洪水季節(jié)還可加大向該區(qū)的分流。今后南水北調的西線完工還可多向寧夏、內蒙古一帶加大水的供給。黃河在蘭州改道入渭河到潼關的技術問題較三峽工程簡單,所需經(jīng)費也會小于三峽工程,但它的作用和影響將大大超過三峽工程的影響和作用,是拉動內需和進行西部再開發(fā)的重大步驟。本建議部分采用了孫建中教授的資料,特致謝。
治理黃河的小建議篇二
近年汛期黃河下游發(fā)生洪水的可能性較大,黃河防洪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做好黃河下游的防洪工作,解決當前黃河防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確保黃河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chǎn)的安全,是黃河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指出了黃河防汛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對策與建議。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群防隊伍組織管理不到位。隨著我國經(jīng)濟建設的發(fā)展,人口流動頻繁,沿黃群眾外出打工經(jīng)商的較多,尤其是青壯年人員長期在外,加之農(nóng)村分田到戶,人員管理難度大,從而使部分群眾防汛隊伍只是停留在數(shù)量和名單上,相當一部分人員根本不在本地,很難保證突發(fā)洪水時能召之即來。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群防隊伍組織管理不到位問題。官兵不相識、組織紀律松懈、防汛搶險知識貧乏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
1.2社會備料問題頗多。黃河防汛料物儲備采用國家、社會和群眾儲備相結合的`方式。就目前情況看,國家料物儲備比較可靠,而社會團體和群眾備料,有數(shù)量無實物或有實物無質量的現(xiàn)象相當突出。如遇到工程出險,料物不足,必將貽誤戰(zhàn)機,甚至造成更大的損失。
1.3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滋生。由于近幾年黃河一直沒來大水,加上小浪底水庫建成后發(fā)揮攔洪作用,一部分人認為黃河下游防洪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這種思想認識是防汛工作的大敵,必須堅決克服。
1.4堤防險點和隱患比較突出。一是黃河下游堤防是在歷代民埝的基礎上經(jīng)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填筑質量不一,堤防裂縫和獾狐、鼠類等洞穴隱患較多,堤身總體質量較差,防守難度大。二是堤防老口門多,基礎比較薄弱,遇大洪水時險象叢生。三是近幾年新建、改建壩岸較多,基礎不牢固,未經(jīng)大洪水考驗。四是黃河下游現(xiàn)有險工、控導工程標準低,整體滑塌險情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防洪安全。
1.5防洪非工程措施嚴重不足。一是群眾防汛隊伍中外出經(jīng)營人員較多,在位率較低;二是由于資金短缺,常備料物未達到足額儲備,且常備物資更新不及時,年久老化;三是黃河報險通訊手段比較落后,通訊設備不足,不能滿足防大汛的要求;四是由于防汛經(jīng)費不足,防汛人員技術培訓的廣度和深度均受到制約;五是黃河部門防汛車輛配備不足,上堤道路少,大洪水時,若遇到雨天,搶險機械設備、運輸車輛上堤困難,將會嚴重影響搶險及物資的調運。
2對策與建議
2.1搞好防汛宣傳,高度重視水患意識。洪水災害具有突發(fā)性強、毀滅性等特點,除利用各種渠道、各類媒體、宣傳車、標語口號廣泛宣傳防洪法規(guī)和防汛知識外,每年汛前都要到農(nóng)村村隊街道顯眼的地方,張貼黃河防汛宣傳材料,介紹今年黃河的防汛形勢、防汛任務、防汛要求,使當?shù)馗刹咳罕娬嬲龔乃枷肷险J識到他們是黃河防汛的成員,更加重視黃河防汛工作,增強防汛意識,掌握搶險基本知識。
2.2扎實做好汛前工程普查。每年汛前,黃河防汛部門應對轄區(qū)工程情況進行徒步拉網(wǎng)式的普查,認真仔細查找險點、險段和防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了解掌握轄區(qū)內的工程現(xiàn)狀,找出防洪工程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立即進行整修、加固,提高工程的抗洪強度,確保工程安全。
2.3健全各項防汛制度。黃河防汛責任重大,涉及面廣,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參與,因此,必須由行政首長負總責,按照統(tǒng)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防汛責任制。沿黃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熟悉本轄區(qū)內工程情況和防汛情況,及時解決黃河防汛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加強防汛技術學習,能夠較熟練地掌握防汛基本知識,提高調度的水平。同時,繼續(xù)完善領導包工程、包堤段及分級、分部門負責制,切實把防汛工作落到實處。
2.4不斷修訂完善防洪預案。黃河防洪預案是各級行政首長和防指領導指揮防汛搶險的依據(jù),是各級、各部門進行防汛準備、險情搶護的手段,必須認真掌握,靈活運用。根據(jù)當?shù)毓で、水情、險情和搶險實際情況,及時予以修訂、完善。同時做到防洪預案要增強實用性、可操作性,符合防洪實際,便于行政首長指揮抗洪搶險工作。
2.5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黃河專業(yè)搶險隊、群眾隊伍要逐步實行軍事化、正規(guī)化、制度化管理,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分類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實戰(zhàn)演練,提高專業(yè)隊伍和群防隊伍的業(yè)務素質和實戰(zhàn)能力。同時加強對專業(yè)防汛隊伍的技術訓練和機械化搶險研究,提高防汛搶險的機械化程度,達到快速、機動、靈活、確保搶險隊伍拉得出、頂?shù)蒙、搶得住?/p>
2.6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抓好各級黃河防辦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加快網(wǎng)絡和辦公自動化建設,提高人員的辦事效率,加快汛情傳遞。
2.7加強水情、工情、河勢觀測。一些新修或改建的險工由于未經(jīng)受大洪水考驗,河勢變化后需要加修加固。因此,各基層河務部門要加強河勢工情觀測,密切注視水情、工情變化,及早采取措施,做好各項工程觀測工作。
2.8認真做好水文、氣象測報和通信保障等工作。黃河業(yè)務部門汛前要對各水位觀測站水尺進行全面檢查維修,嚴格按要求完成測報任務。氣象部門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加強對暴雨、臺風和異常天氣的監(jiān)測預報,及時向市防指和黃河防汛辦公室提供長期、中期、短期氣象預報和天氣公報。通信部門要編制好通信、網(wǎng)絡保障方案,預籌非常情況下的保障措施,確保汛情傳遞暢通。
2.9做好物資準備,確保防汛物資足額到位。要積極抓好國家常備物資的儲備工作。改革防汛料物儲備的品種、數(shù)量、儲備方式和運輸方式,增加防汛搶險常用物資的儲備,對易老化、社會上能夠大量供應的物資可采取其他儲備方式,使防汛物資儲備更加合理。同時汛前要對國家常備防汛料物、器材進行全面清查核實,并進行保養(yǎng)維修。特別是重要堤段和薄弱堤段,要做好突發(fā)情況下?lián)岆U用料應對措施,做到在關鍵的時候隨要、隨到、隨用,保證頂打管用,不誤搶險急需,確保黃河安全。
治理黃河的小建議篇三
我們認為,黃河污染問題是目前我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必然現(xiàn)狀,污染越治越嚴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黃河中上游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資和速度無法同步跟進。為此建議:
1.將市場機制引入污染防治領域。通過市場作用,從原來“誰污染誰治理”的企業(yè)個體行為,引申為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社會分工和供求關系,形成社會化、專業(yè)化的環(huán)保企業(yè)乃至環(huán)保行業(yè),向污染責任方提供商業(yè)性環(huán)保服務,逐步實現(xiàn)環(huán)境治理市場化、社會化、企業(yè)化。同時,在企業(yè)比較集中的工業(yè)園區(qū)鼓勵多家企業(yè)污染處理設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設施專業(yè)化運行,提高治污設施處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費用,逐步解決普遍存在的投入大量資金建成的環(huán)保設施,不能充分利用的問題。
2.樹立“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一是劃定黃河水功能區(qū),根據(jù)黃河水資源量和水流的納污能力,提出各省(區(qū))允許排入黃河的污染物總量,實行省(區(qū))際斷面水質行政首長負責制;二是依法治污,在相關法規(guī)中明確相應的水污染超標處罰措施,對于污染超標省(區(qū))要停止審批新的水資源利用項目;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利、環(huán)保聯(lián)合治污機制,在排污監(jiān)測和監(jiān)管處理水污染突發(fā)事件上統(tǒng)一行動、團結治污。
3.國家應進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綠色GDP,把環(huán)保工作納入地方黨政一把手的政績考核。
4.環(huán)保體制需要進一步理順,實行垂直管理,脫離地方的制約。
5.給予環(huán)保部門更大的執(zhí)法權。如處罰力度,關停污染企業(yè)等。
6.地方新上項目論證必須有科學的決策程序,有環(huán)保部門參與,對新上項目,如果發(fā)生大的污染事件,實行事后決策追究制度,以加強地方“一把手”對黃河污染監(jiān)督管理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下一頁更多精彩“治理黃河的小建議”
治理黃河的小建議篇四
1、黃河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由于中游黃土高原植被破壞嚴重,使水土大量流失,泥沙注入黃河,使河水含沙量極大,至下游地區(qū)。由于河道變寬,水流變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積。積年累月,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地上河”。
2、黃河特點各段特點:
上游:水能資源豐富。中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有“地上河”的美稱
3、黃河為舒適含沙量大?
自然因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夏季降水強度大。使大量泥沙注入河水。
人為因素:人類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造成黃土層的裸露。
4、治理黃河上中游側重點有什么不同,這些自然措施與自然環(huán)境特征有什么關系?
上游著重水能資源的梯級開發(fā),中游著重水土流失問題的綜合治理,下游著重清淤防洪。上游流經(jīng)我的地勢的一二級階梯,尤其是在階梯交界處,水能蘊藏量大;中游流經(jīng)土質疏松、降水集中的黃土高原區(qū),加上長期以來亂砍濫伐、過度墾植、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需要通過工程、生物等措施綜合治理;下游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泥沙容易淤積,地上河問題一方面有賴于中游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主動排沙清淤、加固防洪大堤也也很必要。
簡記:(1)、上游:水能資源開發(fā)。在階梯處修建水電站(2)、中游:植樹種草,保持水土流失。(3)、下游:排沙清淤,加固大堤,防止洪水泛濫。
5、黃河下游為什么成為地上河?
由于中游黃土高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黃河,含沙量極大,下游河道變寬,水流變慢,大量泥沙沉積。積年累月,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地上河”。
6、長江洪澇災害止頻繁,且愈演愈烈的原因:
上中游植被破壞、中下游河道湖泊淤塞,人為圍湖造田、濕地開發(fā)等
7、長江多洪澇災害原因及措施
(1)流域廣、支流多,降水豐,干流汛期長,水量大;(2)河道彎曲,泥沙淤積,流水不暢;
(3)圍湖造田;(4)中上游亂砍濫伐,水土流失嚴重。上游:營造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庫;中游:重點整治荊江河段,截彎取直,退耕還湖,興建水庫及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
8、長江中下游易發(fā)生洪澇災害原因及措施
(1)降暴雨,如果幾方面河水、湖水同時暴漲,并且持續(xù)時間長,就會出特大洪水。措施:興建水庫增加河流湖泊的調洪能力。
(2)人為方面:中上游的亂砍濫伐, 水土流失嚴重。人們不合理的.占用河道,圍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下降 ,更加大了更沿江地帶發(fā)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措施:中上游禁止亂砍濫伐,退耕還湖,加固江防大堤。
治理黃河的小建議篇五
上游建設大型水庫 在黃河中游植樹造林,打壩淤地,修筑梯田,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在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一,控制人口增長,減輕人口帶來的壓力。二,有節(jié)制的開發(fā)利用,提倡節(jié)能減排。三,綠化植被,不要讓水土流失。
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治沙。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水土保持是治黃的根本。
具體措施有:①種草種樹,坡耕地退耕還林、還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長流;②修筑梯田,打壩淤地,以減少入河泥沙;③上中游修建水庫也是治黃的重要措施,修水庫水僅發(fā)電,還可治沙與防洪,調節(jié)黃河徑流。如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后,可發(fā)揮防洪、發(fā)電、灌溉、防凌、防淤、養(yǎng)殖、旅游等多種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確保堤岸萬無一失。
黃河下游的堤防工程,黃河中游治理黃河泥沙的治本工程--水土保持,黃河豐富的水力資源又使社會把大量的資金投向了黃河上游的水電建設。
所謂的“調水調沙”,就是透過調控水庫洩水,把淤積在黃河河道和水庫中的泥沙儘量多地送入大海,沖刷河床,減緩泥沙的淤積。
2002年7月4日,小浪底水庫進行第一次調水調沙試驗。
2003年9月,小浪底水庫進行更大范圍的調水調沙試驗。
據(jù)統(tǒng)計,連續(xù)兩年的試驗,黃河下游河道平均被刷深20至50厘米,累計“卸掉”近兩億噸的泥沙。2004年6月19日上午9時,黃河歷史上第三次調水調沙試驗正式啟動。隨著來自黃河水利委員會總指揮中心的指令下達,遠離鄭州130公里的小浪底水庫數(shù)個閘門徐徐開啟,蛟龍般的水流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透過6個泄流孔洞噴薄而出。頓時,原本平靜的緩沖河道巨濤噴涌,濁浪淘沙,場面極為壯觀。這次試驗有別于前兩次調水調沙的最大特點在于,是在黃河上至中游的萬家寨水庫、下至山東河段的更大空間范圍內舉行,科學調控黃河干流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三個水庫的泄流時間和流量,試驗河段總長度達2500公里;此外,還分別在小浪底水庫和下游河南、山東“二級懸河”最嚴重和平灘流量最小的河段進行人工泥沙擾動,塑造水庫罕見的水沙流動形態(tài)---異重流,憑借人造洪峰的'挾沙能量,沖刷小浪底庫區(qū)和下游河道的不利淤積,輸沙入海,增大下游河道的過洪能力。
這次調水調沙試驗將持續(xù)到7月13日,泄水排沙時間長達25天。
調水調沙就是在主汛期(七至九月),當來水流量小于二千五百立方米每秒時,將水位調整到低雍水的蓄水攔沙狀態(tài),避免長時期下泄清水,控制對下游河道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高含沙洪水,在保證發(fā)電、下游用水等基本下泄流量的同時,攔蓄一部分水沙在庫中;當流量大于二千五百立方米每秒時,將水庫調整到敞泄排沙狀態(tài),通過調水造峰、調沙淤灘、增加洪水沖刷河槽等措施,使水沙過程兩極分化,改善河床形態(tài),增大灘槽高差,增大河槽的排洪和輸沙能力,起到減輕下游河道淤積的作用。在非汛期利用水庫蓄水調節(jié)徑流,滿足供水和灌溉的要求,并增大發(fā)電量。
治理的根本方法是要從系統(tǒng)出發(fā):
一,從長遠出發(fā),重點治理水土流失,對黃河水土流失嚴重的中上游保護和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嚴禁開荒,提倡家畜圈養(yǎng),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營造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其次要不斷疏通河道,合理利用調配水庫水壩的水來沖刷河床,減少泥沙沉積,加深河道。二,統(tǒng)籌兼顧,統(tǒng)一規(guī)劃,合理科學用水,避免漫灌等浪費水資源。這兩年好像抓的有點成效,斷流時間縮短甚至不斷流。
三,經(jīng)濟發(fā)展要從全局考慮,既要考慮經(jīng)濟效益,又要考慮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也就是說在發(fā)展經(jīng)濟同時要盡量避免廢氣廢水廢渣污染環(huán)境,保持自然環(huán)境不受破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僅從我的理解提出自己一些見解,請樓主指點。
【治理黃河污染的小建議和意見書內容】相關文章:
對黃河的治理建議08-02
治理黃河的建議08-03
黃河的治理說課稿07-05
對主管的建議和意見書信范文格式和寫法08-03
給公司的建議和意見內容整理08-03
對黃河提出治理建議08-03
關于治理黃河的建議08-03
提出治理黃河的建議08-03
有關治理污染的作文05-06